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先秦儒家伦理的经典书目为依托,考察“勇”概念的辩证脉络及伦理意涵。相对于古希腊伦理中的“智”、“公”、“节”、“勇”四德,先秦儒家将 “知”、“仁”、“勇”并称为三德,其中“勇”具有“无惧”和“知耻”两个特征,“勇”的层级亦分为“上勇”、“中勇”与“下勇”,“勇”的意涵也以“勇德”为贵,“勇气”次之,“勇力”为轻依次呈现。“勇”之所以被先秦儒家称为德,是因为它是在仁爱信念的驱动下体现出的一种无惧、知耻、合义、达礼且好学的中庸之道。
关键词:社会学论文投稿,儒家伦理,知耻,上勇,勇德
在先秦哲学的经典书目中,“勇”字首度出现于《诗经》与《尚书》之中。“彼何人斯?居河之麋。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既微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