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食品安全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学校、家长以及社会重视,但学生食物中毒事件却仍旧时有发生,特别是缺乏食品安全知识教育,面对食物诱惑意志力较低的小学生。因此,加强小学食品安全教育,并将食品安全教育与学生德育相融合成为当前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为研究小学食品安全与学生德育融合的教学方案,笔者认真研读赖富饶所著的《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指导手册》,总结得出小学生食品安全教育应从学校、家长及学生个人层面入手,并将每一环节相联合,从学生意识、家长规范和学校教学环境出发,让学生在拥有辨别食物好坏的能力及安全的食品环境下健康成长。该书图文并茂,知识浅显易懂,极具趣味性,符合小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对小学生而言是一本极具教育意义的食品安全科普图书。
食物是人得以生存延续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是人类健康生活的重要保障。食品安全一词是对分辨健康食品与垃圾食品、辨别有毒食物、了解食物营养价值和营养搭配等与食品相关知识的统称,小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生命健康和生长状况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为提高小学生食品安全意识,避免因食物引起的悲剧再次发生,多所小学把食品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并将其与学生品德教育相融合,让学生在认识到食品安全重要性的同时,从小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正确的食品经营理念,为维护社会食品安全、打造健康安全的饮食环境作长远打算。我国小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原因主要来源于学校食堂与校外小吃摊。部分学校将食堂承包给校外商户,却并未对承包商资质进行审查,商户为牟取暴利而忽视学生生命健康,为学生提供没有营养甚至变质的食物,造成学生出现群体性食物中毒现象,危及学生生命安全。校外小吃摊以便宜美味为卖点吸引学生前往消费,但所卖食物多为三无产品,不仅没有营养价值,甚至食物内某些成分会导致学生身体出现不适,例如某些品牌辣条存在大肠杆菌,学生食用后会出现腹泻等症状,但小学生缺乏食品安全意识,对油炸膨化等垃圾食品认识不足,最后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影响学生学习与成长。除此之外,学生饮食习惯也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过度挑食以及不规律的饮食作息导致学生体内营养失衡,过于迷恋油炸食品和膨化食品致使学生忽视正餐的重要性,挑食与暴饮暴食的饮食习惯使得我国小学生出现过分瘦小或过度肥胖的现象。因此,保障校内食品环境安全,加强小学食品安全教育,注重德育与食品安全教育的融合成为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
各小学实行食品安全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学生输入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并为未来社会食品行业健康发展做准备。此前我国部分中小学也设有食品安全教育课程,但该课程并未受到老师与学生的重视,因此课程效果甚微。如今科学技术发达,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在社交媒体上披露无疑,学校与家长开始重新重视对学生的食品安全教育。通过这门课程,学生可以形成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初步了解,在老师的带领下明白不健康的食物会对人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危害,从意识层面引起学生的重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如何区分健康食品与不健康食品,通过老师的引导学会拒绝垃圾食品,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日常生活中注重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学会如何识别三无产品和不正规饮食店,有利于学生在选择上筛除不健康食物,预防有害食物进入体内;学校将食品安全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到一起,培养学生是非观,提高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并懂得生产与售卖安全食物是该行业人员的责任。所以。开展小学食品安全教育于学生和社会而言,都是十分必要的。要想顺利开展小学阶段食品安全教育并取得成功,必须从学生、老师、家长三方面同时进行。首先,老师向学生灌输食品安全概念,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意识到误食不健康食品的危害性。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采用可爱且具有教育意义的动画向学生展示一日三餐对身体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控制零食摄入量与食用时间;通过课堂展示食品包装袋,教学生辨认健康食品标志以及食物保质期,增长学生生活常识,从实践操作中提升学生辨别食物好坏的能力。其次,老师应具备基本营养保健知识,发现学生存在的营养问题,了解学生营养不良的诱因,并及时与家长沟通,请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共同关注学生饮食问题与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此外,老师应掌握食物中毒的特征及食物中毒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及时判断学生的不舒适表现是否为食物中毒,并立即采取救援措施,保障学生生命安全。最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孩子饮食搭配,从食材源头严格把关,及时纠正孩子挑食或暴饮暴食等不健康饮食习惯,配合老师教学内容巩固孩子食品安全知识。
综上,学生学习食品安全知识,接受食品安全与德育相融合的教育,有利于学生从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及社会责任意识。《中小学生食品安全指导手册》一书罗列出中小学生应注意的饮食类别,并简要概述当前中小学生面临的营养问题及解决方法,该书知识内容全面,不仅对学生学习食品安全知识有重要参考价值,且对老师和家长了解孩子营养状况与饮食习惯,培养孩子健康饮食卫生习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小学食品安全与德育融合研究》来源:《中国酿造》,作者:左亚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nongyegongchengkexuelw/70898.html
上一篇:农业水利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现代农业发展农机推广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