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中国疆域辽阔,文化深厚,各地丰富的地方文献让泱泱中华无愧于“文明古国”的美誉,地方文献在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上有着重要作用。总结并评述目前国内地方文献研究的理论研究和业务工作状况,将有利于未来地方文献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通过深刻的认识和客观的分析,促进地方文献学学科建设,发挥地方文献更大的社会作用。
[摘 要]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的相关数据库作为数据的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从文献年度分布、作者、来源期刊和关键词分布4个方面,对 2004-2013年国内地方文献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国内地方文献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国内的地方文献领域研究提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核心期刊职称论文,地方文献,文献计量,综述
1.数据来源及方法
本文选取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检索数据源,目前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了国内8000多种期刊的全文文献,收全率超过99%。检索年限为2004-2013年,检索式为“主题=地方文献”,检索日期为2014 年10月10日。检索结果经过去重、筛选等数据清洗过程后,最后得到3377条文献记录作为本文的数据样本。本文将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这3377篇文献进行分析研究。
2.结果分析
2.1文献年度分布分析
文献的年度变化趋势与文献知识量的增长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可较好地揭示该领域研究发展趋势情况。因此,文献的数量是衡量文献研究热点的重要指标之一[1]。通过分析我国地方文献领域的发文数量,可大致了解该领域文献的发展状况,进一步较全面掌握地方文献研究领域的理论研究水平。
从2004-2013年发表论文数量可以看到,对地方文献的研究呈现持续平稳增长趋势,2004年发表论文197篇,2013年达到了393篇,涨幅为99.49%,在2007年和2010年有两次快速增长,2007年发表论文352篇,当年涨幅为32.33%,2010年达到了416篇。这些说明地方文献研究已经进入发展阶段。
2.2作者分析
1969年,美国著名学者普赖斯在其著名著作《大科学.小科学》中指出,撰写全部论文一半的高产作者的数量,等于全部科学作者的平方根,这就是普赖斯定律[2]。
公式表示为:
M=0.749×■
其中M为核心作者发表的文献数量,Nmax表示发表文献最高的作者的文献数量。本文将清洗过的3377篇样本数据导入Bibexcel软件进行作者(AU)字段的频次统计,统计结果为最高产作者发表的文献是11篇,通过普赖斯定律公式计算出M=3,即表示发表3篇及以上的作者为本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通过筛选、删除编辑部署名文章,最后统计出核心作者177位,共计发表文献630篇,占总论文数的18.66%,这与普赖斯定律提出的核心作者的发文量占总论文的50%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说明本领域高产活跃的核心作者数量相对较少,缺乏对本领域研究的延展性和深入性。
2.3来源期刊分析
有关地方文献研究的3377篇论文,来源于183种期刊。其中排名前10的期刊依次是《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图书馆研究与工作》、《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图书馆学刊》、《河南图书馆学刊》、《内蒙古科技与经济》、《图书馆》、《图书馆论坛》和《黑龙江史志》。其中只有3种期刊(《图书馆理论与实践》、《图书馆》和《图书馆论坛》)属于北大版核心期刊,共发表文献256篇,占7.58%,这说明目前有关地方文献的研究还处于研究内容不够深入,研究水平还不够高的境况。
2.4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为了文献标引工作而从学术论文中或外选择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和术语,是未规范的自然语词[3]。一个学术研究领域较长时域内的大量学术研究成果的关键词的集合,可以揭示研究成果的总体内容特征、研究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学术研究的发展脉络与发展方向等[4]。本文将从关键词角度,选取本领域的高频词进行分析探寻地方文献的研究热点。
1935年美国语言学家齐普夫通过大量单词使用频率统计分析,提出了文献计量学的一个重要定律――齐普夫定律。1973年Donohue根据齐普夫第二定律提出了高频低频词界分公式为[5]:
T=1/2(-1■)
其中I1表示出现一次的词的数量,T为高频词和低频词的分界频次,通过Bibexcel软件对3377篇样本数据进行关键词(DE)字段的频次统计,统计结果为I1=84,通过高频低频词界分公式计算出T=12,表示出现频次为12或大于12的为高频词,其余的为低频词。本研究中共有16个关键词符合要求,见表1。
■
从表1可以看出:地方文献学同图书馆学、情报学等相关学科联系紧密,;信息化大时代环境下,对地方文献研究也提出了新要求,地方文献的数字化、网络化受到重视,建地方文献数据库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专题研究突出,对民族地区、西部地区的地方文献研究较为热门。
3.结语
通过以上对国内地方文献领域研究的文献年度分布、作者、机构、基金、来源期刊和关键词分布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对年度发文量分析后发现,国内地方文献领域的研究正处于稳定发展时期,在2007年和2010年发文量出现了两次快速增长期,该领域的研究文献整体呈现稳定上升趋势。该领域的研究迅速升温,并在发文量上显著提升,反映了地方文献领域的研究变得越来越突出,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
(2)通过对核心作者分析后发现,国内地方文献研究的作者以从事图书馆实际工作的作者居多,经验性论文较多,研究性论文较少。
(3)通过对来源期刊的分析后发现,有关地方文献研究的文章大多来源于一般期刊,发表在学术水平高、具有一定影响性的期刊上的文章不多,说明目前的研究内容还不够深入,研究水平还不够高。
(4)通过对关键词、高频词的分析后发现,地方文献研究领域的整体水平在不断的发展和提升,该领域内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已成为研究的主体,并在持续增强。地方文献领域的研究也正处在一个不断进步和完善的过程中,而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地方文献数字化、网络化将成为该领域研究提供新的空间和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邱均平:《信息计量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第44-45页。
[2]钟文娟:基于普赖斯定律与综合指数法的核心作者测评――以《图书馆建设》为例,《科研管理研究》2012年第2期。
[3]叶继元:《学术规范通论》,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第123页。
[4]李文兰,杨祖国:《情报学期刊论文关键词词频分析》,《情报科学》2005年第23期。
[5]魏瑞斌:《基于关键词的情报学研究主题分析》,《情报科学》200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