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同济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6年,现为月刊,大16开本。主要刊登建筑、结构、桥梁、岩土、海洋、环境、生命科学、铁路、道路、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测量等工程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管理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用刊之一,并被EI等多个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获奖情况
国家双百期刊
第三届国家期刊奖重点科技期刊奖
2006年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同济大学
国际刊号ISSN:0253-374X
国内刊号CN:31-1267/N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上海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大16开
历史沿革:《上海铁道大学学报》
现用刊名: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创刊时间:1956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化学文摘(美)(2011)SA科学文摘(英)(2011)Pж(AJ)文摘杂志(俄)(2011)EI工程索引(美)(201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土木工程、建筑学、海洋地质、交通运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技术、数学、物理学、化学等。
投稿须知
1.校内作者投稿首先在本系统中注册,然后再登陆系统,上传稿件与作者信息。待通过编辑部初审并收到编辑部回复后到编辑部交纳稿件审理费(也可邮寄,邮寄后请登陆系统将汇单号输入)。第一作者为硕士生的稿件不受理,英文稿件不受理,E-mail投稿不受理,非学术论文不受理,综述性论文只接收具有正高职称作者的投稿。
2.校外作者投稿首先在本系统中注册,然后再登陆系统,上传稿件与作者信息。待通过编辑部初审并收到编辑部回复后邮寄(也可到编辑部缴纳)稿件审理费,邮寄后请登陆系统将汇单号输入,以便尽快送审。英文稿件不受理,E-mail投稿不受理,非学术论文不受理,综述性论文不受理,不符合以下作者条件的稿件不受理:第一作者须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不包括博士生),且其单位是教育部直属大学或211高校、中科院各科研院所以及各国家级科学研究院所、海外著名院校或科研机构。国家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的科研论文优先受理。
3.稿件送审与查询稿件采用双向匿名送审,先由两名同行专家审稿,都通过后返还作者修改,修改稿、修改说明连同专家审稿意见送交相应学科编委复审,通过后送交主编终审。终审通过的稿件由编辑部发送电子版录用通知到作者的投稿信箱,并排队等待发表。从投稿到纸板发表的时间需要1~1.5年。在此期间,如稿件已通过两位专家审稿,编辑部会与作者联系,进行稿件修改。稿件状态可登录投稿系统查询。如有疑问,可在本编辑部网站首页点击“稿件查询”,寻找相应学科的责任编辑发送E-mail或电话询问。
4.投稿论文要求包含中英文的文章名、全部作者名、单位名、城市名及邮政编码、摘要、关键词;中文正文字数一般在1万字以内,包括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简介、论述分析主体、公式图表、结果和结论等内容;参考文献应是近5年国内外正式公开发表的且已在文中标出引用之处的专著、期刊、会议论文集、学位论文、科研报告、国家/国际标准、专利、电子文献(网络数据库、光盘)等,按文中引用顺序编排,所有中文参考文献条目需有英文翻译对照。论文具体格式可在本编辑部网站查询。
杂志目录
目录·2013年11期
1.多塔斜拉-悬吊协作桥活载效应近似计算方法周云岗,肖汝诚,ZHOUYungang,XIAORucheng
2.拉索应力波传播速度与能量衰减特性试验研究钱骥,孙利民,蒋永,QIANJi,SUNLimin,JIANGYong
3.开孔板连接件剪切受力机理的试验研究苏庆田,李晨翔,王巍,SUQingtian,LIChenxiang,WANGWei
4.直立锁缝屋面体系固定支座的有效静力风荷载景晓昆,李元齐,JINGXiaokun,LIYuanqi
5.双层钢板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李健,罗永峰,郭小农,董年才,LIJian,LUOYongfeng,GUOXiaonong,DONGNiancai
6.L型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商兴艳,余江滔,陆洲导,张克纯,SHANGXingyan,YUJiangtao,LUZhoudao,ZHANGKechun
7.高温后混凝土的裂缝张开位移俞可权,商兴艳,陆洲导,YUKequan,SHANGXingyan,LUZhoudao
8.上海软黏土强度固有各向异性高彦斌,楼康明,GAOYanbin,LOUKangming
9.基于灰色关联的隧道衬砌裂缝致灾通道分析刘德军,黄宏伟,薛亚东,LIUDejun,HUANGHongwei,XUEYadong
10.结构动位移测试的计算机视觉方法实现季云峰,JIYunfeng
11.人在洪水中的稳定性分析曹留伟,钟桂辉,刘曙光,武秀根,CAOLiuwei,ZHONGGuihui,LIUShuguang,WUXiugen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nongyehuanjingkexuelw/37532.html
上一篇:中国环保产业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