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研究》是由蒲松龄研究所主办的专门研究中国清代著名文学家《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及其著作的学术期刊
本刊创刊于1986年,刊名为沈雁冰题写。现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也是当今世界上唯一一家聊斋学专业学术期刊。
本刊主要登载以聊斋学为主的学术论文与资料,并兼及《醒世姻缘传》和中国文言小说研究,刊载国内外专家、学者有较高价值的论文多篇,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科研价值,推动了聊斋学研究的发展,成为国内聊斋学研究的重要学术阵地,为繁荣蒲学研究、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贡献。
设有蒲松龄生平及创作思想研究、《聊斋志异》研究、聊斋俚曲研究、聊斋诗文研究、《醒世姻缘传》研究、聊斋欣赏、中国文言小说研究等栏目,主要面向蒲学研究者、大专院校文科师生、各级各类图书馆、资料室及广大蒲学爱好者。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获奖情况
《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入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期刊名称:蒲松龄研究
主管单位:蒲松龄纪念馆
主办单位:蒲松龄纪念馆
国际刊号ISSN:1002-3712
国内刊号CN:37-1080/I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山东省淄博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大32开
历史沿革:蒲松龄研究
现用刊名:蒲松龄研究
主要栏目:蒲松龄生平研究、《聊斋志异》研究、聊斋诗文研究、聊斋俚曲研究、待考作品研究。
投稿须知
1、字数一般以不超过8000字为宜,请寄打印稿,并附3.5英寸软盘,或将来稿发至本刊电子信箱。
2、本刊尊重作者观点,也有权对文稿进行适当压缩、修改,作者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来稿中注明;请勿一稿多投,文责自负。如发现侵犯他人著作权或其它权利的行为,本刊有追究其侵权责任的权利。
3、打印稿务请校对无误,以免错漏;稿件内引文请根据出处核对准确。注释及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末,并做到规范、详细准确。
4、来稿请附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现工作单位、学位、职称、主要研究方向,并请告知详细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电话和E-mail),以便联系。
5、来稿请在正文前提供中文摘要与关键词。摘要:300字以内,摘取文中主要论点;不要写成“本文认为”之类的提示性语言和评价性文字。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可选3-5个;
6、参考文献请按在文中出现的次序标引,同一文献,同一序号,附上页号集中列于文末。说明性注释文字用数字加圆圈依次标注,并置于当页页末。
(1)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期刊文章(J)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3)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
(4)报纸文章(N)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5)各种未定义型的文献[Z]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7、因由于本编辑部人才所限,来稿不论采用与否,均不退回,请作者自留底稿。
杂志目录
2012年第4期目录
蒲松龄生平思想研究
(5)从《聊斋志异·司文郎》看蒲松龄的晚年思想赵爱华
《聊斋志异》研究
(17)蒲松龄《凤阳士人》梦境建构的心理透析乔孝冬
(29)论《聊斋志异》创作思想的二重性付善明
(39)《聊斋志异》中的“易妻为妾”现象探析刘金荣
(50)论《聊斋志异》中的男女情趣刘雨过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