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面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大型理论、学术报纸。《中国社会科学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服务党和国家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发展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宗旨,致力于推动理论创新、学术繁荣、是展现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前沿、趋势和最新成就的学术殿堂,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爱好者共同的学术阵地和窗口。主要发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新的、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内容有哲学、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民族、历史、教育、文艺、语言等学科的论文、调查报告,以及学术研究动态等。
《中国社会科学报》的主要任务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服务党和国家事业的大局,推动学术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汲取理论创新的源泉和智慧,为坚持、发展和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贡献;立足当代学术前沿,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深厚的学术积淀,积极反映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趋势,展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丰富内涵和研究成果;提倡学术争鸣,鼓励理论、观点和方法的创新,支持和扶持学派的形成,推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以开阔的视野,积极反映国际学术新动向,为中外学术对话与交流搭建平台,推动中国学术走向世界,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文化在国际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普及与传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走进大众、走进青年,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积极的贡献。
投稿指南
《中国社会科学》投稿简则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热诚欢迎海内外作者投寄稿件或推荐优秀作品。为保证学术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严谨性,倡导良好的学术风气,推进学术规范建设,敬请作者赐稿时遵照如下规定:
第一,所投稿件须系作者独立研究完成之作品,对他人知识产权有充分尊重,无任何违法、违纪和违反学术道德的内容。按学术研究规范和《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的有关规定,认真核对引文、注释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资料,确保引文、注释和相关资料准确无误。如使用转引资料,应实事求是注明转引出处。本刊采用页下注(脚注)方式,引文出处注请遵照《<中国社会科学>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详见附录)
第二,凡向本刊投稿,承诺该文未一稿两投或多投,包括未局部改动后投寄其他报刊,并保证不会将该文主要观点或基本内容先于《中国社会科学》在其他公开或内部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专著、论文集、学术网站等)上发表。如未注明非专有许可,视为专有许可。
第三,所投稿件应遵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规,如关于标点符号和数字使用的规范等。
第四,本刊整体版权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选编。经我社许可需在其他出版物上发表或转载的,须特别注明“本文首发于《中国社会科学》”。
第五,本刊实施专职编辑三级审稿与社外专家匿名审稿相结合的审稿制度。请在注册、提交稿件时按要求填写作者信息,提供的文稿中不要出现作者姓名及其他有关作者的信息。
第六,研究论文需有200-300字的摘要和3-5个关键词;有条件的作者请提供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译稿,供编辑参考。
第七,文稿请参照刊物版式。内文为简体横排,论文为5号宋体通栏,41字×40行;学术综述、会议综述、读者评议等文章为小5号宋体双栏,46字×46行。注释采取页下注,注文排小5号宋体。
第八,本社有权对来稿做文字性修改,如因违背上述规定,而给《中国社会科学》造成不良影响,将承担全部责任,并接受编辑部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警示,这些措施包括:停发或追回稿费、书面批评、载名通报、10年内禁止本人的任何作品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等)上发表,或其他适当警示措施。
上一篇:中国农村观察期刊论文
下一篇: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