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生物医学工程论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发布时间:2014-01-06 13:41:11更新时间:2014-01-06 13:47:14 1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杂志简介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哈尔滨工业大学

  国内刊号:23-1544/R

  国际刊号:1673-6273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瞄准当前生物医学发展的前沿,及时的传播着当前国内外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生物医学进展(包括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应用)的原著,以此来传播现代生物医学的新理论,新方法和前沿领域的科研成果,反映生物医学的学术水平与发展动向,有效地促进生物医学领域的学术交流,提高国内生物医学的研究水平,引导研究人员的科研活动与研究方向,推动生物医学的进步,为广大科研人员提供一个发表、交流的平台,为冲刺世界一流杂志打好基础。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收录情况/影响因子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该刊目前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CSTD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科技部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和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源等权威数据库收录。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栏目设置

  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投稿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编辑部/杂志社投稿须知

  [1]中文标题(三号宋体加粗,最好不要超过25个字),有基金资助的请在标题后用“*”行右上标标注。中文作者(小四号楷体&TimesNewRoman);通讯作者请用“△”行右上标标注。作者单位地址书写:“1作者单位城市邮政编码,国别;2”(用小五号宋体&TimesNewRoman)。

  [2]中文“摘要”和“关键词”(这五个字用五号黑体加粗顶格书写后用冒号);而各自后面的内容用(小五号楷体&TimesNewRoman)。其中实验论文建议采用:“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这八个字用小五号楷体加粗后空一格后书写)四个层次撰写。综述的摘要不需要按照实验论文的四个层次撰写。摘要字数(300-500字)。关键词一般3-5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3]“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五号黑体加粗&TimesNewRoman顶格书写后用冒号)(注:中图分类号可上我刊网站查询;文献标识码:论著类用“A”,技术方法类用“B”,管理性文章“C”,报道性文章“D”,文件、资料用“E”)

  [4]英文标题(三号TimesNewRoman加粗);有基金资助的请在标题后用“*”行右上标标注。英文作者(例:WANGLi-ping)。英文地址需与中文地址一一对应且后面必须注明国别,字体都用(小五号TimesNewRoman,斜体)

  [5]英文摘要“ABSTRACT”和“Keywords”(五号TimesNewRoman粗体,顶格书写后用冒号);而各自后面的内容用(小五号TimesNewRoman)。其中实验论文建议采用:“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s”(均用粗体)(这4个字用小五号TimesNewRoman加粗后空一格后书写)四个层次撰写。摘要字数(实词300个左右)。关键词一般3-5个,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半脚)隔开。

  [6]“ChineseLibraryClassification(CLC)”,“Documentcode”and“ArticleID:”(五号TimesNewRoman加粗,顶格书写后用冒号)

  [7]脚注(小五号宋体和TimesNewRoman)例

  *基金项目:基金类别(基金号)[若无,则不用填写]

  作者简介:姓名(1975-),性别,学历,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电话,E-mail:

  △通讯作者:姓名,E-mail:

  收稿日期:2007-05-09接受日期:2007-05-20

  [8]实验论文正文部分建议按“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层次撰写。正文部分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顶格书写);二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顶格书写);三级标题(用五号黑体,顶格书写),建议不要超过三级标题。各标题下面的内容(均用五号宋体,标点符号用中文全角)。正文中的表格采用三线表格,表头、表内汉字及注释均需要中英文对照(建议表内内容最好只采用英文形式),如“表1”(用小五号宋体加粗)和“Table1”(用小五号TimesNewRoman加粗),表中内容用小五号宋体和TimesNewRoman);表下面的注释也必须有中英文对照(用小五号楷体和TimesNewRoman)。正文中的图,图头需要中英文对照,如“图1”(用小五号宋体加粗)和“Fig.1”(用小五号TimesNewRoman加粗);图的比例应有Bar或放大倍数(最好是与图一同缩放的直线Bar)。

  [9]“致谢部分”一律用(五号黑体和TimesNewRoman)

  [10]各单位与数字间要空一格:如50g,12.5μg.L-1DDP,10%

  [11]“参考文献”须中英文对照;近5年的文献应该占50%以上;参考文献的数量最好不超过15篇。“参考文献(References)”(居中五号黑体&TimesNewRoman)。引文数字须用中括号“[n]”表示,英文作者姓名的第一个字母需要大写,其中姓和名间空一格,少于三位作者的须全部列出,三位以上作者的只列出前三位作者,后面的用“etal.”表示;后面加引文题目,在题目后空一格加文献识别符(用中括号“[X]”,X:期刊论文为“J”、书及论著用“M”,学位论文用“D”,会议论文为“C”,专利为“P”,随后是期刊名称,年,卷(期):1-3。对于中文参考文献必须附上其英文形式。参考文献(小五号宋体&TimesNewRoman,标点符号均用英文半角)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hengwuyixuegongchenglw/28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