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钠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杀灭或抑制的制剂[1]。与化学农药相比,生物农药具有选择性强、对作物无害、易分解、无残留等优点,在农作物有害生物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
摘要:通过测定5亿PIB/g甜菜夜蛾多角体病毒SC、30%茶皂素AS、1×1011个/g枯草芽孢杆菌WP3种生物农药对蜜蜂、鹌鹑、斑马鱼和家蚕的急性毒性,对其进行环境安全评价。结果表明,5亿PIB/g甜菜夜蛾多角体病毒SC和1×1011个/g枯草芽孢杆菌WP对蜜蜂、鹌鹑、斑马鱼和家蚕的LD50或LC50均高于检测上限,为低毒级农药;30%茶皂素AS对蜜蜂、鹌鹑和斑马鱼为低毒级,对家蚕的LC50(96h)为114a.i.mg/L,为中毒级。试验可为这3种生物农药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甜菜夜蛾多角体病毒,枯草芽孢杆菌,茶皂素,非靶标生物,毒性,环境安全评价,农业科技论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农药对环境和有益生物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本研究选择5亿PIB/g甜菜夜蛾多角体病毒SC、30%茶皂素AS和1×1011个/g枯草芽孢杆菌WP,分别代表昆虫病毒、植物代谢产物和细菌3种不同类型的生物农药进行相关试验,通过测定甜菜夜蛾多角体病毒、枯草芽孢杆菌和茶皂素3种生物农药对蜂、鸟、鱼、蚕4种非靶标生物的毒性,为研究生物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药剂
5亿PIB/g甜菜夜蛾多角体病毒SC,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30%茶皂素AS,武汉信风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提供;1×1011个/g枯草芽孢杆菌WP,武汉天惠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试验时用蒸馏水稀释成所需浓度。
1.2供试生物
意大利蜜蜂(ApismelliferaL.)由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提供,成年工蜂,健康,蜂龄一致;鹌鹑(Coturnixjaponica)由武汉市新洲汪集鹌鹑养殖场提供,30日龄,体重90~100g,健康,活泼,雌雄各半;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提供,体长1.5~3.0cm,体重0.2~0.4g,健康无病,试验前在室内驯养7d,死亡率小于5%;家蚕(Bombyxmori)由西南大学提供,品种为两广2号,2龄起蚕。
1.3试验方法
1.3.13种生物农药对蜜蜂的毒性测定
1)急性接触毒性测定。以蒸馏水为溶剂,将5亿PIB/g甜菜夜蛾多角体病毒SC、30%茶皂素AS和1×1011个/g枯草芽孢杆菌WP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药液,将贮蜂笼内的蜜蜂引入500mL三角瓶内,用纱布封口,通入N2气体将蜜蜂麻醉后置于滤纸上,用微量移液器分别将配好的系列浓度药液点滴于蜜蜂前胸背板处,点滴量为1μL/只,待蜂身晾干后转入试验笼中,用脱脂棉浸泡适量蔗糖水正常条件下饲养。以清水点滴为空白对照,记录中毒症状及24、48h的死亡数[3]。
2)急性经口毒性测定。将贮蜂笼内的蜜蜂引入试验笼中,每笼20只。不同浓度药液与蜂蜜以2∶1(体积比)混匀,制成药饵,装入10mL小烧杯中,杯内浸渍0.3g脱脂棉,杯口向下倒置于试验笼纱网上,通过网眼供蜜蜂摄食。以清水与蜂蜜2∶1(体积比)混匀饲喂为对照,记录24、48h死亡数[3]。
1.3.23种生物农药对鸟类的毒性测定鹌鹑试验前24h停止喂食,仅供清水。试验采用经口灌注法,用灌胃器一次性给药1.0mL/100g体重,以清水灌注为空白对照。然后以正常条件饲养,观察记录鹌鹑的中毒症状和死亡率[4]。
1.3.33种生物农药对鱼类的毒性测定试验用水为经存放曝气处理24h以上的自来水,加入生物农药,测定溶解氧和pH确定适合斑马鱼生存。试验采用半静态法,每24h换水1次,观察鱼中毒症状,及时清除死鱼,以不加药相同水源为对照,记录24、48、72、96h的死亡数[5]。
