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审计论文

国家审计文化建设_审计论文发表

发布时间:2011-08-27 10:50:10更新时间:2011-08-27 10:51:59 1

国家审计文化建设

范全
摘 要
本文主要研究国家审计文化的建设。在了解国家审计文化含义的前提下,对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的现状予以分析,指出目前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自己浅薄的观点,希望对国家审计文化的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国家审计文化 作用 建设现状 建议

审计文化建设对于审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也都致力于推进国家审计文化的建设。本文将在介绍国家审计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指出目前国家审计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对如何加强国家审计文化的建设提出几点意见。
一、国家审计文化的内涵
(一)国家审计文化的涵义
国家审计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所以在了解国家审计文化的内涵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什么叫做“文化”。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和提炼形成的,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高度概括。
国家审计文化是一定时期人类文化在审计领域的反映。不同国家或者同一个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不同地域时所构成的国家审计文化也各不相同。因此研究国家审计文化,必须要考虑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综合因素,还要结合我国的国情深入地研究我国国家审计文化的特色。
(二)国家审计文化的主要特征
作为指导国家审计工作正确开展的国家审计文化,在审计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形成自己独特的特征。笔者将结合国家审计的某些特征总结出国家审计文化的特征。
1、国家审计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科学发展观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础上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国的国家审计文化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并且不断的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之路。
2、国家审计文化的主动性和适应性
基于国家审计的主动性和适应性特征,国家审计文化应当立足主动性坚持适应性。在审计事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所处的不同时期,审计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国家审计就有必要弄清当前审计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政府和部门的最新要求、人民的最新希望,不断的调整审计工作的重心,适时调整以适应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
3、国家审计文化的建设性和批判性
建设性是在揭示问题、查处问题的同时,更好、更多地提出解决现实中存在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国家审计文化能够指导审计人员的思想和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应该让审计人员意识到国家审计文化的建设性特征,促使审计人员能够积极创新,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和举措。
4、国家审计文化的开放性和独立性
独立性是审计工作的灵魂,是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独立地、不受干扰地在政府首长的领导下去履行法定职责。要更好地发挥审计的作用,我国国家审计文化应该立足开放性的同时,坚持独立性。
二、国家审计文化的作用
审计人员认可和遵循的、带有职业特点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工作作风,道德规范,职业习惯以及审计人员对审计事业的责任感、荣誉感等构成了审计文化的特定内涵。审计文化影响和决定着审计人员的行为,对审计工作的开展和有效地进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国家审计文化的作用
1、国家审计文化要对于“免疫系统”功能起导向的作用
刘家义审计长在审计学会上发表的讲话对于“免疫系统”理论也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审计的产生是基于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或行政权的分离,基于‘受托责任’,基于所有者授权之后‘不放心’的心理,也就是说当所有者不具体行使经营、管理或行政权的时候,就请独立的、有专业能力的第三方即审计人员来实施监督,使审计逐步嵌入了经济社会运行过程,成为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2.审计文化具有凝聚和协调的作用。当审计群体中存在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目标时,审计人员就不会形成共识,势必会影响审计工作的效果。让人们向同一个目标努力,形成一股凝聚力,能够在组织中存在不同观点和冲突时进行协调。
3.审计文化具有约束力的作用。审计文化将审计组织的组织目标、宗旨和社会责任,内化为审计人员的审计精神、审计心理、审计道德,并规范化为审计行为准则。审计文化使审计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审计组织的管理与控制,形成约束机制。
4. 审计文化具有教育的作用。审计文化将科学技术知识、人文社会知识凝结为审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根本上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从而造就出适应时代进步要求的高素质的审计人员。
(二)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五大创新,其中,将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国家审计文化的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事业发展的“软实力”,因此,我国国家审计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当放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大环境中进行。
三、国家审计文化的建设现状
近年来,国家审计文化建设逐步得到了政府、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重视和积极推进,在相关审计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力推动了审计事业的发展。笔者将从构成审计文化体系的三大层面出发,总结出各个层面在实务中所存在的几点问题,并结合案例表现问题的具体形式,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国家审计精神文化层面建设的现状
审计的价值观在审计文化中起着核心的作用,因此,如果对于审计价值观的理解存在误区就势必会影响审计精神文化的建设,因此,对于审计精神文化层面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
(二)国家审计制度文化层面建设的现状
国家审计制度文化的建设对于国家审计文化的建设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审计制度文化层面最重要的构成部分就是国家审计体制。因此,加强审计制度文化的建设的出发点应该是完善国家审计体制。
(三)国家审计物质文化层面建设的现状
“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将是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势,企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经营管理、行政管理都在走向信息化、网络化。以审查纸质账目为基本手段的传统审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审计物质文化方面的建设主要体现为审。
四、国家审计文化的建设途径
审计文化的形成既能够在国家审计自身机体内创造良好的气氛,从精神层次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心,在加强审计文化建设方面,笔者将从构成审计文化的三个层面出发,针对上面提到的现状和问题,给出自己的建议和解决措施。
(一)审计精神文化层面的建设
在审计文化的三个层次的建设中,审计精神文化在审计文化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即通过审计文化潜移默化作用,将审计组织的组织目标、宗旨和社会责任,内化为审计人员的审计精神、审计心理和审计职业道德。
(二)审计制度文化层面的建设
以上对于我国现行审计体制的现状的分析表明,完善现行的行政型审计体制,克服其现有的缺陷,所以,而对于增强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和监督能力,我们还应该创新思想,想出更满足我国国情的,能够解决我国国家审计管理体制发面缺陷的方法。
(三)审计物质文化层面的建设
审计物质文化层面建设的重点体现为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因此加强审计物质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就是加强审计信息化的建设。将传统的单一的事后审计转为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审计,由现场审计扩展为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的结合,实现传统的财务审计向财务审计和绩效审计的过渡。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henjilw/14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