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农业工程科学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基层农业水利建设与管理

发布时间:2014-03-28 10:20:54更新时间:2014-03-28 10:21:44 1

  目前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的情况相较于过去而言,已为全国农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现代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农业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出来,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也不为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所适用,我国的人口不断的增长,对粮食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这就要求粮食的产量也要不断增加,就必须提高农业的生产质量。农田水利建设是促使农业能够加快发展速度的有利条件,必须加大对农田水利的建设力度。但目前我国对农田水利的建设方面却不尽如人意。

  [摘要]将基层农业水利的配置完善好,能够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他们的收入、能够提高各个地区的农业抗灾能力、能够改善农业的生产环境,能够进一步促进粮食的高产。因此,发展基层农业水利是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的十分关键的基础性设施。在发展三农问题中,基层水利建设是其发展的关键,这是我国想要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基层农业水利,生产环境,农业,基础性,设施

  一、引言

  完善水利这一基础设施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农业水利建设与管理,能够提高并保护粮食生产力,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促进农村富强繁荣,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我国党中央、国务院在2011年年初出台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一中央一号文件。这是在21世纪以来第八个以关注“三农问题”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也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中央文件中对水利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这一政策的出台对发展基层农村水利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田水利的特点与其建设与管理的现状

  1.农田水利的特点

  所谓农田水利就是一项以农业增产为最主要目的的水利工程措施,采用各项有效的方法来兴建并运用各种有效措施来对各块农田的水分状况与该地区的水利条件进行改善与调节,以此提高其抵御天灾的能力,并达到让生态环境能够进行良性循环的目的,通过这些手段最终促进农作物的生产。由于农业水利与农业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农业生产的成败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农田水利发展的影响。建设和管理基层农田水利,能够十分有效的降低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专为农业发展而服务,是农田水利的特点。但我国农业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必须加强对农田水利的建设与管理。

  2.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的建设与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对于农田水利建设这一方面仍然运用这计划经济时期所运用的方式。这严重不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建设所需要的标准和其使用的技术水平都比较低下,除了这些,在建设时对各个方面的思考不全面,也没有进行全面性综合性的整体分析,因而导致了在实际建设中具有盲目性。在经济效益和社会利益等诸多方面,没有做好统筹兼顾的工作,最终对工程的质量与效率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落后的建设模式使得其使用的工程技术跟不上时展的需求,导致水利工程建设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在技术上无法实现创新和新的运用方式,在另一方面损害了农田水利的工程质量。此外,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方法也十分滞后,缺乏科学性。尤其对一些较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给施工人员和农民带来了一定的生命财产安全隐患。

  三、造成诸多问题的成因与对策

  1.造成这些农田水利建设管理问题的原因

  1.1设备落后且设备老化,很难实现高效运作

  目前我国所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大部分都是依靠农民投入的资金和农民所提供的人力来建设与管理的,这些水利工程大多在质量上缺乏科学保障,而且水利工程的设备配备相对落后,建设也缺少科学依据作为标准化的指导,建设所采用的技术也相对落后。在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所建设的农田水利工程只能有着较差的质量,所能够实现的经济效益也比较低,难以实现高效的运作。由于国家提出加大粮食产量以满足人口的需要,要求加大基层农业水利工程现代化的建设。但是就目前的农业水利建设管理状况而言,是无法满足这一要求的。这就要求国家加大对农田水利整改的力度,加大投资力度。

  1.2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管理滞后,加大整体运行的难度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局面大多存在着管理力度不足,管理滞后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管理力度不够。没有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进行适当的管理造成的。企业的管理部门为了谋取利润,没有将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到位,对农业生产过程中随意浪费水等现象没有及时制止,造成了大量的浪费,也造成了经济的损失。除此之外,在对农业水利建设与管理上还存在很多令人堪忧的问题,对维护管理的责任不明确,无法落实,影响了农业水利工程的整体运行,经济效益不高。

  四、对加强基层农业水利建设和管理的对策

  1.加大对水利建设发展的重视度

  将农业水利建设和管理摆在较为重要的位置,实现优先发展。由政府做起,从根本思想上改变对农业水利建设的认识,重视农业水利建设,把它作为首要工作。各级政府人员相互督促,树立起忧患意识,实现农业水利建设的发展和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

  2.多渠道管理资金途径

  对农业水利建设管理的资金采用多渠道的方式,以保证水利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建设农业水利工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单凭一方面的投入是无法保障其长期运行的。因此,除了当地政府机构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外,还要加大投入资金与人力。政府投入的同时,还应像社会宣传,获得社会的帮助。

  3.实行责任到人制度

  需要实行责任到人的制度,确保农业水利过程中发生问题有人管,解决农田水利建设的主体问题。为了让水利工程实现高效的运作与发展,就要明确指出建设过程中的主体问题,各司其职,能够在出现问题时做到有人负责并快速解决,加强工作人员与政府人员的责任心。

  五、小结

  农业想要实现可持续性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对农业水利的建设与管理。这是提高粮食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满足粮食供应量与满足国民对粮食的需求量的重要保障。是农业发展中不可忽略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赵珊.农业水利基础设施运行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

  [2]冯海花.试论如何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管理[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09:152-153.

  [3]胡晓宇.农业水利建设投入对粮食产量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2,19:7-8.

  [4]李文才.深化水利改革推进水利发展——对合川水利建设管理工作创新与思考[A].重庆市水利学会.重庆市水利学会“加快城市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重庆市水利学会:,2012:6.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nongyegongchengkexuelw/34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