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结合当前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趋势,从少儿读者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需求入手,针对少儿读者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为少儿读者提供专属于其的人性化服务方式并提出具体的服务措施。
关键词:论文网,少儿读者,人性化服务,公共图书馆,服务方式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观念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公共图书馆作为零门槛,面向大众的服务性机构必然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在各个方面进行创新和进步。而在对于读者提供的服务方面,呆板、僵硬的服务模式已渐渐被人性化的服务方式所取代。同时人性化服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人性化服务可以帮助公共图书馆树立良好社会形象,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而少儿读者因其特有的年龄阶段及心理发展特点更需要公共图书馆从少儿读者身心特点出发,为少儿读者全心全意提供最适合的人性化服务。
1人性化服务方式是面向少儿读者服务的必然趋势
一个人成长发展过程中,生理成长变化及心理成长变化最快的阶段就是儿童阶段,这也就决定了少儿时期往往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但少儿读者因其独有的生理特征及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一方面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以开阔自己的眼界,增长自己的见闻;另一方面又因其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没有渠道得到更多的信息,获得更多的资料,同时也无法做到对读物的正确判断。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少年儿童读者必须用发展的眼光、以人为本的方式向他们提供科学的、人性化的服务,以帮助其健康成长。
2公共图书馆面向少儿读者的人性化服务方式
公共图书馆为少年儿童读者提供的服务是需要以少年儿童为本,符合其身心特点的具有独特性、趣味性、指导性、参与性、多样性的服务方式。
2.1公共图书馆面向少儿读者应提供不同于成人独特的人性化服务
少儿读者主要为高中以下学生和学龄前儿童,读者群主要是在校学生,他们平时大部分时间是在校学习,只有节假日、寒暑假及每天中午或晚上才有空闲时间来到图书馆学习或活动。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面向少儿读者时应考虑到少儿读者的作息时间,与成人读者区别开来。如:为方便少儿读者阅读,我们菏泽市图书馆少儿部与学校协商后建立了图书馆与学校之间的图书流动站,定时定点给学校送书,并不断剔旧上新为少儿读者提供人性化的上门服务。
2.2公共图书馆面向少儿读者应提供指导性的人性化服务
日本的教育学家村木久在其著作《早期教育和天才》中提到:在孩子的乐趣中,最重要的是读书,一个人喜欢什么样的书,往往决定于他第一次读的是什么书,而且幼年时期读的书往往能左右这个人的一生。少儿读者往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成长阶段,在形成对于外界事物的正确判断时往往需要成年人的帮助。图书馆作为面向大众传播文化的社会文化教育服务基地,应责无旁贷地担起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任。
2.3公共图书馆面向少儿读者应提供趣味性的人性化服务
少儿读者不同于成人读者,为了符合其成长发育阶段的需要,要求公共图书馆面向少儿读者应提供趣味性的人性化服务。而趣味性的人性化服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供趣味性的服务内容,图书馆工作人员充分考虑少年儿童读者的心理特征及接受程度,改填鸭式的让孩子们读书变为吸引他们读书,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读自己喜欢的书。
2.4公共图书馆面向少儿读者应提供参与性的人性化服务
少儿天性好动、好表现自己,参与意识很强,发挥少儿的主体性在实际的服务过程中符合人性化的要求。发挥少儿的主体性需要养成孩子的主人翁意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为少儿读者开办系列活动以调动其积极性,发展其主体性。例如,开办“小小图书管理员”系列活动,让少儿读者亲身体验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体会图书管理的辛苦及责任,也同时可以形成“大带小”的阅读氛围。此活动不仅可以养成少儿读者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其主体作用,也可以使其从心底理解图书管理工作,更锻炼其责任心、耐心及人际交往能力。
2.5公共图书馆面向少儿读者应提供多样性的人性化服务
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要教育儿童“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指出了教育要帮助孩子走现代化道路,培养高度发展的高科技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不仅要为少儿读者提供多样化的图书种类,还要提供多样性的人性化服务。
少儿图书工作不只是服务性的工作更是教育性的工作,是任何时候都受欢迎和重视的朝阳事业。做好少儿读者的人性化服务是当地民众的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因此,我们要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大力营造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氛围和条件,按照人性化服务的理念,引导广大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浓厚的读书兴趣,在会读书的同时掌握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同时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静.创新公共图书馆服务全面提高少儿读者素质.科技情报开发与创新,2011(3)
[2]张思辉.图书馆服务推介初探.图书馆论坛,2010(3)
[3]方俊.公共图书馆保障儿童文化权利新探.四川图书馆学报,2011(2)
[4]战秉聚.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启示.山东师范大学,2003
[5]霍华德•加德纳.沈致隆.多元智能新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5)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