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社会学论文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杂志

发布时间:2014-05-28 15:30:48更新时间:2014-05-28 15:31:46 1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是由河北省新闻出版局主管、承德民族师范专科学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和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为繁荣学术研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本刊坚持学术性,突出民族性、师范性和地方性,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本刊特色栏目为"纳兰性德研究",目前已由承德拓展到全国乃至海外,集中了国内外一批纳兰性德研究专家,从而成为研究纳兰性德的固定阵地;另一特色栏目为"避暑山庄学",以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和承德市满民族聚居的特点,围绕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营建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清代民族宗教政策及民族融合、清代执政者的治国思想及清代建筑的园林艺术及建筑艺术等专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承德师专学报;承德民族师专学报》现用刊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收录

  获奖情况:2000年第一届、2006年第三届、2010年第四届全国社科学报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河北省高校优秀社科期刊;"纳兰性德研究"专栏被评为"河北省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全国高校学报特色栏目"。

  【栏目设置】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是由河北省新闻出版局主管、承德民族师范专科学校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和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为繁荣学术研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了突出贡献。本刊坚持学术性,突出民族性、师范性和地方性,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本刊特色栏目为"纳兰性德研究",目前已由承德拓展到全国乃至海外,集中了国内外一批纳兰性德研究专家,从而成为研究纳兰性德的固定阵地;另一特色栏目为"避暑山庄学",以世界文化遗产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和承德市满民族聚居的特点,围绕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营建的历史意义和政治意义、清代民族宗教政策及民族融合、清代执政者的治国思想及清代建筑的园林艺术及建筑艺术等专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承德师专学报;承德民族师专学报》现用刊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收录    获奖情况:2000年第一届、2006年第三届、2010年第四届全国社科学报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河北省高校优秀社科期刊;"纳兰性德研究"专栏被评为"河北省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全国高校学报特色栏目"。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避暑山庄文化研究、民族问题研究、邓小平理论研究、素质教育、高等教育研究、中学教育教研究。    期刊名称: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ISSN:2095-3763    国内刊号CN:13-1414/G4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河北省承德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大16开    历史沿革:曾用刊名:承德师专学报;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现用刊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创刊时间:1979    【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杂志范例】    2013年3期目录    1.山庄周围寺庙群是清王朝塞外的佛教圣地于佩琴    2.避暑山庄借鉴中国园林多种多样的建筑形式段钟嵘    3.读戴逸先生的《应该建立“避暑山庄学”》——编写《避暑山庄学概论》的总体思考舒苑    4.清代“木兰行围”制度演变贺建,赵晓彤    5.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保护与管理陈浩    6.热河文庙——从封建科举到现代教育的发祥地黄悦    7.避暑山庄湖区浮游植物研究初探董少鸣,宋晓燕,董建新    8.朝廷与府县——顺治朝下的正定府戴建兵,靳志雄,DAIJian-bing,JINZhi-xiong    9.试论我国早期国家的合法性李晓光    10.高丽青瓷的艺术魅力赵征    11.金枝——巫术在两千年之后廖志芬    12.当前中国农村宗教问题研究综述洪艺郡    13.社会压迫与鲁迅的散文创作王吉鹏,郝静怡    14.破镜何以重圆?——《唐山大地震》的灾难影视分析张祖群,ZHANGZu-qun    15.阐析《夏天,有风吹过》的美学意蕴李国新,刘常飞    16.“认为”的词汇化过程探析尉春艳,何青霞

  主要栏目:避暑山庄文化研究、民族问题研究、邓小平理论研究、素质教育、高等教育研究、中学教育教研究。

  期刊名称: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主管单位: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国际刊号ISSN:2095-3763

  国内刊号CN:13-1414/G4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河北省承德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大16开

  历史沿革:曾用刊名:承德师专学报;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现用刊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创刊时间:1979

  【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6.来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个工作日内审稿,电子邮件回复作者。重点稿件将送同行专家审阅。如果10日内没有收到拟用稿通知(特别需要者可寄送纸质录用通知),则请与本部联系确认。

  7.来稿文责自负。所有作者应对稿件内容和署名无异议,稿件内容不得抄袭或重复发表。对来稿有权作技术性和文字性修改,杂志一个版面2500字,二个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数,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况,请在邮件投稿时作特别说明。

  8.请作者自留备份稿,本部不退稿。

  9.论文一经发表,赠送当期样刊1-2册,需快递的联系本部。

  10.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包括手机)、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

  【杂志范例】

  2013年3期目录

  1.山庄周围寺庙群是清王朝塞外的佛教圣地于佩琴

  2.避暑山庄借鉴中国园林多种多样的建筑形式段钟嵘

  3.读戴逸先生的《应该建立“避暑山庄学”》——编写《避暑山庄学概论》的总体思考舒苑

  4.清代“木兰行围”制度演变贺建,赵晓彤

  5.世界文化遗产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的保护与管理陈浩

  6.热河文庙——从封建科举到现代教育的发祥地黄悦

  7.避暑山庄湖区浮游植物研究初探董少鸣,宋晓燕,董建新

  8.朝廷与府县——顺治朝下的正定府戴建兵,靳志雄,DAIJian-bing,JINZhi-xiong

  9.试论我国早期国家的合法性李晓光

  10.高丽青瓷的艺术魅力赵征

  11.金枝——巫术在两千年之后廖志芬

  12.当前中国农村宗教问题研究综述洪艺郡

  13.社会压迫与鲁迅的散文创作王吉鹏,郝静怡

  14.破镜何以重圆?——《唐山大地震》的灾难影视分析张祖群,ZHANGZu-qun

  15.阐析《夏天,有风吹过》的美学意蕴李国新,刘常飞

  16.“认为”的词汇化过程探析尉春艳,何青霞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hehuixuelw/38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