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生物医学工程论文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杂志

发布时间:2014-05-04 17:32:40更新时间:2014-05-04 17:33:41 1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期刊。1985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卫生工作“预防为主”方针,积极交流医学动物、卫生害虫及相关传染病的科研成果和防治经验,不断提高媒介生物学的学科与学术水平;开展学术争鸣,提高专业人员水平,为指导我国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对重大传染病应急方案的制定提供服务。本刊刊载内容:(1)媒介生物(鼠类、蚊类、蝇类、蜚蠊、蚤类、蜱类等)的分类学、生物学、生态学等;(2)媒介生物的监测与控制技术,媒介生物的控制药剂与器械;(3)媒介生物传染病的媒介效能、病原检测技术及预防控制技术等;(4)卫生杀虫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新产品、新信息等。读者对象为疾病控制、爱国卫生、植保、林保、草原保护、交通部门、灭鼠和卫生杀虫药械生产厂家及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临床医院等各个层次的专业人员。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本刊于2005年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为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第四版),2009年本刊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收录;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VINITI)、波兰哥白尼索引(IC)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国内外10多家著名数据库收录。

  【栏目设置】

  本刊设有述评、专家论坛、论著、调查研究、综述、经验交流、PCO专栏等栏目。

  期刊名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国际刊号ISSN:1003-4692

  国内刊号CN:13-1142/R

  出版周期: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16开

  历史沿革:中国鼠类防制杂志

  现用刊名: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创刊时间:1985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投稿须知】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验设计合理,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打印清晰。论著、综述等文稿一般不超过5000字,短篇报道等一般在1000字左右。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在20个汉字以内为宜。为使读者一目了然,文题中原则上不使用拉丁文缩略词,应使用中文名称或其规范简称。最好不用副标题。

  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参与工作的多少和对该论文承担的责任之轻重依次排列。作者排序在来稿时即应确定,修稿或校对时不应再做变动。必须变动时,应提供第一作者单位的介绍信。作者单位名称(应标注到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同时提供第一作者简介,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民族,籍贯(××省××市人),职称,职务,学历,学位和主攻研究方向等,以及E-mail信箱。

  4中、英文摘要一般论著的中、英文为结构式摘要,应该是从全文浓缩出来的精华,包括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4部分,约600字为宜。其中,“目的”及“结论”要明确,与文章的“题目”三者提法应该一致;“方法”即实验设计,要求具体;“结果”指主要发现,要有具体数据支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本研究”等词语。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称、邮政编码和省份名称。

  5关键词需标引3~8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Medicus》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隔开。

  6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辑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

  7图表图、表题目均须列出英文(中、英文对照格式)。表题置表的上方,表注置表的下方。一般使用三线表(即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可以加一条分界栏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保留有效位数一致。表头及表身均要简单明了。表格一律插在文内相应位置。图题置图的下方,图注置图题之上。所有统计图均需提供原始数据(Excel原图),或将数据另页附在文后,注明“某图原始数据”字样。照片图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标本照片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在注释中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并标明上、下方向。

  8计量单位执行GB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如:“ng·kg-1·天-1”应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一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min)”形式;组合单位中斜线和负数幂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体积的符号V应用斜体。具体可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出版)。表示离心加速作用时,应以重力加速度(g)的倍数形式表达,例如:600×g离心10min;或者在给出离心机转速的同时给出离心半径,例如:离心半径8cm、12000r/min离心10min。

  9数字执行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多位整数和小数的分节,从小数点起向左或向右每3位数字空半个阿拉伯数字(1/4个汉字)的间空,不用“,”分节法。恰好4位的整数可以不分节。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写成“5~95%”,而百分数公差其中心值与公差用圆括号括起,其后写“%”,如“(65±2)%”,不得写作“65±2%”。附有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cm×3cm×5cm”,而不能写成“4×3×5cm3”。

  10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v;(9)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P值应给出实际数值,不宜用大于或小于表示,而用等号表示,小数点后保留3位数。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11缩略语文题不使用,文中尽量少用,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转行。

  12参考文献按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个人通讯时,可将通信者姓名和通信时间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内部刊物及资料均不作文献引用。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

