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医学卫生科技期刊,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反映国内外微生物学、免疫学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进展,报道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新方法、新成果为宗旨,为广大医药、检验、卫生防疫工作者,大专院校医学、生物学专业的师生,以及人、兽医生物制品界的同仁服务。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栏目设置】
本刊主要刊登有一定水平、有所创新的论文、实验报告;反映国内外新水平、新成就的综述;评论、简报等。
期刊名称: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1005-5673
国内刊号CN:62-1120/R
出版周期:双月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16开
现用刊名: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创刊时间:1973
【投稿须知】
1来稿请用规范简化字,A4纸打印或16开方格稿纸誊清。文中外文字母、符号请打字或以印刷体书写,大写、小写、正体、斜体要分清。上、下角的标号及数码须大小分明,高低适宜。
2论著要求不超过5000字,综述不超过8000字(包括图表所占版面),其它文章不超过2000字,简报不超过1000字为宜。
3原稿的各组成部分请另行开始,其顺序是:文题(包括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中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包括文题、作者、单位、地址与邮编)、英文关键词、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图(每图占一页,包括图题和说明)和表(每表占一页,包括表题和表注)。
4文题:要求简明醒目,不超过20字为宜。一般不设副标题。可采用通用的缩略语。
5摘要:一般要求提示性摘要以不超过300字为宜。综述亦要求写中文摘要。
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3~5个(主题词为主,自由词为辅)。英文关键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词间加标点符号“;”分隔。
6正文:正文内标题层次请用阿拉伯数字标示,左顶格。二级以下标题后空二格可连排。
7参考文献:以文中出现的先后,择主要的、近10年内(近5年内的文献不得少于所引文献的60%)发表的、作者亲自阅读过的依次列入。未公开发表或内部资料请勿引用。
注:(1)凡录入文献,期刊文章须写出文题;专著(书)中的分题不必写出,注明引用部分所在页码即可。
(2)外文参考文献用原文录入。作者姓在前名在后,名用缩写,其后不加缩写号“.”。“etal”前带“,”,后加“.”。书刊的第一个字母应大写,其余小写。版次用序数词缩写形式表示,如5thed.
8图、表要少而精,同一内容可单用图或表表述,不应图、表并用。文中叙述应言简意赅,避免重复,繁琐。
统计图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照片须层次清晰,反差适度,上、下、反、正应注明。表格采用三线表,每幅图、表标题要求用中、英文两种文字;表的内容、表注和图的说明只用英文表示。图、表的注释应置于图表下方。
9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中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10一律采用国务院188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用国际符号表示(如使用旧制单位,必须注明法定计量单位的换算系数),在阿拉伯数字后不用中文符号,如15mg(不用15毫克)、120d(不用120天或日)、4h(不用4小时)、30min(不用30分钟)等。但在条文叙述中不可用符号代替符号名称或文字说明。如每日应测血压3次,不能写作每d应测血压3次;检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不可写作检测结果用%表示等。组合单位中斜线只用一次,而且分子与分母在同一行内。如脉搏90次/min,服药3次/d,若分母包含两个符号时,用15mg.kg-1.d-1表示,不可用15mg/kg/d表示。
11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西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不应使用商品名。如需要使用商品名时,应先写出其通用名称,括号内注明商品名。
12统计学符号一律用斜体书写或打印,大写、小写应符合规范要求,如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不用大写X;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不用SD;③标准误用英文sx;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则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
1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本刊常用的标点符号,如破折号“——”占两格,连结号“-”占半格,起止号用“~”;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句号等均占一格。
【杂志范例】
2013年第5期目录
论著
(1)肺炎球菌1型荚膜多糖多克隆抗体制备与夹心ELISA法建立及其在多糖浓度测定中的应用刘威廖红梅谢谦黄放邹莎莎马诚江山崔长法
(6)两个封闭群SPF级昆明小鼠遗传背景调查班建荣胡芹宝张新创
(10)层析法从血浆分离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及其初步检定邹炜李策生周志军李陶敬胡勇邢延涛高少阳
致读者·作者
(13)《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关于稿件优先数字出版的启事无
论著
(14)TaqMan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病毒含量的研究夏青娟徐晓霞李树林岳立广龚士卿刘令九
(18)Vero细胞和脊髓灰质炎病毒在无血清条件下的培养探究张晋马可白亮高春龙苑楠王红燕金歌赵兰英韩霞
(23)人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定量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彭林峰袁皓加席仲兴张正雷罗广潘宪云路东金红燕陈国怀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hengwuyixuegongchenglw/36675.html
上一篇: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论文
下一篇:中国数字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