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是由上海市教委主管、华东政法大学主办,以法学为主、其他学科为辅的综合性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逢单月20日出版。本刊的主要服务对象为:法学教师、法学院系学生、科研工作者、司法工作者、人文社科类学者等。
【摘要】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的党务工作应当严格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新思维来加强国企党务工作,通过创新党务工作机制、工作内容、工作方式等,切实有效地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与进步。文中重点阐述了运用新思维来开展国有企业党务工作的四方面建议,对构建和谐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形势,国有企业,党务工作,新思维
随着我国科学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新形势背景下,作为国有企业的党务工作者,必须根据党的严格按照党的领导以及十七大精神,严格落实好党务工作,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党务工作的创新任务,不断提高党务工作的质量水平。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党务工作者应严格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实现党务工作的创新
1.1 创新工作理念
新形势下,党务工作者要从“纯党务”、“纯政工”的传统思想模式中解放出来,用全新的思维、全新的理念去思考党务工作,去指导党务工作。积极主动地适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需要,努力推动党务工作由被动应对向主动谋划转变,由传统封闭向现代开放转变,由单向一维向多向复合转变,更好地发挥服务保障作用。
1.2 创新工作形式
党务工作创新工作形式,就是要改变和摆脱以往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方式,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方法来开展,做到与时俱进。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搞好党内活动的基础上,积极应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手段等新技术,提高党务工作的效率和时效性。
1.3 创新工作内容
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不断赋予党务工作新的内涵。着力解决思想和行动上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定性、自觉性,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培养、选拔使用、管理监督、考评激励等方面的措施和办法,不断实现新的突破。
2.落实党务工作的责任,坚持工作部署到位
2.1建立健全的党务工作规章制度
将党务工作责任明确到个人,形成党委书记负总责,党委副书记具体负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党务工作格局。把党务工作纳入企业发展的整体来考虑,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一起考核,一起奖惩,提高党务工作的实效性。
2.2 强化党建带团建,注重发挥青工的作用
扎实推进“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的创建活动,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服务于企业“三个文明建设”。按照“三个文明建设”的要求,以“服务全局,奉献社会,保持稳定,促进发展”为宗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充分激发出广大团员干部青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
3.加强国有企业党务工作队伍的建设
3.1 树立科学人才观,建设人才队伍
3.1.1建设一支科技水平较高、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熟悉生产经营、具有丰富的党务工作和群众工作经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
3.1.2 建设一支爱岗敬业、技艺精湛、善于解决技术难题的技能人才队伍。
3.2 明确人才工作重点
3.2.1 针对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和职责,实行分类培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拓宽招才引资渠道,实施企业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加强人才储备。
3.2.2 坚持组织选任和竞争择优相结合,创新人才选拔任用机制。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岗位职责为基础,以绩效目标为核心,按照不同的角色定位,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3.3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约束机制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以岗位评估和业绩考核为基础,岗位工资标准与企业经济效益相联系,岗位责任、风险和业绩相挂钩,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短期激励与中长期激励相结合的薪酬激励机制
4.完善党务工作管理机制
4.1 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
要加强对国企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教育和权力运行的监督,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底线,要通过落实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诫勉谈话等制度,增强党内监督实效。
4.2 完善目标管理激励机制
要通过建立重激励、硬约束、严考核的目标管理工作机制,使党建工作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指标量化,责任落实,奖惩分明,更好地促进工作。
5.小结
综上所言,党务工作者应当不断总结以往的经验,以新思维来开展党务工作,在新形势下做好国有企业的党务建设工作。大胆创新、大胆实践,不断提升国有企业党建人员及党建组织的凝聚力,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为党建工作作贡献。
【参考文献】
[1]舒丽华.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路径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3(20):332~333.
[2]徐洪琦.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3):104~106.
[3]高明亮.浅谈如何进行党建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7):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