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水利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师评职称论文范文赏析二

发布时间:2013-07-11 09:43:08更新时间:2013-07-11 09:45:59 1

  水利水电工程师发表论文期刊推荐北大核心级期刊水电能源科学,《水电能源科学》(WaterResourcesandPower)创刊于1983年,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华中科技大学、国测水电技术研究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目前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8版,水利水电类核心期刊排名第6)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也为华中科技大学D类期刊之一。
  摘要:本文介绍了渡槽施工难度较大,所以渡槽施工成为本工程施工的重点,以此以锁水阁渡槽为例进行拱式渡槽施工的简单剖析。

  关键词:锁水阁渡槽,拱式现浇渡槽施工

  巍山县东山干渠新建工程位于巍山县东山脚,北起五茂林水库输水隧洞出口,沿东山而行,南至系马庄河,中途干渠里程K2+427处锁水阁水库输水渠与之相较,形成联合调度。干渠沿线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山体稳定性差。渠线设计原则上以“挖填平衡”为指导思想,边坡开挖尽量减少,特别是上边坡,能不挖的尽量不挖。在线形分布上,尽可能根据灌区灌溉面积的分布情况,做到“能灌尽灌”,尽可能缩短渠道长度减少水头损失,达到充分灌溉的目的,从而体现最大的工程效益。渠道总长41.80公里,其中渡槽21座总长1585米。渠道进水闸底板高程1853.767米,渠尾底板高程1828.396米,总落差25.371米。渠道纵坡明渠、封闭段均采用1∕2000,其余渠系建筑物关巍公路涵、渡槽等采用1/1000。灌区规划渠首流量3.5m3/s,考虑到五茂林水库和锁水阁水库对灌区联合灌溉,设计渠首流量3.1m3/s,加大流量3.9m3/s。渠道设计流量分级为3.1-2.5-2.0-1.5m3/s。渠道控制灌溉面积4.367万亩,设计灌溉面积2.912万亩,増灌2.553万亩,改善0.368万亩。

  2008年巍山县人民政府利用水利、烟草资金实施完成干渠K2+427至K12+413段,全长9941米,实施渡槽4座,分别为锁水阁渡槽、白邑渡槽、小山箐渡槽、锣锅箐渡槽,总长520米。由于渡槽施工难度较大所以渡槽施工成为本工程施工的重点。现以锁水阁渡槽为例进行拱式渡槽施工浅析。

  一、锁水阁渡槽基本情况

  锁水阁渡槽长总长125m,设为18跨,跨长分为5m、12m、两种,渡槽采用拱式结构,设计底坡i=1/1000,槽身为C25钢筋砼的矩形槽身,断面为1.7m×1.7m,厚0.2m。进出口边墩均采用M7.5浆砌块石的重力墩,墩帽为10cm厚的C20砼。排架采用C25钢筋砼结构的单排架,断面为0.4m×0.3m。主拱圈为变截面悬链线双肋无铰拱。跨度60m,矢高 10m,拱肋中距为1.90m。拱上排架及肋间横系梁间距为5m,排架顶上搁置简支矩型槽身,槽身跨度5m。主拱圈采用等宽度矩形截面拱肋,肋宽0.7m,拱顶厚度0.8m,厚度系数0.5,拱脚厚度1.,077m,拱轴系1.347。主拱圈采用C30砼。基础用C20钢筋砼。槽身每间隔2米设一拉杆,拉杆断面尺寸为0.15m×0.15m。渡槽进出口采用圆弧与明渠相连。分缝设651橡胶止水带,缝宽2cm,缝内采用沥青砂浆回填。河谷成“u”字型。槽身上口至河地面25米。拱渡由拱肋作为支承,拱肋为变形截面矩形断面。拱肋间有横系梁。拱背上为钢筋混凝土排架,排架上部为槽托,渡槽槽身支承在槽托上。槽身为钢筋混凝土按5m长度分缝。各部位构件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方案采用满堂式钢管脚手架、制作拱架进行渡槽的施工。拱架的设计、立模及混凝土浇筑程序及方法是本方案的重点。

  二、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场地平整、材料准备等);→拱架搭设、设备就位;→立模,拱肋绑扎钢筋(拱波、排架、槽托及槽身钢筋预先绑扎成骨架);→拱肋混凝土分段浇筑、养护、拆模;→拱波立模、钢筋骨架拼装;→拱波及拱背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排架立模、钢筋骨架拼装、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槽托立模、钢筋骨架拼装、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槽身立模、钢筋骨架拼装、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卸落满堂式拱架;→工程收尾。

