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矿业论文

助理工程师论文范文:影响高分子材料老化的因素

发布时间:2014-09-20 11:39:30更新时间:2014-09-20 11:41:29 1

  本文是助理工程师论文范文,选自期刊《福建建设科技》和《城乡建设报》作为“一报一刊”,是福建省建设系统对外进行科技宣传的重要期刊。是福建省建设厅对外宣传的喉舌。 本刊是由国家科委批准公开发行、福建省建设厅科技情报中心站和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建设科技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35--1165/TU;国际标准号:ISSN1006--3943)
  【摘要】高分子材料容易受到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对其影响体现在运输、存储、使用等各个方面,而一旦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它自身的性质和就会发生根本的转变,价值也就得不到应有的体现。本文结合实践经验,影响高分子材料老化的因素及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老化,影响因素,措施

  配方的构成和材料本身的性质是引起高分子材料发生老化的主观原因。外部的施力、自然条件的急剧变化以及生物、微生物的侵蚀是引起高分子材料发生老化的客观原因。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结合加剧了高分子材料的老化。

  1、环境因素对高分子材料老化行为的影响

  1.1温度和氧气的影响

  如果温度升高,高分子链的运动就会变得比平时更加激烈,而化学键的理解能有一定的范围,如果温度过高超出了这一范围,基团会立即脱落,高分子链也会发生热降解,实际情况表明,不在少数的书本都介绍了高分子材料的热降解的相关内容。材料的力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温度降低的影响,在纬度较高的地区或南北两极,塑料更容易遭到低温度的破坏。针对结晶型塑料来讲,一旦玻璃化温度高于环境温度,将不利于高分子链段的自由运动,塑料硬化、易断是主要表现;无定型塑料却不容易受到极寒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众所周知,氧的渗透性很好,这个特点也因此成为加剧高分子材料老化的罪魁祸首,无定型聚合物和结晶型聚合物相比,耐氧化能力明显要弱一些。此外,氧气是影响、破坏材料的主要因素,橡胶一旦与氧气结合,都会降低塑料物品的使用年限,使其化学性能发生完全的改变。

  过氧化物一旦发生氧化反应,其组成分子就会慢慢的积累到一起,当全部积累到一起后,就会发生分解,这种分解不是杂乱无章的,随后,交联或支化反应就会发生,材料的种类不同、老化发生的条件不同。这些都导致高分子材料发生老化前后性质的不同。

  1.2湿度的影响

  高分子材料容易受到湿度的影响,高分子材料如果被暴漏在高湿度和强紫外线下,自身的性质会发生改变。高分子材料如果受到湿度的影响,会使自身的柔软性降低,导致不能过度的弯曲;而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直接会降低高分子材料的可延展性、可伸拉性。

  1.3化学介质的影响

  化学介质一旦深入到高分子材料的内部,就会发生对其共价键与次价键作用。聚合物的共价键一旦与少量的侵入相接触,就立马会发生反应,聚合物的大分子结构被迫改变,如断链、交联、渗透物的加成等,或这些反应的综合。这个化学过程是不可逆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聚合物及其添加剂的化学性质会因此而发生改变,另外,发生改变的还有渗入介质本身的化学性质。虽然,在渗入介质对聚合物分子链间的次价键的破坏过程没有化学结构变化发生,但作为整体的高分子材料来说,物理变化并不少见,反而是显而易见的,例如环境应力龟裂、增塑、低分子添加剂迁移等等。

  1.4光老化

  离解能的相对大小及高分子化学结构对光波的敏感性决定了聚合物受光的照射是否引起分子链的断裂。

  关于光氧化降解过程和防止这种降解过程的发生,第一要把阳光吸收进来,用于吸收阳光的主要是构成物质的分子和原子,二者通常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而且它们各自吸收的光的波长具有特定的范围。紫外波长300~400nm,能被含有羰基及双键的聚合物吸收,而使大分子链断裂,改变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能。

