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农业环境科学论文

黄冈河流域农村饮水安全现状与保障对策

发布时间:2011-07-06 11:12:47更新时间:2023-07-06 11:56:19 1

  黄冈河流域农村饮水安全现状与保障对策
  刘昂俊
  (广东省水文局梅州水文分局,广东,梅州514071)
  摘要:通过对黄冈河流域污染源的调查和实测数据的分析统计,对该流域的水环境污染现状和水质下降趋势进行分析与评价,剖析了造成水库富营养的原因和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对饮水安全的影响,提出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保障饮水安全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黄冈河,水质,饮水安全,对策;
  1.前言
  位于粤东地区的黄冈河,是饶平县主要供水水源。从1997年开始,尤其是每年的枯水期,流域水体水质逐年下降,影响到当地的供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群众反响强烈。饶平县政府和人大对此高度重视,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和保护办法。由于地处贫困地区,许多已制定的水资源保护政策和法规未能完全落实。由于多年水体功能退化,部分地区水质恶化趋势加重,目前该地区所面临的农村饮水安全形势更为严峻,群众饮水困难的形势长期没有得到缓解。整个流域水体自净能力下降,水体污染及底泥中的污染物长期积累,二次污染成为影响水源水质的新污染源,黄冈河水源地不再是简单的保护问题。如何解决粤东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需要有针对性地对黄冈河流域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弄清影响水源地水质的主要污染物质和危害,提出针对这些污染物质的减排控制方案,并对重点区域实施治理措施,确实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贫困地区群众的公共健康。
  2.黄冈河流域概况
  黄冈河为饶平县的主要河流,发源于上饶镇的大岽坪,自成一个完整的流域系统,全长87.2公里,流域面积1317.5平方公里,占全县面积的79%。覆盖11个乡镇,流经上饶、饶洋、新丰、三饶、汤溪、浮滨、浮山、樟溪、高堂、联饶和黄冈等镇,贯穿饶平县城黄冈镇,由北向南独流出海,出海后注入拓林湾。河流总落差785米。超过100平方公里的集雨面积的支流有四条:九村溪、食饭溪、东山溪和樟溪。汤溪水库位于黄岗河中游,以该水库为界,黄岗河流域可分为三个明显特点的区域:汤溪水库上游、黄冈河中游和黄冈河下游。
  2010年全流域总人口约100万人,农业人口占55%,非农业人口主要分布在黄冈河下游县域。汤溪水库上游有8个乡镇,总人口约28万人,其中90%为农业人口。中游地区有12个乡镇,总人口约22万人,农业人口约92%。3年来饶平县的人口和非农人口数据详见表1。汤溪水库上游和黄冈河中游以农业人口为主,污染源主要是农村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黄冈河下游受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的污染,污染源相对复杂。
  3.黄冈河流域水环境现状与趋势
  3.1黄冈河流域污染源调查和分析
  根据饶平县环保局2008年~2010年的环境公报资料分析,2010年全流域的废水排放总量为3859.16万T,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516.94万T,占废污水总量的13.4%,生活污水排放量为3341.21万T,占废污水总量的86.6%。直接向黄冈河排放废水的有九个乡镇[1]。2010年污水排放中,COD排放总量为6122T,其中工业产生为483T,生活污水和面源为5637T,占总量的92.1%;氨氮排放总量为1168T,其中工业氨氮排放量为48T,生活污水为1120T,占总量的95.9%[2]。3年来饶平县的废污水排放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详见表1和表2。
  从污染总量来看,3年来,生活污水排放量都达到废污水总量的80%以上,黄冈河流域污染物构成呈典型的农村污染类型,生活污水的排放是全流域主要的污染来源。农业人口所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为有机污染物质,由于目前饶平县还没有建成污水处理厂,黄冈河流域上中游的大部分废污水都是直接排入黄冈河,下游县城所在地和沿海城镇的污水则通过渠道汇集后,排入到海里。长期向黄冈河中直接排放污水是造成水体污染现状的直接原因。随着近3年来的经济发展,经济总量有了一定的增加,但农村人口的数量和分布格局基本没有变化,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总增加不明显,但城镇工业的污染增加较快,且主限于黄冈河的中下游地区,对中下游地区城镇水源地的影响增加。
 

