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社会学论文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杂志

发布时间:2014-04-02 16:09:51更新时间:2014-04-02 16:10:20 1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是辽宁省环境保护局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月刊。主要刊登反映环境科技和环保实用性技术的论文和研究成果,宣传贯彻党和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传达和交流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领域的重要信息,介绍国内外最先进的环保科技和成果,探索环境保护科技发展趋势,寻求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最新的前沿理论,探讨当前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领域中的各种疑难问题,促进和活跃学术思想交流。

  节能减排是党和国家现阶段中心工作,环境科技的发展是改善环境质量的主要手段,科技创新是实现环境保护"三个转变"的重要策略。《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期刊是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有力杠杆,是全国环境保护工作者技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广大环保企事业单位树立自身形象的强势媒体,我们衷心地希望全社会各界朋友为保护碧水蓝天,建设和谐社会共同努力奋斗。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期刊

  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录入期刊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综述与专论、研究报告、监测与评价、环境工程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投稿须知

  1.来稿报道成果力求有创新性,论点明确,文字精炼,数据可靠。全文不超过6000字,包括:题目(不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城市名称,邮政编码,中文摘要(不超过300字),关键词(3~8个),正文,致谢,参考文献。英文摘要附在文章最后。稿件末页注明作者现从事专业、技术职称、联系电话、详细通信地址、电子信箱,以便于联络。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或其他项目请在来稿首页以脚注表示。

  3.中文摘要以第三人称表述,不要出现“本文”“我们”等字样。摘要内容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不要对结果进行评价。不要分段,不要出现公式和图表。

  4.前言应该简练,内容包括国内外前人相关工作和本工作的目的、特点和意义等。有关科普知识不必赘述。

  5.文中图表应力求简洁,同一内容不得用图表重复表达。插图用计算机绘制,插图长度勿超过13厘米,线条要均匀。函数图的标目要使用量和单位的符号,图中所有字母、文字字号大小要统一。表格要使用三线表。

  6.量和单位以及数字用法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所有计量单位凡是有外文符号的一律使用外文符号,计量单位与其前面的阿拉伯数字间要空1/4字。外文字母应注意文种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和上下角标。

  7.文中各级标题采用左顶格排列的1,1.1,1.1.1和1.1.1.1共4级序号的书写形式,4级以下标题方可用缩2格的(1)(2)……表示。

  8.文后参考文献不得少于5篇(建议其中有1篇为引用本刊文献,但以作者自愿为原则)按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编排。文内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标注制。顺序编码标注制是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在文献的著者或成果叙述文字的右上角用方括号标注阿拉伯数字编排序号,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按此序号依次著录。

  专著文后参考文献书写格式为:

  [序号]著者.书名[代码].其他责任者.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示例如下:

  [1]薛华.环境保护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期刊文后参考文献书写格式为:

  [序号]作者.论文名[J].期刊名,年,卷(期):起页—止页.示例如下:

  [1]李晓东,张庆红,叶瑾林,等.大气环境评价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1):101-106.

  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列入参考文献,但可在出现页以脚注表示。

  杂志目录

  2013年第3期目录

  卷首语

  (1)节俭助力中国梦张玉斌

  特别策划

  (4)节俭,从理念到行动——践行勤俭节约共谱发展新篇张玉斌

  (7)中国传统俭德论要陈延斌牛绍娜

  (10)转变发展方式走循环经济之路王圣宏

  访谈实录

  (14)生态GDP创新生态文明评价制度——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王兵刘洋

  循环经济

  (18)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现状与完善立法建议羡瑛楠李云燕

  环境管理

  (22)英国核安全体系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曲云欢刘婷杨丽丽李小丁张弛

  政策法规

  (26)国际环境法经典案例回顾:多瑙河水坝案朱达俊

  科普之林

  (30)3D打印:可能改变世界工业格局的打印技术高峰

  循环经济

  (32)供应链协调机理与多种能源协同利用模型田江秦霞隆跃

  (36)环境友好型技术国际转移问题的研究综述傅京燕林志英

  行业动态

  (40)47城市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无

  应用技术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shehuixuelw/34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