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下简称本刊),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大学主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学术期刊。本刊1995年创办,由原《上海科技大学学报》(1978~1994年)和原《上海工业大学学报》(1979~1994年)合并而成。本刊为双月刊,标准刊号:ISSN1007-2861,CN31-1718/N。主编:鲍家善(1995~2003年)、周邦新(2004~),执行编辑:刘志强。由《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委员会编辑,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上大印刷有限公司印刷,上海大学期刊社发行。
本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作为办刊的指导思想,以推动科学技术研究、培育科学技术人才、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办刊宗旨。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执行国家科技政策和出版法规,提倡学术争鸣。本刊主要刊登本校师生(包括海内外校友)在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适量刊登校外作者的优秀科技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863高科技计划等项目产出的科技论文)。内容主要包括:通信与信息工程、机电与自动化、冶金与材料、建筑科学、生命科学、数理化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读者对象为高校师生、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1995年至今一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0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入“中国期刊方阵”。2004年被“200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评选为核心期刊,编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学报还被以下10余种检索性文摘和数据库收录:美国《数学评论》(MR)、《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德国《数学文摘》(ZM),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我国的《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电子科技文摘》、《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E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等。
本刊1996年获得第二届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1999年获得上海市高等学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1999年获得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0年获得《CAJ-CD规范》执行优秀奖;2004年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获奖情况
1999年,获得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2004年,获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
期刊名称: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大学
国际刊号ISSN:1007-2861
国内刊号CN:31-1718/N
出版周期:双月
出版地:上海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16开
历史沿革:《上海科技大学学报》与《上海工业大学学报》合并
现用刊名: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创刊时间:1955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化学文摘(美)(2011)Pж(AJ)文摘杂志(俄)(201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2005年,获上海市科技期刊编校质量优秀奖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通信与信息工程、机电与自动化、冶金与材料、建筑科学、生命科学、数理化科学和管理科学等。
投稿须知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杂志目录
目录·2013年4期
1.镧铁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除磷性能张玲,李梦雪,周奇,ZHANGLing,LIMeng-xue,ZHOUQi
2.高分子量L型聚乳酸的合成与表征徐红,张宝华,滕翠青,余木火,XUHong,ZHANGBao-hua,TENGCui-qing,YUMu-huo
3.加压CO2/乙腈/TBAPF6混合物的导电率分析鄢浩,王文敏,川合章子,大竹勝人,YANHao,WANGWen-ming,KAWAAIAkiko,OTAKEKatsto
4.摇蚊幼虫对城市污染河流中金属铅的生物富集与响应作用梁霞,张秀云,何池全,刘佳苗,LIANGXia,ZHANGXiu-yun,HEChi-quan,LIUJia-miao
5.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检测鱼肉样品中三氯生及其甲基代谢产物郑柯文,李寒,王昭,汪洋,鹿建霞,马盛韬,于志强,任国发,傅家谟
6.电镀废水中有机多元LDHs的原位合成阮秀秀,徐楠楠,林昱,钱光人,RUANXiu-xiu,XUNan-nan,LINYu,QIANGuang-ren
7.芹菜根对模拟复合污染湿地中芘的降解作用王倩,刘晓艳,魏静,李红兵,李欣,黄伊宁,夏婧,WANGQian,LIUXiao-yan,WEIJing,LIHong-bing,LIXin,HUANGYi-ning,XIAJing
8.固相微萃取的原理及应用徐刚,史茗歌,吴明红,刘宁,师千惠,XUGang,SHIMing-ge,WUMing-hong,LIUNing,SHIQian-hui
9.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吸烟人群尿中8种单羟基多环芳烃李银萍,李雪,LIYin-ping,LIXue
10.上海大莲湖湿地和江湾湿地沉积物特性对比评价雷雁茹,李春辉,何池全,陈学萍,梁霞,崔心红,朱义,LEIYan-ru,LIChun-hui,HEChi-quan,CHENXue-ping,LIANGXia,CUIXin-hong,ZHUYi
11.上海PM2.5中糖类化合物的组成及来源分析李曼,仲勉,荆亮,冯加良,LIMan,ZHONGMian,JINGLiang,FENGJia-liang
12.上海河流沉积物的有机提取物对3种细胞的毒性效应康佳,雷炳莉,刘倩,王学彤,吴明红,徐刚,傅家谟,KANGJia,LEIBing-li,LIUQian,WANGXue-tong,WUMing-hong,XUGang,FUJia-mo
13.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材料对甲烯蓝的吸附动力学徐静,闻宏亮,欧阳建波,王宁,杨胜韬,XUJing,WENHong-liang,OUYANGJian-bo,WANGNing,YANGSheng-tao
14.介孔MnO2超结构的合成及其性能刘延雨,王利军,侯凌癸,汪文峰,陈志文,LIUYan-yu,WANGLi-jun,HOULing-gui,WANGWen-feng,CHENZhi-wen
15.大气颗粒物对A549和HUVEC的DNA损伤机制尚羽,张玲,范兰兰,蒋玉婷,SHANGYu,ZHANGLing,FANLan-lan,JIANGYu-ting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nongyegongchengkexuelw/37884.html
上一篇:铁道通信信号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