摘要:小型水利工程是指为解决耕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而修建的田间灌排工程、小型灌区、抗旱水源工程、小型水库、塘坝、蓄水池、引水工程和中小型泵站等。它是农业发展的最基础的条件,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新农村水利建设中,首先要搞好小型水利工程。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建议
县(区)以下(简称基层)水利主管部门组织建设的工程多以小型为主,参与建设的各方资质较低或根本无资质,许多工程由村或农民自营,工程质量管理常常不被重视,其做法多数欠妥。虽然这类工程单项规模小,但总体数量多,我们也不可忽视其质量。
一、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和方向
1、农田灌排标准应适应农业结构调整
由于目前广泛的农业结构调整,使得大部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灌、排、降技术不能与当年农业结构调整相适应,所以为了适应当前的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应该加强对灌、排、降技术的深入研究,以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
2、强化防洪除涝工程的建设管理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对防涝防洪工程都非常重视,因为防涝防洪工程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直接影响着工农业的正常发展。目加强防洪防涝工程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要解决防洪除涝工程建设管理的资金来源。一是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二是用足用好已出台的有关税费征收政策,三是对通过确权划界取得的水土资源或经营性资产,以出租、承包等形式吸收社会资金,四是通过政策措施鼓励群众参与工程建设管理。其次,要研究出台排涝收费管理办法,根据当地防洪除涝工程实际、水情、种养殖业及工业等经济特点,研究制定排涝标准,出台排涝收费管理办法。再次,防洪除涝工程是公益性工程,工程管理单位必须精简高效,经费来源要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搞好工程管养分离,养护工作要通过企业化、市场化机制操作,切实减轻管理单位的经费负担。
3、节水和环境治理同时进行
水是生命之源,是全世界人民共有的宝贵资源。建设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要从推广节水灌溉开始做起,从小做起。推广节水灌溉可以缓解当前社会用水供需矛盾;可以增加农业产量,发展农村经济,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使农田灌溉发展从粗放到集约、从外延为主到内涵为主,实现增长方式历史性转变。在推广节水灌溉的同时,应该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推广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和水资源浪费。
4、政府积极参与农村供水管理
加快农村供水安全建设是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人口素质、稳定农村社会的大问题。目前,农村饮用水基本可以得到满足,但还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水价格机制。政府部门应在农村供水市场准入、投融资、水价、土地、奖励政策等方面给予明确规定,以此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并带动农民群众提高节水意识。
二、小型水利工程常见的问题
1、技术力量单薄业务水平偏低
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区)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基层水利人员从思想上有了靠山并产生了惰性,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有的还出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从事上传下达等事物性工作较多,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深造,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慢,更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难于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2、技术资质不具备多种职能融一身
设计单位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监理单位依照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监理任务。基层水利部门管理范围窄、级别低、直接面向农村,其职能不单纯是行政管理,技术服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兼有设计、监理、施工、政府监督等多种
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
3、设计施工不规范因陋就简意识浓
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不合理或不规范。国家或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个人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办公助为主,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存在能省则省、因陋就简的意识。
4、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太落后
多数基层水利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有的甚至从思想意识上就根本没有这根弦,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三、提高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对策如下:
1、建立完善的管理程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内容广泛,完善建设管理程序,根据先申请规划审批,再建设施工,后验收交付使用的原则进行,广泛宣传,科学管理,使各地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向规范有序方面发展。
2、建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审批制度。规划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是搞好工程建设,合理利用资源,使工程发挥更大效益的基础依据。
3、推行工程勘察,设计招投标和设计监理制。通过招标投标制,引进竞争机制,促使设计单位具有忧患意识,充分调动设计单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设计单位提高设计质量。利用工程监理制度对设计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与监督,必然会促进设计单位提高其设计质量。实施设计监理制,对投资控制是非常有益的。为了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因素,使工程设计有条不紊进行,可对设计单位设置奖惩办法,辅助设计工作又快又好地完成。
4、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
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需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手段,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该好就好,该孬就孬,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减少“人情工程”、“关系工程”的弊端。
首先,严把材料、设备的进货关。批量购置的材料、设备等,要根据国家、部颁技术标准先检测后使用,不合格的不使用。其次,加强施工质量监测。对重点工序和部位,设置质量监控重点;对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理,严格监控施工质量;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做到“腿勤、手勤、眼勤、嘴勤”。
5、全面加强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主要包括:①安全管理。首要是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到洪水等自然灾害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少部分惟利是图的人为破坏;其次是工程建设没有主次,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特别是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质量一定要保证。②内业资料管理。关于工程管理的标准、规定、法律等资料必须齐全;设计图纸及文件、施工记录、检测结果、竣工验收报告等应立项建档;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以及工程管理的各项检查记录资料也应当妥善保存。③工程设施管理。对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登记造册,绘制工程分布图分类进行排列,对重点工程实施挂牌,设专人重点管理,落实目标责任制,确保已有工程项目特别是重大型项目的设施管理安全。④经费管理。制定合理的工程维修养护费标准,根据受益面积和各地的具体情况,向受益者和受益单位征收一定的费用,用于工程维护;利用水利发展基金等形式对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推行义务工制,接受受益人或者单位的义务工。目前部分乡镇成立了“理事会”,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用好经费,做好项目建成后期管理工作。⑤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水利工程建设是效益长期的工程,因此建设规划必须具有发展的眼光。地方水利部门可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实行短期培训等方法,抓好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要抓好工程建设中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让农田水利建设与日益发展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相适应,使已有的、在建的和规划中的水利项目都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效益,服务于民。⑥明确产权归属,实现依法管护。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及时明确工程的产权归属,**固定资产交接手续,确定工程管理的责任单位。
6、注重美学研究营造景观工程
水利工程与其它建筑工程一样,要注重美学研究与景观设计,这将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人类已经从原始水利阶段、工程经济水利阶段进入生态经济水利阶段,水工建筑物的建设必须与维护生态和保护环境相协调。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各种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角效果,水利建筑也不应该例外,其外表形态应成为人类美学的载体。
四、结语
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本是质量和管理问题,要确保建设优质的工程就必须有一套健全合理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和行之有效后续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及法规,使施工过程合理、项目管理严格、经费使用透明,防止面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保证其成为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优质工程;同时要加强工程项目的后期管理,使工程能够充分长效的发挥其效益,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的正常生活。
上一篇:水利论文施工管理方向论文范文
下一篇:水利论文污水处理方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