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北大核心
英文名称: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
国内刊号:51-1099/C
国际刊号:1006-0766
出版周期:双月
复合影响因子:2.286
综合影响因子:1.141
发行地:四川省成都市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网友点评
J&R
多年前在这个刊物发表过两篇,中间间隔三四年。编辑人很好,来回修改好几次。它比较公平公正,对青年作者比较扶持,难得的好刊物。只是后来再投,就没消息了。
2021-06-07 19:30
几乎每一期都有关系稿……盲投的话,自己学校老师都很难中的。投了一篇,给了个评审意见,细节上感觉这根本就是个外行在评,连基本概念都没有搞清楚。在衔接,总结等问题上还是有帮助的,但又觉得像是套话,放在任何文章都可能适用的问题……比如,没有学术史回顾,没有创新,没有问题意识……
2020-08-30 17:01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期刊推荐
R&J
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优质期刊推荐 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总被引次数 总下载次数 平均出版时滞
社会科学研究 3.390 1.757 27266 1757595 N/A
国外理论动态 1.747 0.991 16131 1457615 N/A
理论月刊 2.508 1.318 47768 3315675 N/A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6.031 3.631 13259 1056492 N/A
青年研究 3.175 1.732 12198 998524 N/A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985 2.425 21417 1415267 154.4588
人文杂志 2.373 1.413 22695 1764985 1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4.698 2.560 24047 1554666 176.4285
管理学报 5.995 2.897 101515 4820014 323.7164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665 1.438 26789 1556163 N/A
服务流程
服务流程
近期更新
Q&A
HUMAN EXPERIMENTAL TOXICOLOGY期刊涉及到的学科分区详情。 中科院分区最新升级版 (当前数据版本:2021年12月最新升级版) :
Protein Cell是国内sci期刊吗 ?是的,由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并与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及中国生物
SCI分区参考标准有两种:中科院分区和JCR分区。至于, SCI分区看中科院还是JCR?哪个更靠谱 ,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学术需
1:BRAIN AND LANGUAGE 创刊于1974年,出版周期是Monthly,目前的影响因子是2.7,根据网友评价审稿速度大概是平均3月录用比例
sci增刊是在杂志正常发表周期之外加的,占其正刊中的某一期,该期有卷有期有页码,所发表的论文都是在某一主题下。
医学生和在职医生sci论文发表是一个漫长且系统的过程,需要从选刊到最终发表,每一步都需要精心准备。今天在这里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相关文章部分汇总
S&E
哲学论文发表老子人生哲学的永恒价值
  老子哲学是以老子所著《老子道德经》为依据而形成的哲学。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本文是一篇哲学论文发表范文,主要论述了老子人生
政治哲学的伦理学基础
  本篇文章是由《哲学研究》发表的一篇哲学论文,该刊是全国性的哲学专业刊物,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带动基础理论研究的原则,认真贯彻“百家争鸣” 的方针。本刊
哲学研究生论文范文《资本论》对历史无主体的揭秘
  历史主体观不仅是马克思原创历史唯物主义与各种唯心史观的分水岭,而且还是后来多种“历史唯物主义”阐发之间的论争焦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历史无主体思想常常被冠以“神秘主义”或“忽视个人能动性”的标
中国职称论文发表网哲学论文范文
  庄子和尼采作为叛逆哲人出于对生命和万物的热爱,皆对传统思想观念作了深刻的反省和批判。   摘要:庄子和尼采在通向“逍遥游世”与“醉艺狂欢”的自由之境时,庄子主张个体应依托“心斋”、“坐忘&r
哲学论文发表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的现实意义
  摘要:哈贝马斯的后形而上学,既坚持对传统形而上学理论的不断克服和超越,又不期望在理论上彻底根除所有形而上学,它要在形而上学与反形而上学之间保持适当的弹性,后形而上学在现代社会中要承担“破界”的使命。同
旅游论文对旅游本质的哲学思考
  旅游的本质是旅游学研究的基础性问题,对旅游本质的认识有利于旅游学学科的建设。而人们对旅游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对旅游某些现象的认识,当然也有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本质作了有益的探讨,但认识不一且深度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