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师评职称论文发表期刊推荐《河北农业科学》创刊于1992年,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统一刊号:CN13-1197/S,中国标准连续出版号:ISSN1008-1631。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就林业技术创新方面进行了一些分析和研究,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林业经济
引言:技术创新在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科学合理的实现林业的跨越式发展和转变就必须充分有效的发挥技术创新的作用。林业技术创新的重点就是要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和制定相应的技术创新法规,不断的深化企业改革,更为关键的就是要以林业的基础研究为根本以应用研究为中心。下文就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一、林业技术创新的基本含义
创新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文,究其本质来说,创新是推动一个民族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著名美籍奥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层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到关于技术上的创新的具体定义。技术创新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方面,如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也包括将这些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在市场上得到实现。依此,林业技术创新就是要实现林业科研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并体现出规模效益。林业的建设要实现公益性、社会性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因此林业技术的创新必须要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实现环境的生态保护,保证国土安全,推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妨碍林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
1.对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
在传统的观念中,林业的经营一直被当做“靠天吃饭”的产业,这种消极观念严重的阻碍着林业技术的创新,技术的运用可以推进林业的发展,有无技术、技术水平高低不是林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普遍忽视林业科技投入、研究开发与应用。
2.林业科技体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科技经费结构不合理.我国的林业科技创新一直依靠与科研机构或者高等院校,然而这种方法不能使技术的创新与企业的需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因此,在以后的林业科技创新上,应当以企业作为主体,使技术的创新和企业生产的需要保持一致,推进林业技术的不断前进。
3.优秀林业科研成果少,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
据有关研究测算,我国农业科技获奖成果的转化率仅有50%左右,大大低于欧美国家70%的水平,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低于农业,只有34%;林业技术储备不足,优秀林业科技人才缺乏,尤其是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和高层次经营管理的人才奇缺,直接影响了高新技术成果的研究及转化。
三、林业技术创新的重点
1.从长期看
第一,创建合理的林业技术创新体系。林业技术创新若要顺利实施,必须建立正确合理的林业技术创新体系。林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以林业企业为核心,以林业科研机构、林业教育培训机构为辅助,借助政府部门、**机构和基础设施等社会力量,实现学习、革新,创造和传播新技术的功能的一个体系。
第二,林业技术创新法规的设立。新修订的森林法中增加了两条,第六条:国家鼓励林业科学研究,推广林业先进技术,提高林业科技水平;第十二条:在林业科学研究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给予奖励。所以,我国应尽快设立只有法律约束力的有关林业技术创新方面的法律法规。
第三,深化国有森工企业改革。国有森工企业是林业企业中的主力军。所以,必须深化国有森工企业的改革,促进林业技术创新的发展。
2.从短期看
第一,集中力量研发1~2项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生物技术革命是现代技术革命的最新成就之一,下个世纪将是生物学世纪,所以以生物技术为中心展开现代育种技术和生物医药技术的研究,必然大有发展。
第二,开发/林业新产品。我国林业科研力量薄弱,短期内在1~2项产品上有所突破难度较大。所以,从林业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林业新产品0是林业技术创新的必然选择。大量开发林业新产品是林业技术创新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的林业技术创新才能在短期内发挥林业技术创新的作用。
第三,开发满足社会需求的新服务项目。新的林业服务项目也应具备/林业新产品0的一项或多项特征,以市场为导向,挖掘市场的潜在需求,立足林区现状,最好不需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而进行服务项目的开发,最终达到扩大林区就业,提高林区人民收入,促进林区经济快速增长的目的。
第四,扩大林业技术创新的视野。我国目前林业经济的研究应该由林业内部的经济结构调整转向林业与其他行业的关系以及跨学科研究为重点,如林业、教育、旅游相结合等,在拓宽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寻找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促进林业的振兴与发展。
四、林业技术创新运作的关键措施
1.建立以林业企业为主体的林业技术创新体系。
林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应该是林业企业。依目前状况看,虽然林业企业不能作为研发主体,但它完全可以是技术创新全过程的主体。
2.科研以基础研究为根本,以应用研究为中心。
林业企业科研机构调整的思路就是以基础研究为根本,要以应用研究为中心,这样要不断的加大实验研究的力度,最终实现产业化,如果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就能让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成为一定的生产力,当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的时候经济效益就有了相应的提高。再则还能够不断的推进林业的基础研究,这样才能够让林业的技术创新向着良性的方向循环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现代林业企业家。
林业技术的创新需要的是有创新意识的林业企业家,只有具有相关意识的企业家才能使我们的林业可持续的发展。这样的企业家必须具备这些特点:要长远的发展眼光、能够意识到潜在的利益、具备一些林业基础知识、有胆识、敢于大胆冒险、有很好的组织能力、有执行力、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只有这些要素合理有效的结合才能让林业长远良性的发展。所以,林业科研机构的科技工作者也应该朝着自己转化自己的科研成果方向发展,在实践中将自己造就成有创新精神的现代林业企业家。
4.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资源。
林业技术的创新要重视对专利文献的应用,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复开发、节省时间、精力和经费的同时,能够确保高起点。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的增长,科学技术不断地进步,林业技术也在不断的创新。林业的良性发展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盛世兴林,科教为先进,只要我们本着扎实工作、积极进取的向上工作精神,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创新之路,为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忠凯.美国推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几点方法[J].科技进步与对策.1999,(1).
[2]何文博.可持续发展世界经济前行必由之路[J].中国环境管理,1998,(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中国林业统计资料[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9.
[4]王永清,黄金凤.可持续发展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03).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nongyegongchengkexuelw/22572.html
上一篇:省级农业期刊发表论文范文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