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综合性科技期刊,主要发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成果,报道本校举办的重大学术活动,介绍本校的校情资料,以促进国内外学术界及社会对华南理工大学的了解。本学报刊载土木、建筑、机械、电力、化工、轻工、无线电、自动化、计算机、交通、材料、食品等学科的学术论文,介绍本校的知名学者和有成就的科研集体。目前已有二十余种国内外索引文摘刊物和数据库收录本学报刊出的论文,被列为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办刊宗旨】
本学报的办刊宗旨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和出版方面的政策、法令及法规,贯彻我国《高等教育法》和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为繁荣学术、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服务,为"科教兴国"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获奖情况
2008年荣获第二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奖
2006年获首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奖
2004年获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栏目设置】
期刊名称: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科技司
主办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国际刊号ISSN:1000-565X
国内刊号CN:44-1251/T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广东省广州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大16开
历史沿革: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现用刊名: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创刊时间:1957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化学文摘(美)(2011)SA科学文摘(英)(2011)Pж(AJ)文摘杂志(俄)(2011)EI工程索引(美)(201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常设栏目有:(1)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材料科学与技术;(4)环境科学与技术;(5)土木建筑工程;(6)交通运输工程;(7)力学;(8)动力与电气工程;(9)机械工程;(10)生物工程;(11)化学化工、能源;(12)食品科学与技术;(13)数学科学;(14)物理学;(15)汽车工程。
【投稿须知】
1.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300个汉字以内,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最好并译成英文。
2.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提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100-200字为宜。
4.关键词:3-5个,以分号相隔。
5.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6.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1万字,用A4纸打印,正文用5号宋体。
7.数字用法:执行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8.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字应注明资料来源。
9.注释:是对文章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或说明,其序号为①②③……,注释文字与标点应与正文一致,注释置于文尾,参考文献之前。
10.参考文献:是对引文作者、作品、出处、版本等情况的说明,文中用序号标出,详细引文情况按顺序排列文尾。以单字母方式标识以下各种参考文献类型:普通图书[M],会议论文[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汇编[G],档案[B],古籍[O],参考工具[K]。
11.基金资助: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文章请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按项目证明文字材料标示清楚.
12.作者简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月-),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13.其他:请勿一稿两投,并请自留原稿,本刊概不退稿,投寄稿件后,等待审查。审查通过编辑部会通知您一般杂志社审核时间是1-3个月:如果要是到我中心给你论文请详细看。
【最新目录】
目录·2013年9期
1.基于随机变换和动态映射的可撤销模板设计贺前华,朱华虹,朱铮宇,HeQian-hua,ZhuHua-hong,ZhuZheng-yu
2.分布式的有向传感器网络目标跟踪算法胡小青,胥布工,刘永桂,文莎,HuXiao-qing,XuBu-gong,LiuYong-gui,WenSha
3.跨层自适应模糊视觉链路状态路由协议冯维,冯穗力,丁跃华,刘蕴,FengWei,FengSui-li,DingYue-hua,LiuYun
4.有源层厚度对ZnO薄膜晶体管电学性能的影响刘玉荣,李晓明,苏晶,LiuYu-rong,LiXiao-ming,SuJing
5.用于视频质量包层评估模型的帧类型检测方法苏洪磊,李兵兵,杨付正,SuHong-lei,LiBing-bing,YangFu-zheng
6.基于分级B预测结构的快速多视点深度编码算法马祥,霍俊彦,杨旭,任光亮,常义林,MaXiang,HuoJun-yan,YangXu,RenGuang-liang,ChangYi-lin
7.改进的参数活动轮廓模型潘改,高立群,PanGai,GaoLi-qun
8.不确定离散线性系统的鲁棒单调收敛迭代学习控制李致富,胡跃明,LiZhi-fu,HuYue-ming
9.基于蛙跳粒子群算法的污水生化处理优化控制林梅金,罗飞,许玉格,LinMei-jin,LuoFei,XuYu-ge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nongyehuanjingkexuelw/37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