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双百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原则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原则,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以其师范性、地方性、科学性、服务性强为特点,为繁荣学术研究、交流科研成果服务,为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获奖情况
全国首届优秀学报
【栏目设置】
本刊常设栏目有:纪念专题、专题讨论、政治学研究、经济学研究、哲学研究、文学研究、语言文学学研究、美学研究、东北史研究、图书馆学研究、教育学研究、心理学研究、教材教法研究、争鸣园地等,重视发展师范教育、教育心理研究、教育方面的新成果,不定期开辟《中学校长论坛》、《吉林作家作品研究》专栏。
期刊名称: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主管单位: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吉林师范大学
国际刊号ISSN:1007-5674
国内刊号CN:22-1366/C
出版周期:双月
出版地:吉林省四平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16开
历史沿革: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松辽学刊(人文社会科学版)
现用刊名: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观点鲜明并有创新,论证严谨,数据准确,语言流畅,文字精练,篇幅以3500-7000字为宜(包括图表),用A4纸5号字不超过4页。
2.来稿内容包括(按顺序):题目(少于20字)、作者单位、单位所在省市地名称及邮编、中文摘要(200-300字)、关键词(3-8个)、前五项的英文翻译、中图分类号(作者可到本刊编辑部查找《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正文、参考文献。以各种基金资助项目为内容的论文,可在篇首页地脚处注明基金类别及编号。
3.摘要应包括文章分析、论述的主要内容,作者的主要观点和结论;不必叙述文章的写作背景;不要使用"本文"、"作者"、"我们"等第一人称作主语,而应采用第三人称写作。
4.参考文献只列入最主要且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应在正文中引用处用“[序号]”标注,并按在文中出现的次序依次编排。文献的作者不超过3位时,应全部列出;超过3位时,应在第3位后加“等”字。中国和外国作者的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的著录法。
几种主要类型的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含标点符号)如下:
期刊:[序号]著者.题名[J].刊名(外文刊名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出版年,卷号(期数):起止页码.例:[1]逄增玉.近现代东北的文化崛起及其意义[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5,(1):10.
专著:[序号]著者.书名[M].版次.出版地(城市名):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例:顾颉刚.史林杂识[M].北京:中华书局,1977.
论文集:[序号]著者.题名[A].论文集名[C].出版地(城市名):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傅斯年.夷夏东西说[A].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下)[C].上海:商务印书馆,1994.
报纸:[序号]著者.题名[N].报纸名称,出版时间:年-月-日:(版次).何建明.永远的红树林[N].光明日报,2004-03-02:(3).
学位论文:[序号]著者.论文名[D].保存地(城市名):保存单位,年份.
5.由于本刊采用匿名三审制审稿,请作者用单独一页写明:作者姓名、第一作者(以及具有教授以上职称的第二作者、第三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工作单位、研究方向。另附作者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
6.关于英文摘要的要求:为了适应期刊国际化的潮流,凡投给我刊的稿件,英文翻译一定要合格,拒收用金山词霸译过来的僵化英文,翻译内容要齐全。对于不能自译的稿件,可向本刊交纳翻译费,由本刊请专业人士译出。
7.为了提高学术质量和我刊的社会声誉,凡研究生投稿,一律由导师严把质量关,审阅后签字并署名第二作者。
8.本刊欢迎投稿,反对一稿多投。凡投向本刊稿件,请在寄打印稿的同时附带软盘一张,或是将电子稿发到我刊邮箱。本刊编辑部对所有稿件有修改权,如对此有特殊要求请在稿件中注明,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3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者,其稿件可自行处理。
【杂志目录】
目录·2013年6期
1.论春秋《公羊传》对儒家民族伦理思想的阐释王文东,WANGWen-dong
2.如何厘定近代国学概念——兼论谁是近代国学家魏义霞,WEIYi-xia
3.赣语岳西话“V着(O)了”里“了”的性质及其参照作用——兼论唐五代“VO了”中的“了”储泽祥
4.同位结构的句法、语义分析傅满义,FUMan-yi
5.论幽默的政治影响力拉丽莎·杰列金斯卡娅,LarissaZelezinskaya
6.一种古老艺术的前世今生——论东北大秧歌的“功用”肖振宇,邸丽,XIAOZhen-yu,DILi
7.文学史家的追求永远在路上——重读《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版)王金茹,王立华,WANGJin-ru,WangLi-hua
8.论司马迁的悲剧人格与《史记》人物性格之关系关秀娇,林野,GUANXiu-jiao,LINYe
9.唐诗中西王母意象的内涵及成因解析邱阳
10.绝望的世界——关于余华小说宿命论解读魏来
11.铁路移民与近代长春人口城市化翁有利,周熙凯
12.生态环境与金代女真人居住及交通习俗夏宇旭,XIAYu-xu
13.四平地区近年青铜时代考古的收获与认识梁会丽,柏艺萌,隽成军
14.新生代农民工消费研究——基于北京市52名农民工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王伟,崔琳,WANGWei,CUILin
15.从社会个体生成论看如何践行文化自信陈佳琳
16.行政复议与信访的联动与对接葛龙,GELong
17.数字化作品合理规避权探讨蔡晓东,CAIXiao-dong
18.“重复形成对象”诉讼问题之研究文晓鹏,严永谊
19.从案例看我国《婚姻法》对性别平等的保障——以家务劳动问题为着眼点赫英淇,张先昌
20.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建设研究综述方亮,FANGLiang
21.我国城市房屋非公益性拆迁的博弈研究吕维佳,LVWei-jia
22.配权监督:实现权力兼容以预防腐败的“防护网”王柏文,WANGBai-wen
23.在自主性与合法性之间:规制高校权力腐败的制度构建崔明石,CUIMing-shi
24.“五权”工作对加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几点启示金子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