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农业环境科学论文

农业环境论文园林绿化方向论文范文四

发布时间:2013-07-15 09:51:05更新时间:2013-07-15 09:52:44 1

  农业环境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核心级期刊环境科学导刊》,《环境科学导刊》是云南省环保厅主管,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全国公开发行的学术类环境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53-1205/X;国际标准刊 号:ISSN1673-9655。本刊突出介绍环境生态研究、湖泊、流域、区域开发与环境研究和工业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成果。
  摘要:本文简述了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小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实现园林绿化和城市建设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关键词:城市规划,林绿化,问题,对策

  引言

  城市规划中的园林绿化是城市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对改善和美化城市发展,更对健康的城市经济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唯一具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它还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在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是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措施。

  一、城市规划中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作用

  随着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环境绿化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园林绿化是一个城市风貌的体现,一个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建设的水平和层次不仅代表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还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其他方面的发展,应在充分了解城市园林绿地系统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做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建设。

  (一)城市园林绿化是创造城市人居环境的主要方式

  园林绿地不但贴近人们生活的空间,是人们户外活动的好去处,满足了当代城市居民返朴归真、向往大自然的愿望,而且可以满足人们游憩、锻炼、娱乐、社交活动的需求。园林绿地已成为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绿色的环境可以使人们产生安宁祥、和的感觉,进而促进身心健康。

  (二)城市园林绿化可以调节气候,监测、改善环境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是重要的外环境因素之一,植物不但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其自身构成的绿色空间还对烟尘和粉尘具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的作用。园林绿化还可以通过植物地下根系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起到净化土壤的作用,另外许多水生植物和沼生植物对净化城市污水有明显的作用。

  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即道路绿化与滨江滨湖绿地等城市的带状绿地,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为炎夏城市的通风创造良好条件;而在冬季则可使风速减低,起到防风的作用。还可利用敏感植物监测环境污染,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治理。

  (三)城市园林绿化可以增加城市的人文景观

  追求人与环境的协调是园林绿化的总体目标,作为一门具有优化环境功能和丰富文化艺术内涵的学科和建设行业,园林绿化在营造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致力于建立文化历史艺术间相互融洽与和谐的氛围它可以丰富人文意识与审美价值内涵,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如穿行于椰林夹道的城市街道,就会使体验到南方沿海城市特有的风韵;而徜徉在白桦掩映的林阴道上,便会感受到北方城市的风格。

  二、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陈旧

  缺乏认识一些管理者对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仅认识到城市园林绿化的美化功能,对其社会经济价值及生态价值缺乏认识。

  (二)规划制度有待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缺乏科学规划

  ?目前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尚缺乏统一的园林工程监理规程,绿线管制和绿色图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有些地区并未建立绿地系统规划制度,尚未建立绿地边界线坐标并未有效落实到各项控制性具体规划当中,尚缺乏统一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合同,因此造成一部分的绿化规划设计建设监理和养护工作缺少具体可参照的标准,给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

  (三)绿地结构不科学,城市绿地数量严重不足

  游园、专业性公园偏少,大部分绿地是在原有基础上改造而来,城市绿地面积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增加,规划绿地难以贯彻落实,有些甚至已经名存实亡,很多居住区及单位庭院绿地也不符合规定要求。绿地结构层次比较单一,植物景观十分单调,在季相、色彩等方面缺乏变化,无法有效反映出园林的艺术风貌,无法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要求。

  (四)老城区绿地率不高,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不广

  通过近年来的绿化建设使城市绿化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城市绿化面临的任务仍十分艰巨,特别是老城区中的中心城区,绿地率低下而这一区域又是人口集聚的中心,因此提高和完善这一区域的绿化尤其重要。目前城市绿化最大的难题是旧城区缺少可绿化土地,而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陷,但屋顶绿化建设屈指可数。

