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农业环境科学论文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

发布时间:2014-05-15 16:21:16更新时间:2014-05-15 16:21:52 1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中山大学学报创办于1955年,是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新中国高校创办较早的学报之一。创刊初期为文理合刊,1959年起,分为文、理两个独立刊物。原《中山医科大学学报》于1980年创刊,原由卫生部主管,中山医科大学主办。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两校强强联合,组成了新的中山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更名为《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学报自然科学版除了进入国内所有的重要索引之外,2006年成为著名的美国EI索引核心期刊源。曾获得教育部和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国家百种重点期刊奖(2次)、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4次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被评为“学术影响范围最广的前30名期刊”。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获奖情况

  全国优秀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广东省优秀科学技术期刊一等奖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科技类核心期刊

  期刊名称: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山大学

  国际刊号ISSN:0529-6579

  国内刊号CN:44-1241/N

  出版周期:双月

  出版地:广东省广州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大16开

  历史沿革: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现用刊名: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创刊时间:1955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化学文摘(美)(2011)SA科学文摘(英)(2011)Pж(AJ)文摘杂志(俄)(201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研究简报、科技快报。

  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含图、表、摘要等)一般不超过6000字,研究简报不超过4000字,科技快报不超过2000字。内容包括(按顺序):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中国图书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英文摘要。来稿如为英文稿,请在文末附中文摘要、关键词和分类号。首页地脚处请注该研究项目属何种基金资助及资助号码,第一作者简介(姓名、性别、出生年、职称等),通讯联系人,E-mail地址。

  (2)英文摘要一般与中文摘要对应,以第三人称、一般现在时书写,包括:题目、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单位、摘要正文、关键词。

  (3)来稿务必做到清稿定稿,一经排版,不要任意修改。文稿要求用16开纸打字,字迹要清楚,用字须规范,量和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稿中外文字母的正斜体、大小写等须表达清楚,全文前后一致。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的位置须区别明显。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及符号请于第一次出现时,用铅笔在旁加注。

  (4)文稿中图、表只附最必要的。附图要求用计算机描绘。如手工须用黑墨清绘,线条均匀,图形适中,照片应黑白清晰、层次分明,图中文字、数字符号与文中一致。文稿中留出插图位置,并标出中英文图题。

  (5)参考文献只择主要的、近期的列入,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宜列入,文献须在文中作标引,文献表按文中出现先后次序编排。文献如为期刊,按下列次序排列与标点:“序号作者(外文姓前名后,名可缩写,均用大写,列至3名).题名[J].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号):页码.”如为专著,则按下列次序排列:“作者.书名[M].版次(初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年份:页码.”

  (6)来稿请交一式两份,经审稿录用修改后,请送磁盘或电子邮件传送。

  杂志目录

  目录·2013年6期

  1.以障碍物凸角点为中继源的欧氏距离变换算法张青年,ZHANGQingnian

  2.基于四叉树的矢量数据变化捕捉方法研究夏永华,张新长,杜国明,郭泰圣,XIAYonghua,ZHANFXinchang,DUGuoming,GUOTaisheng

  3.珠江口磨刀门水道盐度变化与潮汐过程的相关性分析章文,刘丙军,陈晓宏,辛彦博,严淑兰,ZHANGWen,LIUBingjun,CHENXiaohong,XINYanbo,YANShulan

  4.GPS水汽反演方法的改善及其在台风暴雨中的应用邹海波,单九生,吴珊珊,刘熙明,ZOUHaibo,SHANJiusheng,WUShanshan,LIUXiming

  5.一类二阶非线性时标动态方程新的Kamenev型振动准则邱仰聪,王其如,QIUYangcong,WANGQiru

  6.随机微分博弈下的资产负债管理杨鹏,林祥,YANGPeng,LINXiang

  7.预处理P=(I+C)后双分裂下的SOR迭代法收敛性王慧勤,雷刚,WANGHuiqin,LEIGang

  8.可视化析取时态推理器的设计与实现刘越畅,林晓骏,汤庸,LIUYuechang,LINXiaojun,TANGYong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nongyehuanjingkexuelw/37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