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标准刊号ISSN1672-4917/CN11-5117/C,大16开本,128页,季刊)和《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标准刊号ISSN1005-0310/CN11-3224/N,大16开本,96页,季刊)分别是由北京联合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原则,提倡和鼓励综合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特别是应用学科的研究,本刊以开放性、创新性、综合性、应用性为办刊特色,设立的主要栏目有,人文社会科学版:北京学研究、政治文明建设、文史哲、经济•法制•社会、应用型大学研究、台湾研究、编辑出版研究、奥林匹克文化研究、民族与宗教问题研究、特殊教育研究、专题论坛;自然科学版:科技发展论坛、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计算机与自动化、应用技术、实验科学与技术、基础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改革、专题研究。
本刊主要刊登与所设栏目有关学科领域中的校内外有较高学术水平或应用价值、有所创新的学术论文或科研报告;国内外学术领域中新动向、新理论、综述、评介;热点、难点问题讨论;学校科研成果及学术活动的报道等。优先刊登名家力作以及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产出论文。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北京学研究、政治文明建设、文史哲、经济•法制•社会、应用型大学研究、台湾研究、编辑出版研究、奥林匹克文化研究、民族与宗教问题研究、特殊教育研究、专题论坛。
【投稿须知】
(一)本刊实行优稿优酬,不收取版面费。
(二)来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者外,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向本刊投稿者,即被视为授予本刊著作权使用许可。
(三)来稿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练。论文、综述一般不超过6000字,尤其欢迎短小精练的文章;研究简论限1000字以内。
(四)来稿请附以下内容:(1)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学位及主要研究方向。(2)英文文题、中英文摘要(150~300字)、中英文关键词(3~5个)、作者单位的译名、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
(五)文稿若系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应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
(六)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注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来源,在参考文献或注释中写出。
【杂志目录】
目录·2013年4期
1.谱系学对研究京味文化的意义刘勇,姚舒扬,LIUYong,YAOShu-yang
2.世界城市与国家文化中心研究稳步推进——2013年人文北京建设综述金元浦,周云芳
3.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过程中需要明确的四组关系——以朝阜大街为视点王建伟,WANGJian-wei
4.发行放映局限对我国电影院线商业模式的影响分析陈少峰,郑秋艳,CHENShao-feng,ZHENGQiu-yan
5.北京郊区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方法王国华,WANGGuo-hua
6.中国文化服务贸易现状与对策研究武晓荣,王晓芳,WUXiao-rong,WANGXiao-fang
7.2012年书院研究综述邓洪波,赵瑶杰,姚岳
8.南宋时期书院的教学活动探微赵国权,ZHAOGuo-quan
9.明代杭州商业出版述略张献忠,ZHANGXian-zhong
10.浅谈绵竹木版年画的人文精神谢春,XIEChun
11.打开中国与世界相互了解与互动的一扇窗口章百家
12.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对象、方式和向度魏海生
13.“请进来”与“走出去”——关于中国价值理念国际传播应注意问题的思考武力
14.海外当代中国学研究的机遇与挑战王爱云
15.试析两岸政经良性互动的动能、瓶颈与策略单玉丽,SHANYu-li
16.新形势下两岸政治互动路径探讨白光炜,赵景刚,BAIGuang-wei,ZHAOJing-gang
17.以“互为主体”的默契巩固“两岸一中”的共同认知李秘,LIMi
18.在京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学习状况与期望调查报告(下)徐捷,XUJie
19.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权益的整体性保障郑广永,ZHENGGuang-yong
20.IT服务外包企业竞标成功因素分析张士玉,徐凯波,尹庆民,马丽仪,ZHANGShi-yu,XUKai-bo,YINQing-min,MALi-yi
21.元代佛教寺院赋役的演变陈高华,CHENGao-hua
22.试论《清实录》在整饬吏治中的指导性作用谢贵安,XIEGui-an
23.身体:“想象的起点和终点”——《身体课》与《身体活》的互文性阐释陈定家,CHENDing-jia
24.爱德华·泰勒宗教诗艺术管窥黄宗英,HUANGZong-ying
2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法治中国李林,LILin
26.论“法治中国”的价值目标莫纪宏,MOJi-hong
27.我国维稳策略的反思与重构——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视角马长山,MAChang-shan
28.深化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立场冀祥德,JIXiang-de
29.北京城东西轴线的地位与影响谭烈飞,张宁,TANLie-fei,ZHANG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