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农业工程科学论文

从园林植保的角度谈健康生态园林营建

发布时间:2021-04-23 14:31:37更新时间:2021-04-23 14:31:37 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不断深化,尤其是大量重工业发展,对现阶段的环境情况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阻碍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践行和提升。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园林绿化园林施工管理要素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需要相关企业、工程管理人员正确认识园林绿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采用科学有效的施工方式、养护措施,大大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当下,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正在逐渐提升,如何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改善生态成为了绿化建设中不容忽视的环节之一。

从园林植保的角度谈健康生态园林营建

  1 园林建设初期步骤与技术

  1. 1 树立建设目标园林绿化建设中的施工管理、种植技术、养护技术是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进行园林绿化建设不仅能够提升环境建设质量,还能够保证园林建设中种植的树木健康成长,展现出绿化的审美性和艺术性[1]。园林绿化建设工程需要根据植物生长的习性选择种植与养护方式,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植物是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主体,其种植和养护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一旦出现特殊的自然情况,或者是工作人员养护方式不正确,便会造成植物感染病虫害,甚至是植物死亡的现象。鉴于此,在园林绿化建设之前需要做好详细的土质勘测、植物研究、图纸设计工作,为后续的建设与养护工作奠定基础。

  1. 2 严格进行种苗筛选在苗木选择的过程中最好能够选择本地品种,在源产地种植能够提升苗木的成活率,降低运输和种植过程中对植物的不良影响。在选择进口、区域引进的植物时,需要对引进地区的土壤、水分、气候环境进行详细研究,适当结合本地气候进行调整,保证植物对本地的气候能够有效适应,力求能够提升植物的耐寒性、耐病虫害能力等。在园林建设中还需要避免植物运输的时间、距离过长,尤其是一部分跨地区、跨生境的运输,“大树进城、南树北调”等现象也是如此。虽然外地引进的植物具有新颖的特点,也能够吸引群众的目光,但是对本地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因此,应该切记种苗选择的 “十六字方针”,即植保先行、本地为主、注重实效、内外结合[2]。

  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

  2. 1 做好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规划为了促进园林绿化建设的稳步推进,需要从绿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可行性、可持续性分析,结合植物种植区域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地理环境等调整种植方式,保证园林绿化建设的有效性。与此同时,园林设计师在进行整体设计的同时还需要保证植物搭配的视觉效应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园林建设需要保证良好的审美价值,提升形象建设的质量。在不同品种植物搭配的过程中,需要尊重植物的生长需求和特点,避免植物出现病虫害和其它异常情况。

  2. 2 做好园林绿化工作人员管理工作只有技术优良的园林绿化工作人员,才能够为绿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为提升工作人员的能力与职业素养,需要相关企业和部门进行施工前的人员培训和指导,提升工作人员对工作内容的熟悉程度,避免出现施工疏漏和问题。此外,在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对既定的工作内容和建设项目进行合理划分,并且对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工作项目进行分配,保证在绿化建设中一旦出现问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实行责任追查,引导工作人员更加全面、清晰地了解自身的工作内容和责任,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保证其能够端正绿化工作态度,提升绿化建设质量[4]。

  2. 3 做好园林绿植成活率管理工作在园林绿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植物的移植和栽培工作,植物由于更换了生长区域,远离了熟悉的环境和土壤,自身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为了有效提升植物种植成活率,需要选择科学的栽植方式,利用专业技术、养护方式奠定植物生长的良好基础。工作人员在植物栽植前,需要详细了解不同植物需要的微量元素和生长环境,适当调节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在灌溉、施肥等方面尽量符合植物的需求,保证植物所需的水分、养分充足[5]。在我国提倡绿色建筑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化的建筑企业需要将绿色建筑的理念与园林绿化实践相结合,提升园林绿化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升园林绿化的整体水平和使用效果,维护环境质量的稳定发展。在绿色建筑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尽量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严格控制绿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废渣、噪音等。在园林绿化中选定的机械设备也需要进行严格控制,选择能源消耗较少、环境影响较小的设备,降低资源紧张程度。

  3 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技术

  3. 1 抗旱灌溉技术园林绿化建设中植物出现病虫害或者死亡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缺水。因而,在绿化建设中植物灌溉需要进行详细设计,在不同的季节给予植物不同的水分补充。在春季、秋季、降水较少的时间段需要增加植物的灌溉量,避免植物出现缺水情况。在夏季光照强度较大的时候,植物自身的生命活动十分旺盛,植物叶面蒸腾作用十分活跃,也会出现缺水情况。而冬季较为干燥,土壤中的含水量也在逐渐下降,在浇灌的过程中更需要加以重视。可见,园林绿化工作中的灌溉环节十分重要,需要结合不同的时间段制定相应的灌溉量,为植物的良性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3. 2 防治病虫害害虫会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甚至导致植物死亡。在植物感染病虫害初期,会出现叶片枯黄、萎缩等现象,随着病虫害对植物的影响逐渐深化,植物会出现死亡现象,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建设,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损失。工作人员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需要调查区域内环境中存在的植物病虫害种类,明确园林建设中选择植物极易感染的病虫害种类,充分了解害虫的分布规律,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提升园林绿化中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3. 3 土壤养护技术不同植物生长对土壤环境的要求也不同,在开展园林绿化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提升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需要对当地的土壤进行详细勘察。与此同时,还需要深度调查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微量元素、营养物质等,建设详细的植物种植养护机制。如,当植物中缺少磷元素时,则极易出现叶枯萎情况; 植物中缺少镁元素时,则会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发挥,不利于植物健康成长。建立详细的植物养护机制能够有效提升园林建设的整体质量。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逐渐深化,人们生活质量水平与日俱增,对于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逐渐增加。为了更好地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需要强化园林建设水平。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养护浇灌等方面加以重视,进而能够提升我国生态环境,并且为相关的绿化工作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志梅. 发挥生态调控作用,为绿化建设保驾护航———太原市园林植保现状之思考 [J]. 太 原 学 院 学 报 ( 自 然 科 学 版) , 2019,37 ( 02) : 13-16.

  [2] 李雪艳. 加强园林植保工作促进生态园林建设 [J]. 园林科技信息,2001 ( S1) : 88-89.

  [3] 范堃. 生态环境与园林植保的方向 [J]. 科学技术创新,2018 ( 24) : 141-142.

  《从园林植保的角度谈健康生态园林营建 》来源:《农业与技术》,作者:董 妍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nongyegongchengkexuelw/72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