  三,拱架基础

  拱架基础用在立杆端部垫上底座,使立杆承重后均匀沉陷并有效地将荷载传给地基。但由于立杆数量多,分散面宽,每根立杆所处的地基土不一定相同,除按一般支架基础处理外,可采用分别确定立杆管端承载能力的方法,使各立杯承载后的不均匀沉陷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锁水阁渡槽采用的方法为:开挖弃渣回填主河床,采用30吨震动碾压实。铺设20cm厚的C15砼。砼铺设宽度首先按所有荷载加施工荷载结合回填土承载力确定,并采用单品脚手架抗倾覆能力复核。

  四、拱架

  拱架采用满堂式脚手架搭设。该钢管拱架由立杆(立柱)、小横杆(顺水流方向)、大横杆(顺桥轴线方向)、剪刀撑、斜撑、扣件和缆风索组成,并以各种形式的扣件(如直角扣件、回转扣件和套筒扣件)联结各杆件。立杆和横杆钢管均采用DN40。

  立杆是承受和传递荷载给地基的主要受力杆件,其间距需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采用该方法的原因是由于杆件轻,运输传递灵活方便,无须特殊起吊设备,

  图1(右)满堂式钢管扣件纵向连接示意图

  图2(下)满堂式钢管扣件拱架示意图

  五、拱架的安装

  安装工具仅需扳手。由两拱脚开始,全拱圈宽度推进,在拱顶处合龙。但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立杆打入土中时,要求捶台钢管直至出现多次反弹现象为止;

  ②立杆位置要正确,立杆要求与地面垂直,相邻立杆接头不能在同一高程内,立杆不宜采用搭接,对接端面应平稳;图2主拱架构件大样图

  ③所有扣件架设时要求拧紧,对于顶端小横杆的连接扣件,在浇混凝土过程中,还应派专人经常检查,严防松滑;

  ④安装顶端小横杆时,要求杆身不能弯曲;

  ⑤缆风绳捆绑点上下游要求交叉,且对等收紧。扣件式钢管主拱架结构大样图见图2。

  六、拱肋模板

  拱肋模板如图3所示。底摸厚度根据弧形木或横梁间距的大小来确定,厚度为5cm。为使侧向放置的模板与拱圈内弧线圆顺一致,预先将木板压弯。

  拱肋侧面模板,预先按样板分段制作,然后拼装在底模板上,并用拉木、螺栓拉杆及斜撑等固定。安装时,先安置内侧模板,等钢筋入模后再安置外侧模板。模板宜在适当长度内设一道变形缝(缝宽约2cm),以避免在拱架沉降时模板间相互顶死。

  拱肋间的横撑模板与侧模构造基本相同,处于拱轴线较陡位置时,可用斜撑支撑在底模板上。

  处于拱轴线较陡区段的拱段,应设置拱肋盖板,并随浇筑混凝土进度而装钉盖板。

  七、施工预拱度

  拱顶预拱度按经验估算:δ=L2/5000*f

  设置预拱度时,拱顶处应按全部预拱度总值设置,拱脚处为零,其余各点可按拱轴线坐标高度比例或按二次抛物线分配。按二次抛物线分配时的计算方法,可参考下列公式和图4。

  δx=δ(1-4x2/L2)

  式中:δx—任意点(距离为X)的预加高度;

  δ—拱顶总预加高度;

  L—拱圈计算跨径;

  x—跨中至任意点的水平距离。

  八

  八、测量放样

  1、拱架测量

  按照拱架放样图上支座的坐标,将支座位置测放到墩台上。

  测量以桥位中心线和墩台中心线两条基线为基准。先测出上下游最外侧拱架片的中心线,再测出最外侧两拱架片的支座中心位置,然后测出其余拱架片支座中心位置。

  满布式拱架各杆件和组件位置的测量,以桥中心线和墩台中心线两个方向的基线为基准进行引测;应使用标准的或统一的钢尺丈量。其误差限制的一般规定如下:

  ①起拱线以上部分拱架立柱的纵轴在平面内与设计位置的偏差不超过±30mm;

  ②拱助与桥中心线之间距离偏差不超过上±10mm;;

  ③拱圈和拱肋的底模标高误差不超过+10mm或-5mm;

