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物馆》是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4年创办的一份学术季刊。最初名称为《博物馆》,1985年改为现在的刊名。创刊以来,它致力于中国博物馆学的学科建设,在理论博物馆学、应用博物馆学方面进行了积极和富有成效的探索,促进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壮大和中国博物馆学的成长,提升了中国博物馆界的专业研究水平,促进中国博物馆学走向成熟。
办刊宗旨
博物馆刊物旨在推动中国博物馆学研究,促进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交流国内外博物馆学术信息和工作信息。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ASPT来源刊
中国期刊网来源刊
栏目设置
博物馆研究、陈列艺术、藏品研究、博物馆人、博物馆安全、博物馆建筑、外国博物馆、短论。
《中国博物馆》
主办单位:中国博物馆学会
主编:马自树
刊期:季刊
开本:16开
单价:5.50
定价:22.00
国内统一刊号:11-1462/G2
国际标准刊号:1002-9648
本刊MARC数据本刊DC数据
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5000字,一个版面25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文献。未公开发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请采用脚注方式标明,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
最新目录
博物馆里的“微革命”——“博物馆志愿者”的现状和未来陈曾路
(20)关于博物馆志愿者培训和激励机制的探索王建华
(23)浅谈博物馆志愿者培训体系建设姜惠梅
(26)20世纪初期中国博物馆志愿者及会员制度初探陈为
(31)西部地区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的发展方向及相关问题探讨——以甘肃省博物馆志愿者实践活动为中心王裕昌
(36)勾建博物馆志愿者管理的长效机制——以苏州博物馆为例蒋菡
(41)台湾地区博物馆志愿者培训制度探析李敏行齐维京
理论与实践
(46)博物馆作为终身教育之场域——公益性文化机构的资本交换与社会参与于淼
(51)博物馆儿童美学教育新模式——生态式艺术教育的实践陈梓生
(55)轨迹与趋向——以《中国博物馆》(2000--2010)为中心的考察吴昌稳
(61)从登州文会馆博物馆到南通博物苑——传教士狄考文与中国早期博物馆的发展袁晓春张爱敏
(66)从铁桥峡、洛厄尔到埃森:英美德三国露天工业遗址博物馆的经验吕建昌
上一篇: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论文
下一篇:中国西部科技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