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是迄今国内唯一的内分泌外科学专业性学术期刊。本刊秉承以临床为主,基础为辅的办刊方针,着力于传播内分泌外科的新理论、新进展、新技术,指导临床实践;力求打造内分泌外科学术研究与交流的良好平台,成为一本反映内分泌外科研究成果和发展动向的高质量的精品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本刊以广大外科医生和相关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主要内容涉及内分泌外科学的基础理论,内分泌外科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等。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从2004年起即引起了国内多家著名数据库的重视并开始收录,迄今已有CMCC、CMCI、CBMdisc、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以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栏目设置】
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病例报告、学术讲座、综述、消息等栏目。
期刊名称: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国际刊号ISSN:1674-6090
国内刊号CN:11-5807/R
出版周期: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大16开
现用刊名: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
创刊时间:2007
【投稿须知】
一、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1文稿字数要求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述评、专家论坛、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一般不超过4500字,病例报告等不超过2000字。综述、学术讲座等文稿字数视情况而定。
2来稿请附单位推荐信
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争议等并加盖公章。为了便于联系,必须写明第一作者联系电话、E-mail及详细通讯地址。
3基金论文及获奖文稿
文稿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8)”,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凡属国家科学基金项目或省、部级以上攻关课题及获科技成果奖、发明奖的论文,请予注明,并请附有关审批机构或部门审批证明(复印件)。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附获奖证书(复印件)。
4稿件处理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进行文字修改、删减,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为了缩短刊出周期和避免邮寄过程中的遗失,我刊采用E-mail方式给作者提出修改意见。稿件按退修意见修改后,请以Word格式通过E-mail发回稿件(修改处请用红色字体区分)。修改稿逾期1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满3个月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来稿一律不寄还,请自留底稿。
5论文专有使用权
来稿一经录用,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使用授权书,该论文的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华医学会所有,即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网络版等出版方式出版该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不得转载他处。
二、撰稿要求
1文题
力求简明、醒目、突出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英文文题不宜超过10个实词。中、英文文题含义一致。禁用本学科领域非公认、非公知的外文缩写词、符号与公式,一般不设副文题。
2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一般不超过8个)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到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文题页。作者应具备:①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②起草或修改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③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证明信。通讯作者只列1位,由投稿者自己确定。通讯作者的电话、E-mail地址应脚注于文题页。
3摘要
论著、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须附中、英文摘要,其内容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中文摘要300字左右,英文摘要500个实词左右,中英文摘要内容要一致。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每个字母均大写,名字首字母大写,双字名中间不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须列出全部作者的姓名,如作者工作单位不同,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其单位名称前加“*”,如:*LIUXianWUJingQINPingLUOBing*DepartmentofSurgery,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ChongqingMedicalUniversityChongqing400016。有通讯作者时,在单位名称后另起一行,以“Correspondingauthor:”字样开头,注明通讯作者的姓名、单位(与第一作者为同一单位不需著录)及E-mail。通讯作者如变更工作单位,应注明其目前联系方式,如:“Presentaddress:”。
4关键词
每篇文章需引关键词2~5个。请尽可能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Medicus》主题词表所列的词。如MeSH中无相应的词,可:①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②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③采用习用的自由词排列于最后。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号间隔。
5医学名词
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的名词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西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为准,不应使用商品名。在需要使用商品名的情况下,应先给出其通用名称,括号内给出商品名。
中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例如DNA、RNA、PCR等。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中文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缩略语。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用缩略语,以免影响论文的可读性。西文缩略语不得拆开转行。
6图表
图表集中附于文后,并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采用三横线(顶线、表头线、底线)表,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线条图应墨绘在白纸上,高宽比例约为5:7。用计算机制图者应提供激光打印图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如箭头等,请用另纸标上,不要直接写在照片上,每幅图的背面应贴上标签,注明图号、作者姓名及图的上下方向。图片不可折损。若刊用患者人像,应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系何人的部分。大体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
7计量单位
实行国务院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最新《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
8数字
执行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3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1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如,“1,329.476,5”应写成“1329.4765”。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应写为5%~95%和(50.2±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cm×3cm×5cm。
9统计学符号
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χ(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的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腊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γ;⑨概率用英文小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x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10文中序码
请用11.11.1.12.12.1.12.1.2等编码。
11参考文献
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以角码标出。确需引用个人通讯时,可将通讯者姓名和通讯时间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参考文献中的作者按姓前名后书写,1~3名全部列出,3人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并根据GB3469规定,以单字母加[]表示参考文献类型,如专著为[M],期刊为[J],学位论文[D],论文集[C]等。日文汉字请按日文规定书写,勿与我国汉字及简化字混淆。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
【杂志范例】
2013年第5期目录
乳腺癌专题述评
(353)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上肢淋巴通路保留和腋窝淋巴结功能性清扫张文海
(356)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在乳腺疾病外科手术中的应用王圣应
乳腺癌专题论著
(359)转移粘附基因下调对乳腺癌SK-BR-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杜成刘兆喆丁震宇郭放马东初谢晓冬
(364)增强CT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术前评估的价值高洋张文海李建一张扬贾实
(368)血清HER2/neu在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变化及意义姚宇锋马蓉龚建平秦建伟唐金海
(371)淋巴管与微血管密度在乳腺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赵迎春李勇桑果
(376)乳腺导管原位癌保乳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王鹏飞朱冠保韩少良
(379)HER2阳性乳腺癌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受体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陆翔陈彩萍邬万新张燕萍
(384)沉默低氧诱导因子-2α下调DLK1表达对乳腺癌干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龙孝斌郭仪卢衡凭邓治洲刘辉刘晓飞罗吉辉李汉贤
(388)抑瘤素M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焦良和刘庆红朱正才乔纯忠
乳腺癌专题综述
(392)Snail家族锌指蛋白2与雌激素受体α的关系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白静雯黄文河张国君
(395)三阴性乳腺癌的最新进展胡磊王筝江颖陆维祺
(398)乳腺癌干细胞研究进展邱小兰甄林林
乳腺癌专题临床报道
(401)Secretorybreastcarcinomaina10yearsoldboyZHOUXin
(404)卡培他滨在乳腺癌骨转移维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田超李卉胡锐龙启明陶苹
(406)乳腺癌HER2受体原发灶阳性而同期腋窝转移灶阴性一例金梁斌姚自翔孔令泉刘胜春厉红元任国胜吴凯南
(407)双侧原发性乳腺癌10例汪予果刘正人李建武彪
(409)超声刀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吴秀萍吴雄杨乐艺王增燕
(411)乳腺原发性血管肉瘤一例吴冬娣武彪
(412)乳腺混合型浸润性筛状癌一例陈隽鹏杜好信耿国军彭阿静
(414)超声在乳腺癌中漏、误诊原因分析丁炎项霞青赵新美吴春燕吴鹏西
专利介绍
(417)介绍一种乳房良性疾病外用药物渗透贴王英姿李立崔建春肖轩张颖柳青峰董齐
论著
(418)手术切除治疗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的Meta分析杨军周光文
(424)Galectin-3免疫组化检测对甲状腺滤泡性肿瘤良恶性鉴别的意义黄东航游振辉李华水张爱龙王沆邱丽贞林强
讲座
(426)Zuckerkandl结节在甲状腺外科中的重要性徐胜前程剑峰王国瑞杨莉萍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hengwuyixuegongchenglw/37115.html
上一篇: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杂志
下一篇:临床外科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