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水利论文

阐述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2-10-13 12:08:21更新时间:2012-10-13 12:09:11 1

【摘 要】在我国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推广应用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详细阐述了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中的灌溉方法、输水方法、灌溉系统制度和田间辅助措施。

【关键词】节水技术;灌溉;水利工程;农田

推广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是要改变自古以来的传统耕作习俗,以科学的方法按照最好的作物灌溉用水需求,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这也是传统农业向高产、高品质、高效率的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经之路。纵观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正在研究或已经得到推广的节水灌溉技术的多达数十种。每种技术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各自的适用条件。只是一些技术上比较成熟,而一些技术还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完善。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来提高区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总的来说,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可分为:灌溉方法、输水方法、灌溉系统制度和田间辅助措施四大类,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1节水灌溉技术

农业节水关键技术通常可归纳为工程节水措施和非工程节水措施,其应用范围大致分布在4

个基本环节中: (1)减少灌溉渠系输水过程中的水量蒸发与渗漏损失,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率;(2)减少田间灌溉过程中的水分深层渗漏和地表流失,在改善灌水质量的同时降低单位灌溉面积上的用水量; (3)减少农田土壤水分蒸发损失,有效利用天然降水和灌溉水资源; (4)加强管理,制定合理、细化的灌溉措施,获得较高的作物产量和用水效益。

1.1输水过程的节约措施

长期农作生产过程中,我们的农业生产采取的均是采取挖土成渠把水输送到灌溉地头。但在输送过程中,有的水资源已经被白白蒸发掉,造成水量流失。专家调研统计,当前农业生产中的灌溉渠道未能得到充分运用,仅有50%~60%的水被用于农田灌溉、这些都表明节约农田用水的重点要搞好输水环节,制定正确的方案实施节水策略,这对于节约农业成本是很关键的

1.1.1渠道防渗对渠道防渗而言,其运用到的材料是多个方面的,每种材料都会发挥出自己的性能。一般运用较多的主要包括干砌块石、浆砌块石、砼预制块、现浇砼护面等。当前水利建设运用较多的则是“三面光”渠道。在运用砼护面过程中发现渠道较小时则选择用U型砼渠,从而有效改善了输水流量,使得过水断面变小。

1.1.2管道输水不仅仅是渠床渗漏,在输水环节中也会出现水面蒸发或者渠床上杂草的蒸腾,若采取管道输水就能显著改善这些输水损耗。而当喷灌、滴灌和微灌等要求较严格时,则进行地面灌溉择要选择低压输水管(<200 kPa)。

1.2节水灌溉方法

通常所说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就是农田田间配水,当灌溉水到达根系的分配方式不一样时,其产生的效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当前,节水灌溉技术多数包括以下几点。

1.2.1微灌现代农业生产中对于微灌技术的运用,常会涉及到的技术集中于滴灌、脉冲灌溉、微喷雾等待。若参照微灌设备性能进行划分又包括常压微灌和重力微灌;若参照灌溉设备的情况则包括铺设于地下灌溉和地面灌溉。微灌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对作物灌溉水量消耗严格控制,其包含灌溉控制系统、水过滤系统、输水管道等结构。

1.2.2喷灌选择喷灌技术则必须要结合相应的设备进行操作,一般采用的有加压水泵、动力机等,有时也可采取水自然下降的势能把水压缩在管道里进行田间输送,再经过喷嘴把水喷到空气中,最后再完整的布置在整个田里,为农作物提供水源。从多有的技术中看,喷灌技术运用范围最广泛,其在所有的农作物灌溉中都能得到普遍运用。

1.2.3灌溉渠道防渗当前生产中常遇到的灌溉渠道防渗技术通常包含混凝土衬砌、石头衬砌、浆砌、塑料薄膜材料防渗等,其取得的效果十分理想

1.2.4步行式灌溉且设备在拆装改进方面操作便捷,能够快速组装的灌溉设备组,运用于拖拉机实施灌溉。步行式灌溉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改善灌溉的效率,从根本上实现节约

水源的目标。

1.2.5低压管道输水面对低压管道输水技术过程中,常常采取的方式是对井内的水源实施提取。并且运用灌溉管道系统把水输传输至灌溉区域内部。而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主要用在水达到灌溉耕地后,这是一种常用的地面灌溉的方式。

1.3节水灌溉系统制度

1.3.1不充分灌溉,充分灌溉方法可以获得最高的单位产量,但是单位水量所获得收益就不见得最高。因此,近年提出了不充分灌溉的理论,也就是说灌溉的目的并不是要达到最高的单位面积产量,而是要使单位用水量的作物产量较高。这在现今,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时代,就显得尤为重要。

1.3.2水稻薄浅湿晒灌传统的水稻灌溉一般是长期保持较深水层。有的地方还采用串灌、漫灌,水肥流失严重。最近研究采用薄、浅、湿、晒的灌溉制度,取得了很好的节水效果。其基本做法就是薄水插秧、浅水返青,分蘖前期田间湿润管理,分蘖后期晒田,拔节抽穗保持薄水,乳熟保持田间湿润,黄熟湿润落干。

1.4节水田间处理

不管采取何种灌水措施主要是对作物根系活动层土壤进行湿润,这样才能达到作物吸收的需要。主要采取的方式包括了中耕保墒、麦秆覆盖等。中耕保墒主要是在灌后把土表耙松,从而把毛细管切断处理,这就可以保证水分不会轻易被蒸发掉。麦秆覆盖主要是把麦杆进行切碎后铺在土表,建立一层覆盖表面后防止水分蒸发。

2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推广应用农业节水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来自各种因素与条件的制约和阻碍,只有在不断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基础上,才能取得节水、增产、增效的推广应用,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发展。

2.1根据作物类型和水土条件,因地制宜选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应根据种植的作物类型和当地的农田水土条件,因地制宜地选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对产出效益相对较低的大田粮食作物,在采用农业节水技术中,应重点考虑以改进地面灌溉方式为主体的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对资金投入较小的减免冬灌机械化免耕秸秆覆盖技术和膜垄沟灌技术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广应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适当选用投资相对较高的喷灌和滴灌技术。

2.2依据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方案,确定各类农业节水技术根据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方案,即压缩耕地面积扩大林草面积压缩粮食面积,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扩大低耗水作物面积,确定各类农业节水技术,从而有效提高单方水的经济产出和效益。

3结语

总之,节水灌溉技术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技术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每个地方,每一种条件都可以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这样可以维持良好的农业生产效率,从而为农民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大力发展高效益节水型农业,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大力推行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进行节水灌溉技术改造,逐步消除大水漫灌的现象,维护良好的用水秩序,进行科学的用水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全面提升节水科技管理水平,建立节水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huililw/17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