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农业论文发表

农业机械学报杂志

发布时间:2014-06-09 15:06:27更新时间:2014-06-09 15:07:29 1

  《农业机械学报》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和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农业工程类中文核心期刊,已被EI(工程索引)、SCOPUS(文摘与引文数据库)、CA(化学文摘)、CSA(剑桥科学文摘)等国际著名检索机构收录。她代表和反映了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和农业工程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被农机行业科技工作者视为权威刊物。

  《农业机械学报》创刊于1957年,国内外公开发行。在国内外农业机械和农业工程行业有较大的影响,与国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交换或发行关系。在历届机械部、中国科协刊物评比中多次获奖,1997年荣获中国科协优秀期刊二等奖;连续数年获得中国科协“择优支持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专项资助;2001年经有关权威部门评定,该刊被列入"中国期刊方阵",为双效期刊。为中科院的《中国科学引文索引》及其数据库的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首批收录期刊,农业工程类的权威性检索刊物《中国农业工程文摘》一直将本刊列为首选期刊,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本刊一直在农业工程类核心期刊中名列前茅。另外,《农业机械学报》被《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网络中心》全文收录。

  《农业机械学报》刊登论文属于服务于农业的各种工程技术研究成果,包括农业工程,与农业工程相关的车辆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新兴交叉学科技术。农业工程类论文包括:农业装备与机械化工程(包括流体机械节水灌溉、水土特性与理论研究等)、农业自动化与信息化、生物环境控制工程(包括作物环境工程、畜禽养殖环境工程等)、生物质能源工程、农产品与食品工程(清选、分级、干燥、保鲜、贮运、加工、检测、物料特性等);车辆与动力工程类论文包括:拖拉机、车辆设计与控制通用技术、内燃机工程;机械工程类论文包括:先进设计与制造方法、机械传动与液压控制、机械原理与机器人、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通用机械技术与理论;新兴交叉学科技术(包括仿生工程、新型能源工程等)。

  多年来《农业机械学报》形成了自己的办刊风格,一贯认真贯彻办刊宗旨和编辑方针。选题范围符合农业工程领域学术研究方向,研究成果既有理论深度和创新,又能应用于生产实际,同时重视新学科及边缘学科的发展。严格坚持三审制,充分依靠并发挥专家、学者及编委会的作用。

  《农业机械学报》为月刊,大16开,国内外公开发行,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国内统一刊号:CN11-1964/S,邮发代号:2-363。国外发行为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国外代号M289。

农业机械学报

  投稿指南

  《农业机械学报》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和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期刊,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I)收录期刊。她代表和反映了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和农业工程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水平,被农机行业科技工作者视为权威刊物。《农业机械学报》创刊于1957年,国内外公开发行,与国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交换或发行关系,目前已被国内外10余种数据库、检索刊物录入或引用。

  来稿力求简明严谨,层次清晰,资料数据正确、可靠,表述清晰明了。本刊严格执行三审制,并有着一支高水平、认真负责的审稿专家队伍,如发现有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的稿件,将追究作者责任。本刊将及时告知能否刊用,请勿一稿多投。

  为了保证来稿质量和学报出版质量,减轻编辑部经济负担,本刊自2003年9月1日起对所有来稿收取评审费。请作者在投稿时将评审费一并寄出,编辑部收到评审费后,再进行稿件的各项处理工作。编辑部3个月没有收到评审费,按作者撤稿处理。为避免出现差错,评审费请通过邮局汇出,不要通过银行信汇。"收款人姓名"一栏填写"农业机械学报编辑部"。并务请在备注中注明:评审费、第一作者姓名、联系电话。汇款单中必须将汇款人及地址书写清晰,以便邮寄发票。

  专业领域:论文刊登的形式有正文,综述,研究简报,短文与论坛。正文按专业分为能源动力与车辆工程,农业装备与机械化工程,农产品加工工程,农业自动化与环境控制,技术基础理论等栏目。

  本刊收到稿件和评审费后,将及时送给专家审阅,作者可上网查询稿件处理情况,3个月内告知作者审阅结果。

  编辑规范性要求请参考本刊的《撰稿要求》。

  《农业机械学报》撰稿要求

  来稿要求简明严谨,论点明确,层次清晰,资料数据正确可靠;内容有创见及新意,具有实用价值,并应注意保守国家机密;全文字数(包括中英文摘要等)不得超过5千字。专业范围:农业装备、农业工程、农用能源动力和车辆工程、农业自动化与环境控制工程、农产品及食品加工工程、农机化研究以及有关边缘学科的基础理论、设计制造、材料工艺、测试仪器与手段的综合性论述、研究成果、发展动向研究,等等。

  1文题高度概括文章主题内容,便于检索,(转载自中国学术期刊网http://www.china-k.net,转载请保留此标记。)不超过20个字。语法正确,用词规范、准确。凡属有关基金项目的论文,须在文题末右上角标识"*"号,在首页末详细注明"××基金资助项目",并务必在圆括号内注明项目编号。

  2摘要一般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或结论),字数一般不超过200字。避免叙述常识性内容;尽量用具体数据说明该研究取得的进展或成效;避免出现公式、文献序号及评价性语言等内容。

