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社会学论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试论二语习得的语言休克现象

发布时间:2015-05-14 16:02:41更新时间:2015-05-14 16:03:59 1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一份综合性中文期刊,集政策指导性、学术理论性和应用服务于一身,是教育部指导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是服务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的主要阵地。
  摘 要:语言休克现象是当今二语习得研究中的热点之一,它的出现和存在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它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二语习得,语言休克

  早在20世纪五十、六十年代,语言学家就注意到二语习得者具有一种特殊的语言系统。这个系统与他们的母语及目的语是相互平行的,并随着学习的推进逐渐向目的语靠拢。但是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一方面会出现**语在总体上总也达不到与目的语完全一致的水平;另一方面,某些学习者在语言的某些形式上学到一定的程度就停滞不前了。这一特征体现在**语的各个层面,包括语音、音位、词法、句法、语义、词汇、篇章和语用等层面。下面列举一下学习者在写作中出现的语言错误。

  语法错误:

  We had so many works (much work) to do that we had to stay at home.

  He said that he come (came) home late.

  表达错误:

  We opened (switched on) the TV set and began to watch.

  We went to our restroom(dormitory) to sleep.

  经过分析,不难发现学习者出现的语法错误主要是由于对语言规则不熟悉造成的,如忽略规则的限制等。语法规则的错误还表现在对第二语言知识过度使用,主要是学习者根据已经学过的第二语言知识对语言同类进行归纳整合而产生过度概括的错误。Ellis认为这样的错误是因为学习者还不能建立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的联系。他们在学习新的语言形式时,会对目的语的有关规则进行初步假设,结果会导致若干种具有可变性的语言形式出现在**语体系中,但是为了交际需要,学习者会删除多余的形式,将形式与功能对应起来,使**语体系不断得到发展。

  至于学习者词汇和表达方式方面的错误,往往是因为他们词汇准确性的把握不足和语言习惯的影响,以至于照搬母语的表达,产生语法正确却意义表达不明或表达方式不当的句子。在实际的语言学习中,学习者接触的只是教师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字面含义及寥寥的语法用法,对词语的其他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更缺少词语间的横向比较,以致学生对词义的理解似懂非懂,不得不依赖母语的表达。如学习者可能逐词翻译,采用中文逻辑框架加上英文的语法规则,把“谈恋爱”表达成 “talk love”, “红茶”说成 “red tea” 。另外词汇量也是造成这方面错误的原因。

  学习者的文化意识缺乏:根深蒂固的母语文化形成了学生深层的心理积淀,要想摆脱母语文化的影响用英语思维是件不容易的事,这也是为什么无论学习时间长短、学习水平高低,外语学习者都会在这方面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由于文化的差异,英汉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差异必然会通过语言形式体现出来。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人们把 “fox” 看作是 “pretty and attractive” (美丽迷人),而在汉语中 “fox” 主要用来表示“狡猾”之意。可以说,英语习得者在这种缺乏英语语言文化的环境中学习,其英语水平很容易停滞在一个较低的阶段,进而呈现石化状态。

  有些**语的产生来自于学习者由于掌握的目的语知识不足,把他所学的不充分、有限的目的语知识套用在新的语言现象上,结果产生了偏误。例如英语动词过去式的规则是在动词原型后面加“ed”,如play的过去式为played。如果把这条规则扩大化,就可能出现 “catched”这样的错误,因为“catch”是不规则动词,过去式应该是 “caught”。

  既然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知识会影响学习者对第二语言结构的建构和母语迁移的程度,那么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从第二语言知识的积累入手。语言知识的积累需要有质量作保障,这就需要学习者全面了解第二语言知识。除了语音知识,还要掌握语法和词汇方面的知识。在语法的学习方面,要熟练掌握语言的内部规则,不仅要了解语言的普遍规律,还要掌握语言的特殊形式和特别限制。不仅要掌握词汇的概念意义,还要掌握词汇的内涵意义和联想意义。既要掌握词的句法特征,又要掌握词的语义特征和搭配使用等。单词的积累也非常重要,学习者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分类法和联想法有助于快速有效的记住单词。分类是通过词根和词缀来记忆,联想是运用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等使词汇量想纵深发展。

  另外,影响学习者的情感因素也不容忽视。大量的研究表明,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积极的情感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而消极的情感会影响学习潜能的发挥。按照心理学的观点,移情就是将自身投入到他人所处的情境中,体验他人的感受,获得与他人相近的情感体验。移情对消除不良情感对学习造成的影响是比较好的途径。Krashen 认为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情感因素主要有对所学语言的态度、焦虑和动机等。用移情来处理目的语的态度是指在保留本国文化和母语的基础上,理解和适应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克服母语文化的额优越感,培养对文化差异的知觉能力。

  第二语言知识的积累还应包括与第二语言相关的文化知识的积累。通过文化的比较,学习者会增加文化的敏感性,获得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力,从而为培养二语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将祖康.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hehuixuelw/52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