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沥青混合料抽提试验结果分析
张研究
(苏州交通工程试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215128)
[摘要]通过试验结果充分说明了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抽提试验,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两项重要指标不能孤立的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应综合多个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矿料级配沥青用量
一、前言
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材料、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沥青
混凝土路面的优势逐渐被认识,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公路建设中的比重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目前各地也出现了诸多白色路面改黑色路面的工程。随着沥青混合料的广泛应用,对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检测工作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对于沥青混合料的试验检测来说,抽提试验(矿料级配、沥青用量)是最基本试验,笔者认为在原材料不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对于特定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的沥青混合料其余的检测指标(空隙率、稳定度、流值、残留稳定度、动稳定度)应是其固有的。因此试验室在进行该项试验时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严谨的进行试验,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对于准确可靠的试验结果如何进行客观的分析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为此,笔者进行了大量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二、 试验结果分析
(一)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的分析
对于矿料级配的分析在工程实践中常采用矿料级配曲线与配合比矿料级配曲线进行比较的方法进行。举例说明如下图表所示(表中数据为虚拟的数据):
表一
筛孔尺寸(mm) 26.50 19.00 13.20 9.50 4.75 2.36 1.18 0.60 0.30 0.15 0.075
1#矿料分计筛余(g) 0.00 0.00 339.10 323.25 319.25 270.15 129.35 69.00 43.70 27.00 27.65
2#矿料分计筛余(g) 0.00 0.00 0.00 0.00 0.00 432.00 0.00 0.00 0.00 0.00 0.00
1#矿料通过率(%) 100.0 100.0 79.1 59.2 39.6 22.9 15.0 10.7 8.0 6.4 4.7
2#矿料通过率(%)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3.6 13.6 13.6 13.6 13.6 13.6
配合比通过率(%) 100.0 98.8 81.6 61.6 40.2 25.6 18.3 13.5 9.2 6.2 4.3
图一
从以上图表可看出
1、 1#级配曲线的级配与配合比的级配基本吻合;
2、 2#级配曲线的级配与配合比的级配相差甚远;
3、 从表中数据和级配曲线图上均可看出0.6mm筛孔通过率2#级配与生产配合比较吻合。
那么是否就可以认为2#级配在0.6mm筛孔的通过率就优于1#级配呢?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从表格中不难看出0.6mm前后几档筛的分计筛余均为零,因此就无从谈起0.6mm筛孔的通过率。通过以上简单的讨论不难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1、 在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分析的过程中不能撇开整条级配曲线而单独讨论某具体筛孔的通过率是否符合要求;
2、 当某一筛孔的通过率偏高(或偏低)时,即使其后面每档筛孔的分计筛余与生产配合比相一致,也会由于该筛孔通过率的影响导致后面筛孔通过率的曲线被抬高(或降低);
3、 必要时应通过比较分计筛余的方式来获得更客观级配评价。
(二)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的分析
沥青混合料的沥青用量是沥青混合料检测指标中最重要的检测指标,那如何对其作出客观的评价呢?为此笔者进行了大量试验。
试验步骤如下:
1、 取热料仓矿料进行水洗筛分试验,绘制通过率级配曲线;
2、 按粗、中、细三种级配将各料仓的矿料进行级配合成,中级配为生产配合比级配,具体数据见表二、图二;
3、 将每种级配用两种沥青用量拌和混合料,其中一种为生产配合比沥青用量,生产配合比级配采用的沥青用量为一种即生产配合比沥青用量,为最大限度减少试验误差对结果的影响,每种沥青用量的混合料均进行两组平行试验取平均值,具体数据见表三;
4、 将每种混合料进行稳定度、流值测试,具体检测结果见表三。
表二
矿料试验结果汇总表
热料仓矿料 各热料仓矿料级配通过率(%) 每种级配用料比例(%)
26.5 19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1#级配 2#级配 配合比
5#仓 100 93.1 12 3.4 2.4 0.9 0.4 0.4 0.4 0.4 0.4 19.0 16.0 18.0
4#仓 100 100 89.6 5.8 0.2 0.2 0.2 0.2 0.2 0.2 0.2 22.0 19.0 20.5
3#仓 100 100 98 91.6 2.2 0.2 0.2 0.2 0.2 0.2 0.2 21.0 19.0 20.0
2#仓 100 100 100 100 85.2 6.2 0.5 0.2 0.2 0.2 0.2 17.0 16.0 15.0
1#仓 100 100 100 100 100 91 63.5 42.5 24.2 11.4 5.4 18.0 25.0 23.0
矿粉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99.8 95.6 83.2 3.0 5.0 3.5
按比例合成后的矿料级配通过率(%) / / /
1#级配 100.0 98.7 80.6 59.2 36.4 20.7 14.7 10.8 7.5 5.1 3.7 / / /
2#级配 100.0 98.9 83.6 65.1 44.5 29.0 21.1 15.8 11.2 7.8 5.7 / / /
配合比 100.0 98.8 81.6 61.6 40.2 25.6 18.3 13.5 9.2 6.2 4.3 / / /
图二表三
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
矿料级配 用油量 稳定度(kN) 流值(0.01mm)
1#级配 4.4 8.1 46.8
4.1 9.3 40.5
2#级配 4.4 7.6 52.3
4.7 9.6 39.4
配合比 4.4 12.3 33.1
从以上图表可看出
当实际矿料级配与原配合比矿料级配发生较大偏差时,用原配合比用油量拌制的混合料试验结果反而比用油量发生偏差的混合料差,当然当混合料级配偏粗时其沥青用量应偏低,反之则沥青用量应偏高。
通过以上讨论可得出以下结论:
在进行沥青混合料沥青用量检测时,决不能撇开矿料的实际级配而讨论沥青用量是否准确。混合料的沥青用量应与其实际矿料级配相匹配,只有将混合料的矿料级配与沥青用量相结合才能对混合料作出更客观的评价。
四、结语
笔者通过试验数据充分说明了在进行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分析时,无论是矿料级配还是沥青用量均不能孤立的分析某个单一具体的检测指标,而应对多个检测指标综合进行分析,才能得出与混合料相吻合的更客观的评价。
参考
文献 [1]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人民交通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renliziyuanlw/4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