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术知识

2024年优秀医学论文最新范文5篇

发布时间:2024-12-23 18:00:36更新时间:2024-12-23 18:01:12 1

  范文1:基于人工智能的多模态影像组学特征挖掘及分析软件设计

  知网收录,刊名《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CSCD扩展版

  摘要:针对影像组学研究需要使用多款软件,常存在数据不兼容、算法参数无法调节等问题,开发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影像组学分析建模软件,为医生和科研工作者提供支持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特征筛选、建模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的影像组学集中解决方案。使用一个公开数据集对软件功能进行测试,创建8组分析模型,一一完成对测试集数据的分类预测并输出关键性能指标,通过参数调优,使得模型性能进一步优化,验证软件的可用性。该软件的使用可使研究人员更多聚焦课题本身,减少不必要的开发负担,对于影像组学研究朝着更加方便、高效的方向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影像组学;人工智能;软件设计;二分类;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范文2:临床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知网收录,刊名《现代医学》

  摘要:目的:调查河北省某医科大学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现状及群体差异,探究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影响因素,为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自设调查问卷和经过验证的临床思维能力评估量表,采取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对401名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进行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共计回收有效问卷375份,有效率为93.51%。不同年级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存在差异。临床思维能力与是否有亲友从事医学相关工作、学习成绩、有效学习时间、阅读文献的频率、对临床思维的了解程度、参加实验室检查或体格检查等的频次等因素有关(P<0.05)。循证思维能力和实习/规培时长、带教老师对病历书写的满意程度、教学查房频次、病例讨论频次等因素有关(P<0.05)。结论:不同组别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得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建议强化临床课程体系设置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培训,提升临床教师带教能力和水平;加强科研训练和临床技能培训,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从而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高素... 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影响因素;

  范文3:基于再生医学探讨鹿茸及其干细胞在骨科中的应用

  知网收录,刊名《中华中医药学刊北大核心期刊

  摘要:如何促进肌骨系统快速再生是治疗复杂疑难骨科疾患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鹿茸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可再生的哺乳动物器官,鹿茸及其干细胞对骨组织、软骨、神经、血管及皮肤均具有良好再生的作用。故通过应用局部或全身应用鹿茸相关药物,并结合骨科多种微创技术,有望解决达到骨科患者早期康复的目的。本文就鹿茸相关制品的作用及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为骨科再生医学治疗模式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鹿茸干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骨折;软骨;骨质疏松;骨关节炎;骨坏死;骨不连;

  范文4: 拥抱生活方式医学,实现人人主动健康

  知网收录,刊名《中华高血压杂志(中英文)》北大核心+CSCD扩展版

  摘要:<正>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在影响人类健康与寿命的因素中,患病后的医疗,对人类健康与寿命的贡献仅占8%,而生活方式的贡献占60%。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类健康的基石,也是人人可能主动健康的基础。

  范文5:教研融合视域下本科阶段开设《实用小鼠解剖与比较医学概论》选修课的探索与实践

  知网收录,刊名《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摘要:《实用小鼠解剖与比较医学概论》选修课是一门旨在培养医药相关专业本科生实验小鼠相关解剖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的综合性技术课程。随着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报及本科生参与科研实验室的需求日益增长,本课程通过系统讲授实验小鼠的八大系统解剖及局部解剖知识,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专业化的学习平台。课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改革,确保教学内容紧跟科研前沿,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为其未来的科研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本文探讨了课程在提升学生科研素养和实践能力方面的成效,旨在为类似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实验动物学;比较医学;小鼠;解剖学;本科生;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qikanzhishi/79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