1.3.43种生物农药对家蚕的毒性测定试验采用浸叶法,用不同浓度的药液浸渍桑叶10s后晾干加入供试蚕。以浸渍清水的桑叶饲喂为对照,记录24、48、72、96h的家蚕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6]。
1.4数据处理
运用统计软件DPS3.01辅助进行数据处理,计算毒力回归方程、致死中剂量(LD50)或致死中浓度(LC50)、95%置信限。
2结果与分析
2.13种农药对蜜蜂的毒性
急性接触毒性试验结果(表1)表明,用5亿PIB/g甜菜夜蛾多角体病毒SC、1×1011个/g枯草芽孢杆菌WP和30%茶皂素AS在试验浓度范围内点滴蜜蜂,48h内蜜蜂无明显中毒症状,3种农药的LD50(24h)和LD50(48h)均高于100a.i.μg/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确定5亿PIB/g甜菜夜蛾多角体病毒SC、1×1011个/g枯草芽孢杆菌WP和30%茶皂素AS对蜜蜂的触杀毒性为低毒。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表2)表明,供试蜜蜂在试验浓度范围内,48h无明显中毒症状,3种农药对蜜蜂的LC50均高于2000a.i.mg/L,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确定3种农药对蜜蜂的胃毒毒性为低毒。
2.23种农药对鸟的毒性
试验鹌鹑经口注入3种农药后,对照组的鹌鹑和低浓度组的鹌鹑无明显中毒症状;高浓度组个别鹌鹑有聚堆、卧伏及呼吸急促现象,但能在8~10h恢复正常,无一死亡。3种农药对鹌鹑的LD50均高于1000a.i.mg/kg体重(表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确定3种农药对鸟类属于低毒级农药。2.33种农药对鱼的毒性
斑马鱼接触甜菜夜蛾多角体病毒和枯草芽孢杆菌试液后,无明显中毒症状,全部试验的斑马鱼均无死亡,LC50均大于100a.i.mg/L;斑马鱼接触茶皂素试液后,在较高浓度组中,表现出行动迟缓、侧翻沉底和浮于水面等中毒症状,并有死亡,茶皂素对斑马鱼的LC50(96h)为29a.i.mg/L(表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大于10a.i.mg/L为低毒,由此确定5亿PIB/g甜菜夜蛾多角体病毒SC、30%茶皂素AS和1×1011个/g枯草芽孢杆菌WP对鱼类的急性毒性为低毒。
2.43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
观察结果表明,家蚕饲喂30%茶皂素AS处理后的药叶,高浓度组家蚕出现拒食、足突出、蚕体绵软发白等现象,多数家蚕挺直静卧,直至死亡。根据不同浓度组家蚕的死亡率,计算得出30%茶皂素AS对家蚕的LC50(96h)为114a.i.mg/L;当染毒浓度为2000a.i.mg/L时,5亿PIB/g甜菜夜蛾多角体病毒SC和1×1011个/g枯草芽孢杆菌WP处理家蚕在96h内无死亡和中毒症状,确定2种农药剂型对家蚕急性毒性LC50(96h)大于2000a.i.mg/L(表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确定30%茶皂素AS对家蚕为中毒级,5亿PIB/g甜菜夜蛾多角体病毒SC和1×1011个/g枯草芽孢杆菌WP对家蚕为低毒级农药。
3小结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5亿PIB/g甜菜夜蛾多角体病毒SC和1×1011个/g枯草芽孢杆菌WP对蜜蜂、鸟类、鱼类和家蚕为低毒级农药,对环境较为友好;30%茶皂素AS对蜜蜂、鸟类和鱼类为低毒级农药,对家蚕毒力表现为中毒,因此在田间使用时应尽量远离桑园,勿在桑园的上风向使用,防止因药雾飘散、沉降至桑叶上而影响家蚕养殖。
参考文献:
[1]华乃震,华纯.生物杀虫剂的进展和应用[J].农药,2011(7):469-473.
[2]刘淑娟.生物农药与生态环境保护[J].泰安师专学报,2002,24(6):74-75.
[3]吴声敢,王强,赵学平,等.毒死蜱和甲氰菊酯对蜜蜂毒性与安全评价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4(1):14-16,21.
[4]杨佩芝,蒋新明,蔡道基.化学农药对禽鸟的毒性与评价[J].农村生态环境,1986(3):8-11,37.
[5]蔡道基,汪竞立,杨佩芝,等.农药对鱼类的毒性与评价的初步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1987(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