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提倡科学态度,奉行创新精神,实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繁荣学术研究,以民族性,前沿性,文化性,地方性等学术特色。
本刊提倡“弘扬创新精神,提升学术品位”,突出刊物的“民族性、文化性、地方性、区域性”,以高校教师、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国家机关公务员等为对象,尤其以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为办刊特色,大力刊发处于学术前沿的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领域的稿件,成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重要阵地之一”。
【期刊历史】
自1999年至2008年,广西民大学学报(哲社版)荣获了第一届、第二届广西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第四、五、六届广西十佳社会科学期刊奖,是中国百强社会科学报,《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期刊,中国民族学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2003年1月底获“国家第二届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3年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期刊,2006年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刊建设期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化学文摘(美)(2009)、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期刊名称: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主办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国际刊号ISSN:1673-8179
国内刊号CN:45-1349/C
出版周期:双月
出版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16开
历史沿革: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现用刊名: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创刊时间:197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社科双效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影响因子:0.282
被引次数:11661
【栏目设置】
本刊设置有人类学、民族学、汉民族研究、壮学研究、瑶学研究等学术前沿栏目,文学研究、历史学研究、高教研究、外国文学、中国文学、政治学等栏目也受到学术界的好评和读者的欢迎。
【投稿须知】
1、本刊致力于中国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的规范化建设,以提升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品位,要求所有来稿均应附有中英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须完整,规范。欢迎软盘或电子信箱投稿。
2、本刊实行以学术价值为惟一依据的,合乎国际学术期刊惯例的双向匿名审稿制度。
3、论文必须包括:题名(20字以内)、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编、摘要、关键词(3~8个)、作者简介、参考文献(3条以上),如系基金资助项目请注明项目全称及编号,此外必须附上前五项内容的英文。
4、摘要应写成报道性文摘,应反映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字数200字左右,采用第三人称表述。
5、作者简介应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单位、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成果。
6、参考文献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并引用其结果的、发表于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文献著录格式如下:专著——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参考页码、期刊——作者、论文题名、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页码、
7、稿中外文字母的应用必须准确。要明确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和上下角标。
8、本刊收稿后3个月内通知作者稿件处理意见。稿件恕不退还,请作者自留底稿。
9、请在稿件上写明真实姓名、作者简介、通讯地址、电话、邮编、电子信箱,以便联络。
【杂志目录】
(12)博物学科学编史纲领的意义
刘兵
(15)自然国学的复兴
宋正海
(18)玉时阶主编的《跨境瑶族研究——中越跨境瑶族经济与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出版
郭岚
(19)多样性的博物知识与文化解释
秦红增
(22)中国文化中的博物学传统
上一篇:南开学报杂志
下一篇: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社版)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