  2、防老化措施

  对于结晶型塑料及橡胶,要求使用温度应处于玻璃化温度以上,但是环境的温度过低会使玻璃化温度高于材料的使用温度,这样一来,就会改变材料的物理性能,最终使材料的使用价值得不到彻底的发挥。生产加工高分子材料的时候,为了适当地降低玻璃化温度,可以降低材料的结晶度、提高大分子链的柔性和适当降低交联度; 还可以把增塑剂添加到已经成型的材料当中,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增强材料的可塑性,而且可以使玻璃化温度得以降低,而材料的耐寒性得以提升。还存在一部分高分子材料,如果使用环境的温度过高,也会加剧发生老化的可能性,增加高分子链的刚性如在侧链中引入苯环,适当提高材料的结晶度、交联程度和相对分子质量,可以提高熔点或粘流温度,但是这样做不利于保持材料固有的可加工性。

  稳定化是光氧老化的主要防护措施,削弱强烈的紫外线对高分子材料的照射与破坏是各种稳定化措施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抗光氧老化的效果,“纯”化以及高分子的自身结构也是不错的出发点。就目前来说,防止高分子材料的光氧老化的主要方法就是添加稳定剂。

  (1)光屏蔽剂―――涂层和颜料:涂层就是为高分子材料涂抹一层保护膜,这层保护膜也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屏蔽作用,而且它吸收强紫外线的能力较强;许多颜料可以屏蔽光线,如果将其涂抹在高分子材料的表面,不仅可以着色,还可以防止紫外线的直接攻击,对高分子材料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按常理来说,颜料的颜色越深,其防护效果越明显,由此可见,炭黑是最好的颜料选择,它一方面可以使得游离基无法逃离,能够将游离基稳定的留住,另一方面它具有很强的转化功能,这里的转化的源物质是其本身吸收到的能量,转化后的物质是红外线,与一般的辐射性质不同,这种红外辐射危害极小,甚至为零。

  (2)猝灭剂:一部分化学物质起光稳定作用不是因为吸收了紫外光,其光稳定效果的实现和发挥有两种途径:第一,通过一些列的化学反应达到目的;第二,化学物质的分子之间的相互转换。

  (3)受阻胺(HALS)类光稳定剂:20世纪70年代初期,受阻胺类光稳定剂诞生,其稳定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它们是空间阻碍胺类哌啶系衍生物。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使得高分子材料不容易受到光的影响,功能繁多。

  不论是在我国国内,还是国外许多国家都在研究怎样避免霉菌对高分子材料造成破坏,有两个措施可以有效地防止霉菌的侵蚀,第一种是涂抹防霉专用剂。第二种是在其表面涂抹另外一层材料,简单来说就是涂层法。涂层又叫屏蔽法,而这种方法较为复杂、麻烦,涂层的粘接性不够强,容易脱落,脱落之后容易遭到侵蚀,总的来说,就是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第二种方法,即防霉剂的运用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

  聚酯、聚缩醛、聚酰胺和多糖类高聚物在酸或碱催化下,遇水发生水解的可能性较大,某些区域一旦酸性气体较多,大气污染浓烈,酸雨频发,就会阻碍和限制这种高分子材料的使用。为了防止这种材料出现水化解体,把一层防护蜡或防水薄膜覆盖在在这类材料的表面是较为常用,也是较为实用的办法。

  3、结语

  由于经济、科技条件的制约,加之高分子材料自身结构的复杂性、难以捉摸性,导致我们很难将其老化的原理搞得明白、透彻,对其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加大对高分子材料老化性能的机理研究势在必行,尽最大努力找出哪些因素加剧了高分子材料的老化,并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冯新德,张中岳,施良和.高分子辞典[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1994,19

  [2]张德庆,张东兴,刘立柱.高分子材料科学导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7-20,29-34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uangyelw/44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