  【杂志范例】

  2013年4期

  1.浙江省2008-2011年啮齿动物中汉坦病毒的分离及鉴定徐芳,朱函坪,姚苹苹,胡丹,张云,谢荣辉,杨章女,钱磊,朱进

  2.复合型鼠类不育剂CQ-1对鸡安全性的初步评价隋晶晶,冯志勇,姚丹丹

  3.青海省格尔木地区鼠类空间生态位的研究魏有文,马英,李海龙,郑谊,李超,王雪,李翔,杨宁,罗军

  4.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92例蜱媒传染病病例分析石华,王玥,韩华,高晓丽,张雅明,张文佳,杨振洲,郑元春

  5.新疆人群感染莱姆病螺旋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谭毓绘,刘勇,万康林,郝琴,孙荷,于鲁海,侯学霞,耿震,张玉涵

  6.芜湖地区居室空调粉螨污染研究湛孝东,陈琪,郭伟,李朝品

  7.虫螨腈、噻虫嗪对白蚁的毒力测定及复配剂增效作用研究林雁,何利文,郭红

  8.河北省西部山区蜱传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冯帅,吴含,张力文,路朝旭,张成龙,李志平,张荣贞,周慧

  9.江苏省东海县2010-2011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媒介及宿主动物监测研究王庆奎,葛恒明,胡建利,张振宇,王燕萍,焦永军,李志锋,胡书铭,陆大江

  10.广西全国疟疾监测点2010年疫情分析林康明,杜进发,李锦辉,黄亚铭,傅剑羽,房天喜,江识思,黄必超,王尚

  11.天津市餐饮业德国小蠊侵害及影响因素分析王伟,吴彤宇,陈树斌,郝连义,李培羽,张静,秦娜

  12.上海市中心城区12所学校夏季蚊虫侵害状况研究曹晖,高强,周毅彬,丁志伟,樊坚,冷培恩

  13.不同水质对诱蚊诱卵器监测白纹伊蚊效果评价何林,李雪梅,陈戊申,杨磊

  14.5种化合物对家蝇的引诱效果研究莫晓畅

  15.中山市登革热分级预警应对体系的建立和应用评估岑永庄,王曼,汪涛,舒波,陈秀云,罗乐

  16.健康教育对社区鼠类防制的干预效果评估研究周良才,吴太平,梁建生,包继永,田俊华,陈晓敏

  17.逊克县吸血蠓调查及逊克库蠓雌虫的发现与描述(双翅目:蠓科)杨军,刘国平

  18.海南省有瓣蝇类一新纪录种孙定炜,郑促伟,赵伟,李善干,曾林海

  19.蜡皮颗粒毒饵杀灭家栖鼠类效果研究曲宝泉,王学军,景晓,张世水,宫学诗,霍新北,刘峰,赵志刚,赖世宏

  20.宝鸡市秦岭山脉鼠类种群分布及其带病毒调查李旭龙,张宝芳,张铮,王军浩,杨培荣

  21.湖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地区鼠形动物种群构成调查谭梁飞,熊进峰,张令要,朱彬彬,官旭华,占发先

  22.社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评价体系的初步建立盛新春,潘艺,刘本成,王明华,冷培恩

  23.石家庄市蚊幼虫孳生情况调查赵志清,翟士勇,侯雨丰

  24.温州市室内蜚蠊种群调查徐毅,倪朝荣,庄仁莲,曹建海,黄周良,陈胜则

  25.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口岸输入性基孔肯雅热监测分析黄鹂,张显光,张文,邓荆,林少佳,吴惠明,黄吉城,戴俊,潘德观

  26.福建省2011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调查分析陈阳,何似,林文,李述杨,陈亮,邓艳琴

  27.新疆沙雅县2008-2010年人间布鲁氏菌病血清学及疫情监测分析阿衣夏木·克尤木,邰新平,木合塔·艾山

  28.中哈边境口岸地区野生动物感染多房棘球蚴的流行病学调查尹小平,田延河,骄娃,张江国,阿布都·扎伊尔,陈胤瑜

  29.家蝇酚氧化酶原系统关键基因的研究进展李殿香,甄天民,辛正,王丽娟,马淑芳,郭文宗,刘政明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hengwuyixuegongchenglw/366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