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生体育中考实施以来,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中考体育已逐渐被学生、家长和社会认可和接受,学校的体育工作得到了加强,学校体育条件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然而中考体育也对中学体育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初三阶段学生的体育学习产生的影响较大,进入初三后都不大爱上体育课,为此,从学生自身的视角来反映中考体育究竟对他们有何影响,能够较为客观公正的研究问题。
摘要:初三实施体育中考以来,在素质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体育中考大大促进了学生参与锻炼的自觉性、积极性,使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得以提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学生实际出发, 通过分析影响初三学生体育学习的主要因素,提出运用分组教学法提高初三学生体育成绩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 青海大学学报投稿,体育中考,体育成绩,分组教学
一、影响初三学生体育成绩的主要因素
(一)体育课内容单调,枯燥无味
教学内容方法滞后,项目设置倾向于竞技体育,学生目前的能力适应不了竞技体育项目的要求。教材体系的问题是,很多项目从小学到中学几乎是统一的,只不过是要求上略有不同而己。教学方法上更是雷同于一个模式的机制,小学时候就做过的一些练习、一些游戏初中也做。尤其突出的是准备操,小学中学多少年几乎是一模一样,加上教材中一些过时的内容,学生何来的兴趣?另外,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束缚,过去所形成的教学习惯难以改变,特别是有些教师缺少创新意识,教学理念落后于教改发展,所以更缺少创新的行为体现,就出现了教学组织与方法形式单一,以教师为中心,使教法脱离学生的实际,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程序(如讲解、示范、学生练习,稍息、立正、向右看齐),一直沿用多年如一日,这样“死板”的教学过程又怎能让学生产生兴趣。
(二)升学压力、课业负担重
目前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是教育体制还有许多方面还没有步入正轨,口号虽然喊得非常响亮,但是下面执行起来还是我行我素。由于种种原因,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只注重学生的升学率,忽视体育锻炼重要性的现象,形成学校压老师要成绩,老师只好挤时间加班加点为学生补课。
二、运用分组教学提高初三学生体育中考成绩的对策
(一)体能素质的分组
结合学生自身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差异,把学生分成:熟练组即已熟练掌握所学运动技能学生,可以对他们做内容或要求上的拓宽与发展。提高组,即对基本掌握所学动作技术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要求进一步提高以至熟练掌握,向熟练组目标靠近,基础组,即难掌握所学技术动作,他们着重学习正确技术动作。
(二)教学目标的分组
教师可以根据运动差别把学生分成多个不同的组,对他们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学目标的制定在注重主体学生的同时,又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别作为立足点,使每个学生都有各自计划。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明确的目标,并且这一目标经过相应努力能够实现,同时体会成功乐趣、学习乐趣,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教学过程的分组
在以班级授课前提下,分组教学组织形式应建立在学生共性的基础上,讲授最基本教学内容完成最基本教学目标,教师结合不同组别的学生采用异步教学法,让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学生顺利达标。结合不同的层次设计不同的练习手段、方法,在师生共同帮助下满足不同的学生需要,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良好层学生教学上,有效加强及格学生的基本技术掌握。对于优秀这一层次给予一定的指导,使学生在跟学基础上加强自学。
(四)辅导方法的分组
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辅导很重要。在侧重全体学生的同时,又兼顾不同层次学生各环节。让优秀层次学生独立练习,目标是技术全面,质量更高,可以让他们进行比赛练习。对于良好层次学生及时指导,并改进技术动作,共同完成;对于及格层次学生采用个别指导,降低适当难度,采用分解练习法完成动作,形成完整技术。
(五)测试评定的分组
优秀层学生要严格要求,使他们更加谦虚。 对于良好组别学生,在肯定成绩基础上指出不足,使他们经过努力达到优秀行列;对于及格组别学生,采用常鼓励多表扬方法激励他们进步,逐步接近良好组别。对于同一项目测试在学生组别不同的基础上,制定出不同的成绩测定标准,使他们等于站在同一起跑线,从而使心理上获得优势,调动学生积极性。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分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初三体育中考成绩也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分组教学的效果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分组教学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建立了一种分段,分组有快有慢的教学情景,一节课由上课的准备活动起就开始分组,激发出了不同组别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特长,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了良好基础;第二,分组教学有利于教师全面提高,全面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全程处理了全体与部分的差距,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第三,分组教学使各类学生都处于亢奋状态,既解决了吃不饱的优等生,又解决了吃不了的及格生现象,使不同的学生学有所得、学能爱练、学有所成,使全班形成一种积极上进的气氛,做到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总之,要提高学生成绩首先要分析学生,从其本身出发,体育意识的培养贯穿课堂,注重基本技术的强化,循环训练,稳步提高,重视分层教学和科学评价,使学生发现自我,借鉴他人,最终提高成绩。
参考文献:
[1] 季浏.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郭毅平.提高初中毕业生中考体育加试成绩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6
上一篇:青海大学学报论文格式要求
下一篇:青海大学学报研究生论文范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