  各片拱架在同一节点处的标高应尽量一致,以便于拼装平联杆件,扣件式钢管拱架及风力较大地区的拱架,必须设置缆风索。

  2、拱圈放样

  放样平台的铺设

  先在放样台上放出拱圈大样,以确定拱块形状和尺寸、拱圈分段位置、各项杆件的位置和尺寸,并进行块件等编号。拱圈大样采用1:1的比例。放样平台选择在桥位附近较平坦和宽敞的地方(或场所)。平台的表面应平整、不积水(有3%~5%的单向坡)且坚实。为此,在整平地面后,在其上再夯填一层三合土或砂砾,再铺抹一层水泥砂浆或夯筑一层石灰土。

  拱圈和拱肋的放样:拱圈和拱助采用坐标法放样。

  1)如图5所示,以拱顶为原点,用经纬仪放出x-x及y-y两坐标基线及A-A、B-B、C-C、D-D等辅助线,并以对角线校核之。

  2)按拱轴线方程算出拱轴线、拱腹及拱背内外弧线各预定点的纵横坐标。

  3)以坐标基线及辅助线为基准,用经纬仪及钢尺(标准的或统一的)放出或者用细钢丝放

  出各预定点并量出加预拱度值后的各点。

  4)用预先制作的曲线板将各点连接起来,即可绘出拱圈的设计弧线和加预拱度后的弧线。曲线板按拱圈的弧线半径制作。

  九、拱架的卸落和拆除

  1.卸落拱架的期限

  拱肋必须在浇筑完成后钢筋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才能卸落拱架。此外还考虑拱上建筑、拱背填料、连供等因素对拱圈受力的影响,尽量选择对拱体产生最小应力的时机。

  2.卸架设备

  采用组合木楔作为卸架设备,如图6所示,其由三块楔形木和一根拉紧螺栓组成。卸架时只需扭松螺栓,木楔徐徐下降,拱架即可逐渐降落。

  卸落的程序和方法

  拱架卸落的过程,就是由拱架支承的拱圈重力逐渐转移给拱圈自身来承担的过程,为了对拱圈受力有利,拱架不能突然卸除,而应按一定的卸架程序和方法进行。在卸架中,只有当达到一定的卸落量h时,拱架才脱离拱因体并实现力的转移。

  拱顶处的卸落量h为拱圈体弹性下沉量及拱架弹性回升量之和。拱顶两侧各支点处的卸落量按直线比例分配。

  为了使拱圈体逐渐均匀的降落和受力,各支点卸落量应分成几次和几个循环逐步完成。各次和各循环之间应有一定的间歇。间歇后应将松动的卸落设备项紧,使拱圈体落实。

  满布式拱架根据算出和分配的各支点的卸落量,从拱顶开始,逐次同时向拱脚对称地卸落。

  十、混凝土浇筑

  整个渡槽钢筋混凝土浇筑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浇筑拱肋。

  第二阶段:浇筑拱上横梁等。

  第三阶段:浇筑上部排架、槽托。

  第四阶段:浇筑渡槽槽身。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保证前一阶段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O%以上才能浇筑后一阶段的混凝土。拱架在第四阶段混凝土浇筑前拆除,但必须事先对拆除拱架后拱圈的稳定性进行验算。如设计文件对拆除拱架另有规定,应按设计文件执行。

  拱波应在拱肋强度或其间隔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开始。

  1、拱肋的浇筑

  拱肋混凝土采用分段浇筑法进行。分段长度为6m~15m。分段位置确定的原则是使拱架受力对称、均匀,并使拱架变形小。因此,在拱架挠曲线为折线的拱架支点、节点处,及拱顶、拱脚等处,设置分段点并适当预留间隔缝。如预计变形较小且采取分段间隔浇筑时,也可减少或不设间隔缝。间隔缝的位置应避开横撑、隔板、吊杆及刚架节点等处。间隔缝的宽度一般为8Ocm~100cm,以便于施工操作和钢筋连接。为缩短拱圈合龙和拱架拆除的时间,间隔缝内的混凝土强度采用比拱圈高一等级的半干硬性混凝土。各段的接缝面应与拱轴线垂直。

  分段浇筑程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对称于拱顶进行,使拱架变形保持对称均匀和尽可能地小。

