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风景园桥总是那么迷人,不论是杭州的“断桥残雪”(西湖十景之一),(洛阳八景之一的津桥晚月),还是西安十二景和关中八景之一的灞桥风雪,潮州八景之一的湘桥春涨都离不开桥,桥在历史上早已渗入了人们文化心理的深处,在风景园林中的园桥主要有拱式、梁式、吊式等,而古典园林中从桥型的分布来看,大致北方园林多拱式,南方园林多梁式;大型园林多拱式,小型园林多梁式。
关键词:农业职称论文,风景,园桥,美学
一、桥梁美学的基本要素
1.形式美
桥是由外露的各种构件构成组合的一维方向的标识雕塑,以本身的外观造型而产生视觉上的形式美。
2.功能美
桥在交通功能上属於构筑物,必然遵循力学原理取得组成力系的平衡美,以及材料结构强度充分发挥而产生的明快舒张感,求得内在的质感美。如果在力学上是符合科学原理的,材料使用上是经济的,在满足功能下,其造型也必然是美的。
3.环境的协调
桥作为观景建筑的一部分,必须与整个环境和风景景观相协调,才能融溶于大自然中,成为风景,为此,设计手法常用:
融合法 使桥和环境格调统一,桥景交融,自然地融在其中。
强化法 突出桥作为景观艺术小品,将景点变成为主景,一般适用于中型及大型的桥。
隐蔽法 用障景或借景手法,使桥本身隐蔽于环境之中,一般在桥对环境有不良的视觉感或干扰破坏景观的协调时采用。
二、风景园桥美学十则
1.与环境的协调美
大桥可处理成环境的主体;中桥从属于环境,与景观相互在基调上照应;小桥与环境融为一体,自然而和谐产生协调美。
2.对称中分主从的层次美
桥跨奇数孔(2n+1)视觉美胜于偶数孔(2n),同时桥孔的布设应显示主从关系,中孔为主,边孔位从。
3.连续、渐变、起伏交错的韵律美
连续韵律,多孔及空腹式园桥,使每孔上的小腹拱或桥墩,反复出现于各跨孔,以产生连续的韵律美感。
渐变韵律,产生统一和谐的“微差美”。如北京芦沟桥的桥孔、桥跨、矢高(孔径高)的渐变韵律设计,成为“芦沟晓月”一个名胜美景。
起伏韵律,与渐变韵律不同之处,在于使桥面竖向造型随水平方向作起伏波动,如此京颐和园十七孔桥的设计,中孔为最大,边孔渐小,在竖向突出桥下净空的高速变化(中孔高为边孔的2.6倍),而使跨径仅作较小的变化(中孔的跨径仅为边孔的1.9倍),统一中有变化,因而使桥面犹如弯月初起,桥孔为排列有序的音阶,如凝固的优美旋律。桥上栉此而立的栏杆望柱,犹如一曲轻快而悠长的五线谱的奏鸣音符,扑朔迷离。
交错的韵律,杆件相互穿梭,纵横交叉,错位补位,节奏有序,互为衬托,常用于桁架桥造型之中。
4.匀称与稳定美
稳定导致匀称协调,赋予桥的外观以魅力。中国石桥,体态稳定匀称,桥面高高隆起,呈现不同的曲线美,桥孔竖实稳定,拱圈高耸,有尖蛋形、蜂腰形、马蹄形、玉环形,美不胜收。
5.和谐统一美
形式与功能统一美,变化中求和谐美,桥身、桥墩、桥台、桥上和桥头建筑、栏杆各部造型都要相互和谐统一,不能各行其事,各自为政,而要遵循统一的基调和风格,才有格调美。 6.尺度比例美
整体与局部要成比例,本身的尺度要得当,尽可以要满足视觉美—黄金分割。
1)桥孔跨径(d)布置宜与黄金分割相吻,引起人视觉美感的比例0.618:1称“黄金分割”。亦即:此例要服从2:3或3:5,5:8,8:13,13:21的规律,即能引起美感。如苏州普济石桥为五孔桥,其桥跨比例就遵循这一原则,广东肇庆七星岩风景区五孔桥也不例外,
即第二、四孔往往为第三孔(中央孔)的2/3~5/8,第一孔和第五孔跨径又为第二孔的2/3~5/8,孔径构成的造型,优美动人。
2)桥孔净高(h)和跨径(d)比例,以上测绘结果也表明以d:h=3:2为美。基本上服从黄金分割比例。
3)梁截面的比例尺度亦然。特别是桥面厚度较大整体造型产生笨重感时,宜设置檐梁(沿主梁外延,结合人行横向派生的梁,即悬挑于主梁边沿的边梁),其梁高宜取主梁的1/4~1/5或跨径的1/100,以削弱主梁的视觉高,檐梁置换了主梁产生视觉上的轻快感。
7.虚实变化的光影美
光影造成桥本身的暗明交替和虚实变化,使桥整个造型典雅、优美,立体感强,无论是桥身的水平线条或是栏杆的竖向线条造成的视觉上的连续或间歇,闪动和跳跃,强化虚渲染效果,均产生流盼的光影美。
8.力线明快动感美
桥的建筑造型中线体的变现具有刚劲、坚实之直线美;又具有优雅、柔和、轻盈富于变化之曲线美;更具有很强的力线明快的动感美,
为使材料力学性能的充分发挥,使桥的构件线型与其所受力系下的弯矩图或轴力图相似,必然会设计直线、弧线与抛物线的线体,给人以强劲的力度感,又具有流畅悦目的运动感和速度感以及现代感。
桥的用材,特别是材料的表面造型加工,将凭借其质地呈现出绚丽的纹理走向和体态美,尤以石桥和钢筋混凝土桥为最。
在力线的运用中,要特别注意力线的“弹性”既不能有明显的圆心,又不能有“拐点”,线形明快流畅,起伏有韵,线条的连接要徒手勾接,使其生动,舒展、潇洒。
从造型上来看,拱桥以其长虹卧波的曲线美而逗人喜爱,平(梁)桥则以小桥横浮,依水荡漾,倒影碧波,神迷忘返,在感情上给人以亲近,深有清流似可一掬,凌波似可濯足戏水。桥还是绘画、摄影、政治文化交流的主题,沟通国际与人际关系,“周庄双桥”成了中美友谊的象征,“枫桥夜泊”这脍灸人口的苏州“寒山寺”的景观主题,也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瑰宝。这一切不能不说是与桥梁作为美的特征、艺术的使者休威相关。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nongyegongchengkexuelw/52089.html
上一篇:伊春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