  中文摘要下接英文摘要(包括英文文题、作者及单位)。英文摘要应反映论文的主题内容和主要结论,可不与中文摘要一一对应,字数不得少于100个实词,具体要求请浏览本刊网站(http://www.agro-csam.org/njxb/)。作者在文末附上与英文摘要相对应的中文,以便于审核。

  3关键词要求3~5个,应能反映论文所属的专业领域、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方法等。尽量使用《机械工程叙词表》、《汉语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也可使用专业规范术语。关键词规范程度直接影响论文的被引用频率,请作者仔细推敲。英文关键词应与中文关键词一致,并与英文摘要用词一致。

  4中图分类号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一书标识分类号,一般标识一个,应用型论文根据内容也可标识两个。

  5作者在文稿首页末著录以下项目:所有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注明单位全称及二级单位)(职务),职称,邮政编码、通讯地址。

  6正文要求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语言准确、简洁。内容务求客观、科学、完备,尽量通过实验(客观实际)和数据说理。各章节的内容不要重复。对论文采用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不必详细阐述,注出参考文献即可,尽量将研究方法和应用结合起来进行论述。

  标题各级标题序号均用阿拉伯数字左起顶格书写。标题层次一般为四级,第一级标题3~5个,各级标题与该节内容必须相符,标题之间以及标题与论文题目内容不能重复。若某节内容过少,可与其它章节合并。各级标题应反映出论文清晰的结构层次。

  引言应以简短的篇幅介绍研究目的,以及相关领域目前的研究重点、存在的问题,也可点明研究的理论依据、实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等,原则上不超过500字。要求开门见山、言简意赅、突出重点,不要含有结论性内容,最好不要出现图表和公式。注意不要展开评述,根据需要列出文献即可。如果引言内容过多,可将其中部分内容提出作为单独章节。引言不编标题序号。

  结论或结束语结论或结束语不是正文中各节内容的简单重复,而应以正文中的分析为依据,完整、准确、精辟、简洁地指出论文研究结果,尽量避免与引言内容重复。

  插图须提供图形文件或描图。若是Office生成的图形文件,可直接插在DOC文件中;若是其他软件生成的,请提供独立的图形文件。插图的具体要求如下:①图中文字标注均用中文,图上符号形式(大小写,正斜体,角标,黑白体)及数据应与正文完全一致,每幅图应写出图号(全文连续编号)、中英文图题和图注。②坐标图不要网格线,须标明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中文名称、物理量符号及法定计量单位,坐标值应等间距,多个图例应使用易分辨的符号,不要用颜色来区别。③表达机构原理的插图建议不用照片,而用结构简图表示。④结构图中的部件名称用序号标注,并在图注中加以解释,序号应按一定方向标注。

  表格表格必须按国标做成三线表(可加辅助线),表头不允许出现斜线;应有中英文表题;物理量的中文名称、代表符号及法定计量单位三项要著录齐全(如:压力p/kPa),并与文中使用完全一致。

  若不影响正文叙述,不必列出文献中已有的图表。表和图表达同一内容的,只保留其中一个。

  公式公式居中排,公式之间的逻辑关系须清晰明了,重要公式后面排序号。公式中的符号解释用双连线"--"表示,不要接排,同一符号出现在不同公式中只解释一次。

  符号来稿必须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注意区别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注意:①一个物理量只能用单个字母表示,不能用多个并排字母表示。②不同的物理量必须用不同的符号表示(可用不同的下角标加以区别)。③矢量、张量、矩阵符号用黑斜体表示。

  7参考文献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应按出现次序连续编码,并置于方括号中([])作为右上角码标注出。如文献序号作为文句的组成部分,则写为文献[],如"方法见文献[3]"。文献序号尽量不要放在各级标题上。正文中无法标出引用文献具体位置的,可放在所有文献的后面标出。综述性论文必须有国外文献,并保证一定的文献数量。最好不要引用网络资料作为参考文献。标注规范如下:

  (a)专著:作者.书名.(译者.)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

  (b)期刊:作者.文题.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

  (c)学位论文:作者.文题:[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保存地:保存单位,发表年.

  (d)会议文献:作者.文题.会议名称,会址,年份.

  (e)论文集:作者.文题.见: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起止页

  (f)专利:专利申请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g)标准:起草部门.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也可略去起草部门、出版地、出版单位和出版年)

  说明:中外文作者一律姓在前,名在后,几位作者之间用","隔开。外文作者姓名之间空一格,名字缩写只取字头不写缩略点。例:AdrianRH。作者超过三人的,只著出前三位作者,然后加"等",不超过三人的要著录全。

  8修改要求修改前应仔细阅读本刊撰稿要求和修改意见,务必在两个月内将修改稿及原稿一并寄回,同时发电子邮件(njxb@caams.org.cn)。修改稿要求提供Word作的DOC文件,E-mail主题应写明是修改稿,同时注明稿号。有特殊情况无法按时修改返回的,须电告编辑部。并请作者提供联系电话及电子信箱,以便及时联系。若电话或地址有变动,请及时告知编辑部。

  9论文刊用查询修改稿返回后,将按来稿顺序等候出版,一般不寄录用通知或证明;刊用期数确定后(大约出版前3~4个月),编辑部将会与作者联系收取版面费和有关修改事宜。请作者登陆本刊网站,使用投稿查询系统查询论文刊用情况,原则上编辑部不再受理电话和电子邮件查询业务。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nognyelwfabiao/39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