  填充间隔缝混凝土,应由两拱脚向拱顶对称进行。拱顶及两拱脚间隔缝应在最后封拱时浇筑,间隔缝与拱段的接触面应事先按施工缝进行处理。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间隔缝混凝土应在拱圈分段混凝土强度达到70%设计强度后进行;

  (2)封拱合龙温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规定时,可在接近当地的年平均温度或在5℃~15℃之间进行。

  2、拱波的浇筑

  拱波应在拱肋强度或其间隔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开始。

  3、拱肋联结系的浇筑

  各拱助同时浇筑时,各拱肋间横向联结系与浇筑拱肋同时施工,并同时卸落拱架;各拱肋不是同时浇筑和卸架时,应在各拱肋卸架后再浇筑肋间横向联结系。

  4、排架及槽托的浇筑

  排架及槽托应在拱波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开始。排架混凝土应从底部到顶部一次连续浇完,顶部施工缝设在槽托的底面。

  5、槽身的浇筑

  槽身混凝土应在排架及槽托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后才能进行。每两排排架之间的渡槽槽身混凝土应一次连续浇完。

  十一、其他补充要求

  (一)拱肋钢筋的绑扎

  (1)拱脚接头钢筋预埋

  由于拱肋的主钢筋需伸入墩台内,因此在浇筑墩台混凝土时,应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和深度将钢筋端头预埋入混凝土中。为便于预埋,主钢筋端部可截开,但应按有关规定使各根钢筋的接头错开。

  (2)钢筋接头布置

  为适应拱助在浇筑过程中的变形,拱肋的主钢筋或钢筋骨架不使用通长钢筋,而在适当位置的间隔缝中设置钢筋接头,且最后浇筑的间隔缝处必须设钢筋接头。

  (3)钢筋绑扎顺序

  钢筋绑扎将根据混凝土浇筑分段及顺序进行,绑扎时各种预埋钢筋应予临时固定,并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检查和校正。

  (4)拱上其它建筑钢筋与模板

  为简化在拱肋上进行的施工作业,拱上建筑的钢筋采用预先绑扎或焊接成钢筋骨架,模板预先组装成整块或整体。钢筋骨架和整体式模板用吊葫芦吊到拱上安装。

  (二)材料质量要求

  水泥:选用大理州水泥厂生产的5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需有出厂日期和出厂合格证,储存超过三个月以上视为不合格,必须重新检验标号后方可使用。

  砂:含泥量不大于3%,云母含量不大于2%,硫化物、硫酸盐含量分别不大于1%,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颜色不深于标准色。

  碎石:碎石级配良好,粒径可采用3~5cm,针片状含量不大于15%,含泥量不大于1%,碎石强度压碎指标值不大于13%,硫化物硫酸盐含量不大于1%。

  拌和用水:不得含有影响水泥正常硬化的有害物质,凡PH值小于4和硫酸根含量大于1%的污水不能使用,应使用不含泥不受污染的天然水或自来水(饮用)。

  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前需按设计强度作混凝土强度试配试验。

  (三)混凝土运输及浇筑设备

  混凝土拌制选用强制式搅拌机,严格按用料重量比进行拌制,混凝土拌合物拌合时间应不少于1分钟(等于或小于400L容量的强制式拌合机),严格控制水灰比,加水量根据砂、碎石含水量调整,使拌合物塌落度不大于7cm。

  混凝土运输:水平运输采用胶轮手推车运输,垂直运输采用井架提升。

  入仓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动器人工振捣。振捣器的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的顺序移动,防止漏振。

  拱肋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天气、设备故障、模板的支撑,停电等情况必须间歇时,歇间时间当气温在25度左右时不超过两小时,超过时间应留施工缝,但施工缝的位置应设在拱肋分段的1/3跨内。施工缝在继续浇筑前必须作必要的处理,清除松散软弱部份,凿毛清洗后再行浇灌。

  拱式渡槽各部位混凝土在浇筑期及浇筑完成后需进行洒水养护。渡槽槽身上应覆盖草席。各构件的养护时间不得低于7天。

  (四)质量检测标准

  现浇拱圈的结构质量检测标准见下表。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或频率

  1混凝土强度(Mpa)在合格标准内

  2轴线偏位(mm)5用经纬仪测量5处

  4内弧线偏离设计弧线(mm)±1/500跨径用水准仪测量5处

  5断面尺寸(mm)高度±5用尺量拱脚、l/4、拱顶5个断面

  6其它+10

  7拱肋间距(mm)5用尺量5处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huililw/20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