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的《围城》自问世以来,曾引起极大的反响和轰动,美籍学者夏志清认为:“《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
摘 要: 钱钟书在所著的《围城》一书中,充分运用了讽刺艺术,包括:对教育制度和教育状况的讽刺;对民情世风的讽刺;对交通状况的讽刺;对“并肩作战”的盟国的讽刺;对其他方面的讽刺。
关键词:青海大学学报投稿, 《围成》,讽刺艺术,讽刺内容
“好书不厌百回读”,现在重读此书,还觉得新鲜,有趣。特别是它那学者式的幽默,哲理性的睿智的语言,对现状的辛辣的讽刺,使人铭刻于心。
作者在序中说得很清楚:“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全书通过客观的描写,使读者看到一群变形、变态的读书人,在他们身上几乎看不到中华民族的优点,只看到的是他们在特定的时代环境中沾染的各种陋习、劣迹,透过他们,我们会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本质有基本认识。因此,李健吾称它是“新《儒林外史》”。
作者对当时社会的讽刺是深刻而全面的,有国民党的教育状况和教育制度、经济状况、落后的交通、对外政策和态度,官僚政客的丑行,以及民情世风。
一、对教育制度和教育状况的讽刺
这方面是作者讽刺的重点。主要是通过几个高层知识分子和那所乌烟瘴气的三闾大学达到讽刺和鞭挞的目的。
“三闾大学”地处偏远得连“日本人唯一豪爽不吝啬的东西――炸弹,也绝不会浪费在这地方”的湖南平城小山沟里,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开学时只招收了一百五十八名学生,很多教授陆续辞聘。就是这样一个小如沧海一粟的大学,开张不到一学期就搞派系林立,给“什么‘粤派’、‘少壮派’、‘留日派’闹的乌烟瘴气”。从校长到系主任,从教授到助教,无一不是在欺骗中生活,互相之间只有权力之争、利益之争。贪官汪处厚、骗子韩学愈、流氓李梅亭、马屁精顾尔谦等人充斥其中。教育质量差,学生道德败坏,而侮辱老师却头头是道,文通句顺。这里简直是一个陷阱,拆台暗斗、造谣中伤是它的主题。赵辛楣、方鸿渐这些较正直而不善拍马钻营的人绝难被接纳。
二、对民情世风的讽刺
作者指出:“学生的程度跟世道人心好像是这装了橡皮轮子的大时代里仅有的两件退步的东西。”一语道破了教育滑坡和世风日下、世态炎凉。
的确,这里的大多数国民是庸俗的、麻木的、无知且无情的。他们“倾倒的歌星”歌声“软懒无力”,歌词充满了淫荡,“跟鼻子的主产品鼻涕具有同样品性”,令人作呕。这种歌星却是“万众倾倒”,可见社会的堕落。张吉民一家更是俗不可耐:张吉民说话中夹杂英文,
上一篇:青海大学学报英语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青海大学研究生论文范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