表1 饶平县2008~2010年人口和废污水排放量   表2 饶平县2008~20210年污染物排放量
  3.2黄冈河流域水环境现状评价和趋势分析
  通过对广东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汕头分中心2005年~2010年的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限值为标准进行评价。位于黄冈河下游的黄冈大桥,2005年~2010年的水质类别都是Ⅱ类~Ⅲ类,而铁、锰经常不达标;而位于中上游的汤溪水库,2005年~2010年,除2006年水质达到Ⅲ类外,其他年份都是Ⅳ类水质。详见表3(括号中为超过Ⅲ类标准的评价因子)。同时,选取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标准中的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5年~2010年,汤溪水库水体达到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其中2009年和2010年的5月,水体达到中度富营养化状态[3]。根据广东省水文局与暨南大学开展的全省水库蓝藻与蓝藻毒素调查表明,从1984年到2000年,浮游植物丰度急剧增加,由以硅藻为主变为以蓝藻为主,并且出现了微囊藻等多种指示富营养化的优势种[4]。详见图2的趋势分析。近几年,由于黄冈河流域所在饶平县,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人口的数量和分布格局基本没有变化,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总增加也不明显,流域水质保持相对比较稳定。中上游的汤溪水库,常年都是富营养状态,下游的黄冈河大桥,水质也是保持在Ⅲ类水平,没有多大的改善,流域污染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表3 黄冈河流域2005年~2010年水质现状评价情况  图2 汤溪水库富营养化评价变化趋势
 
  3.3黄冈河流域水体中突出的问题
  根据现有的水污染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污染物的80%为生活污染物,水体的总氮、总磷常年超标,有机污染严重,呈典型的农村污染类型。目前农村乡镇的生活污染和城镇的工业污染几乎没有处理,直接进入黄冈河。位于黄冈河中游的汤溪水库,是饶平县最重要的淡水水源地,集水面积为667平方公里。这些污染物最终通过溪流入库,增加汤溪水库的营养化负荷。同时,水体中的有机物在水库底泥中的积累,加重了底泥的缺氧和还原条件,增加通过二次污染释放的速率,水库的自净功能大大下降,而位于下游的县城,水质问题更为突出。
  4.保障黄冈河流域农村饮水安全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黄冈河流域目前有水库等畜水工程550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4座,小一型水库17座,小二型水库126座,总库容5.4亿立方米。汤溪是流域境内最大的水库,也是唯一的大型水库,总库容3.81亿立方米,正常库容为2.86亿立方米,是饶平县中下游的主要水源。
  为落实省政府解决1600万人口饮水难,特别粤东贫困地区水质缺水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迫切需要具体措施,着手解决该地区饮水难中的突出问题,保障贫困地区群众的公共健康。根据实际条件,通过针对性的饮水安全普查,提出近期、中期和远期方案。通过1-2年的努力,重点解决贫困地区饮水安全中存有突出问题;通过3-5年的时间,基本缓解黄冈河流域贫困地区水质性缺水问题,经过10年的治理,从根本上保证黄冈河流域饮水安全。
  4.1近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对策
  黄冈河流域水质普遍下降,但目前在短期内还难以整体解决。针对目前农村饮水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可以首先解决如下2个问题,缓解农村饮水安全:1.主要水源地的关键污染物质识别与危害评估;2.重点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水井水质安全。
  主要针对群众饮水特别困难和水质恶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对饮用水源中的污染物质进行调查、检测,识别其中的高危污染物质及其危害的性质、程度。对污染严重的水源地进行安全评估,提出水源地改造和迁移的具体措施。
  4.2中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对策
  在解决农村饮水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对主要水源地进行污染控制规划和开展治理工作,通过3-5年的时间,解决重要水源地和关键区域的污染控制,特别对农村污染物进行处理,改善局部区域水环境和水质,满足主要水源地饮用水供水任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降低流域的污染负荷,改善主要供水源地的生态环境:首先是制定重要水源地污染物控制、治理与实施方案。二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与生活垃圾的管理。黄冈河的主要污染源是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议在库区上游的几个镇,因地制宜,建设以人工湿地为主要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农村居民的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入河道;对于生活垃圾,可以1个或几个镇,建设一个垃圾焚烧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减少入库污染负荷。三是要把环保工作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落实任期目标责任制,并纳入每年的政绩考核范围。在项目环境管理上,要加强和完善控制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法制建设,对危害、威胁城乡水源地的乡镇企业,严格限期实行关、停、并、转、迁。四是节约资源、走生态农业道路。
  4.3远期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对策
  为确保从根本上黄冈河流域饮水安全,最终还是需要解决流域生态系统,在污染排放控制和治理的基础,要从全流域的角度,开展流域生态系统恢复与管理,提高流域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加强对流域生态系统的管理。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实施水源地生态环境恢复技术,可在汤溪水库建立水源地水质改善技术示范区,提供水技术试险和技术储备,提高水源地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和自修复能力,通过实施黄冈河流域生态系统规划与管理,最终实现流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在根本上保障流域水环境质量好转。在远期方案中,将解决如下3个关键问题:
  1)主要水源地生态系统恢复。
  2)建立汤溪水库或城镇供水水源地的改善与恢复技术示范区。
  3)流域生态系统的管理与保护规划。
  参考文献
  [1]黄冈河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R].饶平:饶平县环境保护监测站,2001
  [2]潮州市环境质量公报[R].潮州:潮州市环境保护局,2008~2010
  [3]广东省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汕头分中心整编成果[R].汕头:广东省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汕头分中心,2005~2010
  [4]赵帅营,林秋奇,胡韧,等.汤溪水库富营养化现状研究[J].生态科学,2002,21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nongyehuanjingkexuelw/13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