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农业论文发表

经济动物学报杂志

发布时间:2014-04-02 11:59:53更新时间:2014-04-02 12:01:02 1

  《经济动物学报》是吉林农业大学主办的经济动物学科综合性学术刊物,季刊。以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和综合评述等栏目集中报道毛皮动物、药用动物、野生动物和具有特殊经济价值动物的生理解剖、遗传育种、生理生化、良种繁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治、饲料与营养、产品与副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重大开发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办刊宗旨是反映经济动物学科最新科研成果与发展方向,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注重理论指导实践,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我国经济动物养殖业现代化服务。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现为国内外10余种重要检索系统和文摘刊物收录和转载,其中主要有英国的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中心数据库(CABABSTRACTS)、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科学和技术信息系统(AGRIS)、《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畜牧兽医文摘》等。

  栏目设置

  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研究简报和综合评述

  刊名:经济动物学报

  主办:吉林农业大学

  周期:季刊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语种:中文

  开本:16开

  ISSN:1007-7448

  CN:22-1258/S

  复合影响因子:0.325

  综合影响因子:0.225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经济动物学报

  曾用刊名:毛皮动物饲养

  创刊时间:1979

  投稿须知

经济动物学报杂志社投稿

  论文务求论点明确,材料翔实,数据可靠,论证合理,结论新颖,语言通顺,一般5000字以内(含图、表),研究简报一般不超过2000字。

  1文稿书写格式标题、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城市名、邮编、电子邮箱)、中文摘要、关键词(3~8个)及其相对应的英译文,正文,参考文献。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的基金资助项目(包括课题来源、项目编号)或研究成果(成果名称、获奖名称及等级、证书号)。

  2标题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以加副标题。题名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

  3摘要以第三人称撰写,应完整准确概括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或讨论,一般200~300字。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一致,但不要限于中文摘要的直译,要符合英语语法规范

  4正文各层次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写,如1,1.1,1.1.1;2,2.1,2.1.1……,层次划分一般不超过3级。文中首次出现的动、植物名称应给出拉丁学名,专业性缩略词首次出现时应给出中、英文全称。

  5图和表文中图表只需附最必要的,凡文字能表达清楚的内容一律不用图表,切忌与文字表述重复。图文布局要合理,随文编排,先见文字后见图表,图表要清晰、大小适中,线条图应采用计算机绘制,半栏图宽<7.5cm,通栏图宽<15.5cm。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标注完整;照片要求图像清晰,反差适宜,有些图片应标明放大倍数。表一般采用三线表设计,标目要明确。图表中文字、符号应与文中一致,图序、图题图标,表序、表题、表头以及图表注释要求中英文对照。

  6量和单位使用规范化名词术语,量名称及其符号须符合国家标准。使用法定计量单位,书写要规范,外文字母、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及正、斜体,上、下角标位置要明显。

  7参考文献只列出作者直接阅读过并且是公开发表的主要文献,未公开发表的勿用,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或脚注,说明作者、题名和来源。参考文献标注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正文中引用的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且与文后参考文献排序对应。同一文献在论文中被引用多次只编1个号,引文页码放在括号外,文献表中不再重复著录页码,如:张××[4]15-17……;张××[4]5……;张××[4]101-105……。

  经济动物学报

  最新目录

  1.克氏螯虾的营养需求研究及饲料应用展望刘文斌

  2.人组织蛋白酶K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纯化及活性测定袁相恋,戴娜桑,党光辉,孙培姣,胡太超,陶荣珊,王全凯

  3.水貂阿留申病毒部分VP2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学分析刘立兵,冯海峰,石坤,李健明,甘露,刘东旭,杜锐

  4.中华鳖表达序列标签资源中的微卫星信息分析许晓军,张海琪,张超,何中央

  5.柔嫩艾美耳球虫莆田株抗药性研究吴昌标,郑文金,陈金雄,黄金龙

  6.家养林麝饲喂颗粒饲料的试验研究王建明,王成旭,吴杰,戴晓阳,谢晓明

  7.蓝鹇和白鹇繁殖与非繁殖期间的日常行为比较刘选珍,李洪文,毛杰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nognyelwfabiao/34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