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术知识

科研学者必看!好投易中的6本气象学sci

发布时间:2023-11-22 15:49:02更新时间:2024-10-26 16:13:36 1

  有关研究气象方面的科研人员也是不少的,而对于论文的发表可以说是相对必须的,因此在发文时所选期刊就成了重中之重,当然好投易中的刊物肯定是尤为备受亲睐的。所以整理了6本好投易中的气象学sci期刊,科研学者必看!

科研学者必看!好投易中的6本气象学sci

  1、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中科院3区,最新影响因子:4.3,录用较易,审稿仅需4-8周

  涵盖了发生在地球大气层最低几公里处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包括农业和林业、空气污染、海气相互作用、水文学、微气象学、行星边界层、地表过程、中尺度气象学,陆地和海洋表面大气边界层的主要媒介。

  2、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EOROLOGY

  中科院3区,最新影响因子:3.2,录用较易,审稿仅需4-8周

  内容涉及研究活生物体与自然和人工大气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生命体从单细胞生物体延伸到植物和动物,包括人类。大气环境包括气候和天气、电磁辐射以及化学和生物污染物。该杂志包括基础和应用研究和实践方面,如生活条件,农业,林业和健康。该杂志是为国际生物气象学协会出版的。

  3、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

  中科院3区,最新影响因子:3,录用容易,审稿仅需4-8周

  应用气象学和气候学杂志(JAMC)出版气象学和气候学的应用研究。气象研究的例子包括人工影响天气、卫星气象学、雷达气象学、边界层过程、物理气象学、空气污染气象学(包括扩散和化学过程)、农业和森林气象学、山地气象学和应用气象数值模型等主题。

  4、METEOROLOGY AND ATMOSPHERIC PHYSICS

  中科院4区,最新影响因子:2,录用容易,审稿需6-12周

  重点在于下列主题领域:-大气动力学和大气环流;天气气象学;特定区域的天气系统,如热带、极地、海洋;-大气能量学;-数值模拟和预测;-大气中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包括辐射、光学效应、电、大气湍流和传输过程;-应用于气象数据集的数学和统计技术气象学和大气物理学讨论在晴朗和多云的大气中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包括辐射、光学和电学效应、降水和云微物理学。

  5、Journal of Tropical Meteorology

  中科院4区,最新影响因子:1.2 ,录用容易,审稿需6-12周

  属于大气科学期刊,但侧重于热带气象领域,集中刊登热带大气动力学、天气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及数值天气预报等方面的学术成果,报道新的预报方法和成功的经验,综述本领域科研进展及动态。

  6、Russian Meteorology and Hydrology

  中科院4区,最新影响因子:0.7,录用容易,审稿仅需4-8周

  俄罗斯气象学和水文学是一个同行评审的期刊,涵盖水文气象学科学和实践的热点问题:天气和水文现象的预测方法,气候监测问题,环境污染,空间水文气象学,农业气象学。

  以上就是对好投易中的气象学sci期刊的整理和介绍,相关领域方向的科研学者必看!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对应与之相匹配的刊物,这样投刊成功几率也会更高些。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qikanzhishi/77986.html

相关问题答疑
气象类又快又容易的SCI推荐

气象类sci论文发表,首先要匹配一本符合的期刊,其次根据论文发表时间和水平选择容易录用和审稿周期快的sci期刊投稿。以下是对 气象类又快又容易的SCI推荐 。 1、 Weather(4区,较易,审稿周期:较慢,6-12周) 2、 CLIMATE RESEARCH (区,较易,审稿周期:较慢,6-12

发布时间:2024-04-17
气象sci十大水刊

其实要说气象方向的sci所收录的期刊其都是有一定价值的,当然由于其收录数量之广泛,也难免会有一些水分较大的期刊存在。这类期刊虽说是有些作用的,且发表也较容易些,但其认可度可能并不高。不过这里也给大家整理了 十本气象方向的sci水刊 ,可参考了解着选择合适的

发布时间:2023-08-19
气象气候类期刊有哪些

地球上覆盖着很厚的空气层,叫做大气。在大气中我们看到阴 、晴、冷、暖、干、湿、雨、雪、雾、风、雷等各种物理、化学状态和现象,气象就是它们的通称。天气和气候是互相联系的。那么 气象气候类期刊有哪些 呢? 《 气象科技进展 》(双月刊)是气象科学领域综

发布时间:2021-07-01
气象学博士论文如何发表

很多气象学博士咨询小编论文如何发表,毕竟博士的也是使用学分制,对于学分把控和教学制度都非常的严格,博士生不得出现抄袭论文的行为,否则会影响毕业,博士生课程实行学分制,课程分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学分不少于11学分,总学分至少须修满20学分。

发布时间: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