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社会学论文

地域文化论文范文谈民俗博物馆的陈列展示

发布时间:2014-07-12 14:45:59更新时间:2014-07-12 14:46:32 1

  博物馆中收集和陈列着许多人类历史实物和自然实物,为广大人民群提供很多历史参考资料,是一所教育价值非常大的社会大学。博物馆通过陈列展示的直观的教育方式,使人们接受自然科学知识的熏陶,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大大提高了公众的文化素质,使博物馆已经成为了人们接收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摘 要:博物馆是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博物馆的核心宗旨是为人民大众服务,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博物馆的主要任务是收藏、保护以及研究人类文化遗产。博物馆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变化,博物馆已经成为了人们接受社会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人们可以在博物馆内接受自然科学知识的熏陶,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民俗博物馆可以通过陈列展示的方式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到展览文物的历史价值、民族文化价值和丰富民族文化内涵。本文从民族文化教育角度出发,提出了民俗博物馆陈列展示的主题应当不断创新、民俗博物馆陈列展示的手法应当不断创新以及民俗博物馆应当加强与参观者的沟通交流的建议,希望对民俗博物馆的陈列展示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地域文化论文范文,民族文化教育,民俗博物馆,陈列展示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民族,民族文化内容相当丰富,民俗博物馆可以通过陈列展示具有我国独特民族文化内涵的民族文化遗产来对人民群众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

  一、民俗博物馆陈列展示的主题应当不断创新

  为了更好地让博物馆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民族文化教育,民俗博物馆的陈列展示民俗文化遗产应当不断创新,吸引参观者的兴趣,更好地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民俗博物馆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陈列文物主题的创新:

  (一)陈列展示应当注重民俗文化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拥有了56个民族,各个民族的民俗文化也相当丰富。民俗博物馆应当加强收集我国各个民族的民俗文物,并通过陈列展示各民族民俗文物来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各个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民族文化教育,不断弘扬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例如:博物馆可以把本民族的衣食特点、建筑特色、婚丧嫁娶礼仪以及本民族的宗教信仰等内容进行陈列展示,在展示中博物馆应当以这些文化遗产对本民族的发展起到作用进行重点展示,直观、真实地反映出本民族的民族精神以及民族信仰。

  (二)创新陈列展示主题

  任何一个民族存在至今都有着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和民族文化内涵,民族文化遗产能够真实地反映那个时期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是该民族民俗特色的重要反映。博物馆在进行民族文化遗产陈列展示时应当注重对民俗实物以及民俗文物的保护工作,并不断挖掘民族文化遗产具有的深层文化内涵,使参观者直观、详细地了解该民族的发展历史和优良民族传统。

  二、民俗博物馆陈列展示的手法应当不断创新

  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对博物馆在吸引参观者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民俗博物馆应当对收集到的民族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地陈列展示,将民族文化遗产直观、生动地展示给参观者。民族博物馆可以在传统的“实物+图片+简单文字说明”的展览方式上,利用创新手法使民族文化遗产的陈列展示主题更加突出,全面了展示民俗博物馆具有的深层民族文化内涵。民俗博物馆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展览手法进行不断创新:

  (一)在陈列展示中引入新技术

  民俗博物馆可以运用新的技术以及新材料对博物馆过时、陈旧的展览台或展览柜进行更新以及改造,使这些新的展览台或展览柜在美观、整洁的同时,方便博物馆工作人员开展日常清理和维护工作。博物馆应当选用绿色环保的新材料,防止有害材料影响参观者的身体健康。民俗博物馆可以使用现代的多媒体技术来形象生动的展示地方民俗活动,使参观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民俗活动所包含的深层民族内涵。如:民俗博物馆在进行当地端午节活动展示时,可以通过投影把端午节的相关习俗活动展示给参观者,使参观者更深层次地了解当地民俗活动具有的文化内涵,更好地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的熏陶。

  (二)在陈列展示中融入趣味性

  民俗博物馆应当保证在陈列展示具备知识性以及故事性的基础上,尽量融入展览的趣味性,不断提高陈列展示物品的吸引力,尽量激发参观者的浓烈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参观者在寓教于乐中学到知识。例如:民俗博物馆在陈列展示“皮影”实物时,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幻灯片的形式将皮影戏的发展过程、制作工序以及表演方法直观地向参观者展示,让参观者充分了解过去人们的生活习性和娱乐方式,使人们在对民间传统工艺的了解更加深入,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三)陈列展示应当贴近人们生活

  民俗博物馆的陈列展示应当体现真实、生动以及感人的特点。在实际展览中,民俗博物馆可以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通过过一些影像资料复原过去人们的生活场景。比如在北京四合院民俗展览中,可以具体设计一座四合院,向参观者展示四合院华中人们的日常生活、节日习俗、四季衣着特色以及以及婚丧嫁娶礼仪等老北京人真实的生活故事。这种贴近生活的方式能够使参观者更加生动地了解民族文化,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

  (四)陈列展示应当注重细节

  民俗博物馆在陈列展示时应当注重细节,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满足不同参观者的参观需要。由于民俗博物馆的参观者来自不同地域、行业、层次,博物馆的陈列展示方式应当注重细节以满足不同参观者的参观参观需要,有助于传递和发挥民俗博物馆的历史文化。例如:在日本,一些博物馆展览室或展览柜专门挂有展览物的相关说明,便于参观者了解展览物的历史价值和深层文化内涵,还设有盲文说明词以及专门的残疾人参观通道。此外,为了适应多雨气候,一些日本博物馆门口还设有专门的雨架供参观者放置雨伞等遮雨设备。日本博物馆这种注重细节的人性化陈列展示模式也值得我国博物馆学习、借鉴。

  三、民俗博物馆应当加强与参观者的沟通交流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民俗博物馆在传播和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民俗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也得到了充分地发挥,尤其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起到的作用尤为显著。民俗博物馆应当利用自身的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资源来开展与参观者的一系列互动活动,尤其是与青少年的互动交流活动,使青少年学到更多的课外社会科学知识,在寓教于乐中更好地了解民族的生活习俗和优秀的历史文化,不断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结束语:

  民俗博物馆是一个地域社会经济、风土人情以及文化发展的缩影,民俗博物馆应当不断提高陈列展示水平,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更好地发挥民俗博物馆的民族文化教育功能,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推动和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资料:

  [1] 杨珺.要重视民族民俗博物馆的发展[J].青海教育,2009,(9):93-94.

  [2] 孟娟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俗博物馆发展之路——连云港民俗博物馆创建侧记[J].美与时代:上半月,2011,(10):32-34.

  [3] 魏爱霖.民俗类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J].中原文物,2011,(4):101-103.

  [4] 孟希旺.从民族文化教育的角度谈民俗博物馆的陈列展示[J].文物世界,2011,(5):73-74.

  [5] 徐智慧.基层博物馆文物陈列展示中如何提高其艺术形象[J].华章,2012,(1):330.

  [6] 郭琤.陈列展示理念与技术对博物馆的影响——兼谈博物馆陈列展示的人性化[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12):112-113.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hehuixuelw/41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