  (五)绿化养护资金缺少,居住区绿化养护管理体制不顺

  养护管理工作缺乏长效机制绿化规划的建设资金主要依赖地方财政资金,缺乏社会筹资渠道,伴随绿地面积的进一步增加,养护管理成本不断提高,养护资金日益紧张,使得管理工作难以跟上,绿化养护资金是决定养护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出现一部分老居住区的绿化养护仍由政府承担,一部分居住区无物业管理造成绿化无人养护,一部分居住区有物业管理但养护费用标准偏低的现象,使得居住区绿化养护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甚至出现了一年绿二年荒三年光的现象因此需逐步培养业主承担养护经费的养护模式此外,部分地区绿化管理机构设置也存在问题。

  三、城市园林绿化的解决对策

  (一)因地制宜,优化绿化设计

  ?根据城市不同特点进行不同的绿化设计,突出城市文化底蕴和内涵。集新城区以大面积的绿化种植为主;而老城区由于绿地面积有限,其绿化建设应以改造为主,结合城市居民活动休闲的需要做精做细,营造不同的城市绿化风格。凸显城市特色按照生态园林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对规划设计进行优化,凸显城市文化特色,设计大型生态绿化,合理配置植物群落,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免污染环境。在植物配置方面必须体现大气,选取的物种应当满足乡土化、景观化、生态化以及功能化的需要,从而不仅可满足人们对景观艺术的要求,而且可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整体布局必须协调,四季景观变化有致,在城市主要交通路口、繁华街头、高速路口营造出更多优美的人文景观。在大规模景观工程项目规划设计中,进一步挖掘乡土资源,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高的收益。

  (二)做好绿化养护的保障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

  现行的养护操作模式还很简易原始,主要是拔拔草、浇浇水、喷喷药,忽视了修剪的艺术性、施肥、病虫害的预防等环节,其结果直接影响到绿化的景观效果,造成乔木长势不佳、灌木整形单一,因此在抓好绿化施工质量的同时,抓好养护的质量也同样重要。

  提升园林绿化管理与养护水平进一步拓宽筹集资金的渠道,加强园林绿化的管理与养护工作。秉持建设、管理、养花齐抓共管的理念,改变传统的养护模式,构建绿化养护管理的科学制度。切实做好绿化养护队伍的建设工作,强化技能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打造出一支技术过硬的专业化园艺管理队伍。

  (三)以人为本,强化管理

  ?合理规划结合城市发展的具体实际,如历史文化、景观风貌、公用绿地的防灾避险作用等,制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一步提高城市全面规划覆盖率及规划设计水准,提前对城市新建项目、市政建设、园林绿化、小区物业、内河景观等进行控制与规划,按照城市发展的功能要求,充分结合绿地、游园、广场等基础建设项目进行科学规划,以免因规划不当而影响城市的基本功能。规划部门必须全力支持城市绿地系统的各项规划工作,通过2、3年的时间,努力完成各大中小县(市)绿地系统的规划编制和修编工作。

  ?实行绿色图章制度通过科学规划设计、精细化管理,实施绿色图章制度。严格执行绿化工程的建设程序,所有城市园林绿化项目必须实行公开招标,严格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中标施工单位,强化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程的项目申报、招标投标、施工图的审核、施工监理、施工许可审查、竣工验收备案等各项监管力度,使参建有关各方及人员的行为更加规范,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质量。确保城市管理配套设施和城建项目“三同时”(同步施工、验收、投入使用)以免园林绿化设施建设滞后影响到城市管理工作。另外,促进各地推行绿线管制和绿色图章制度。

  结束语

  在以后的绿化工作中,应加强城市绿地系统的养护工作,加强宣传力度,吸引公众多参与,加强立法监督机制,使城市绿地系统得到正常维护,保持其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陈丹等.城市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策[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5).

  [2]陈建芳.丽水市现代园林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11)

  [3]刘玉生,王江.浅谈城市园林绿化经济管理趋势[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17)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nongyehuanjingkexuelw/20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