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是吉林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以地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它创刊于1956年,创刊时刊名为《长春地质学院学报》;1998年随学校更名改为《长春科技大学学报》;2002年,再次更名为《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ISSN1671-5888/CN22-1343/P)。本刊力求以繁荣和发展地质学科科技与教育事业为重点,推动科技事业发展,培养新生力量,把期刊办成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本刊主要刊登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测绘科学等学科领域中的最新科研成果。主要栏目有:基础地质矿床能源,水文工程环境,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工程技术测试分析等栏目。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为中文地质学类核心期刊,被国内外10余家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和摘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刊,其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在综合类期刊中居于前列。本刊连续多年被吉林省评为一级期刊,多次获国家、省部级优秀科技期刊奖。
投稿指南
吉林大学学报投稿须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主要刊登地质学、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探工程、岩矿测试等学科领域中的最新科研成果,是以地学为特色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本刊主要刊登地质与资源、地质工程与环境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等学科领域中的最新科研成果。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
投稿注意事项如下:
1投稿必须是未正式发表的、具有创新性成果的科技论文;必须是受到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基金资助的立项课题的主要研究成果,并请准确给出基金项目来源和编号。
2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含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中国图书馆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及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简介。并且在文稿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基金)资助及项目编号。第一作者及通通信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电话、电子信箱。
3论文摘要须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部分(200~500字),文摘应具有独立性与自明性。摘要应由正文中重要语句组成。另要求附有英文题目、作者姓名(汉语拼音)、作者单位、摘要正文(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对应)、关键词(并提供至少一个EI控制词(controlledterm))。
4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1万字,文中量和单位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外文字母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字符的位置应区别明显。
5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图表应附相应的中英文名。附图力求简明清晰,经纬度、比例尺、图例等内容齐全。图中文字(汉字用宋体,数字和字母用TimesNewRoman体;字号相当于Word文档中的小5至6号字大小)、符号、纵横坐标必须写清,并与正文一致。坐标标值线应放在坐标轴内侧,标目中的量和单位间用斜线如:t/s,变量字母t用斜体。凡涉及国界线的图件必须绘制在地图出版社公开出版的最新地理底图上。图版长×宽不超过23cm×16cm,照片要求清晰,层次分明。文稿中须留出插图位置。
6参考文献只选最主要的列入,并要注意引用近两年国内外的文献。文后参考文献表采用顺序编码制,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著录时作者姓在前,名在后。中文文献要求附上相应的英译文献,英译时作者的姓首字母大写,名首字母大写,双名连拼。题名、刊名的每个词的首字母均大写。参考文献表中的作者、编者、译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写出,(转载自中国学术期刊网http://www.china-k.net,转载请保留此标记。)超过时只写前3名,后加“等”或“etal.”;外文作者或编者书写时,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不同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
(1)专著的著录格式:[序号]主要责任者(作者、编者等).文献题名(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1】李四光.地质力学概论[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75.LiSiguang.IntroductiontoGeomechanics[M].2nded.Beijing:SciencePress,1975.
上一篇:自然灾害学报农业论文发表
下一篇:茶叶科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