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工业》杂志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管,四川石油管理局、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联合主办的全面报道中国惟一天然气工业的技术应用类科技月刊,是中国天然气工业基地的一个品牌。《天然气工业》创刊于1981年,每月25日出版,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0976,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51-1179/TE。伴随国家改革开放急促的脚步诞生。二十四年,一批批老编辑默默耕耘在天然气事业这片热土上,洒下了滴滴汗水,皓首回望,留下深深的眷恋和殷殷嘱托;如今,新一代编辑正焕发热情和活力,呵护着杂志的成长,他们与时俱进,跨步前行。与此同时,还有强大的后盾——编委会,源源不断地给予鞭策和激励着,一批院士、教授、专家为杂志的发展献计献策,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天然气工业》杂志刊文强调三贴近:“贴近大中气区、贴近生产科技一线、贴近前沿理论研究”,强化三突出:“突出天然气特色、突出上中下游全覆盖优势、突出独家首报”,并及时进行天然气政策解读。选稿注重12个新:新理论、新进展、新认识、新观点、新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工具、新建议、新评价、新方案,全力打造行业权威科技期刊。《天然气工业》面向中国天然气生产和使用领域各研究、设计、生产、管理部门的高中级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以及与天然气工业相关的产业界的科技、经营管理人员。重点反映天然气工业在勘探、开发、钻采、储运、处理加工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技术应用成果。《天然气工业》目前的主要栏目包括:本期视点、大气田巡礼、地质勘探、开发工程、钻井工程、集输与加工、安全与管理、新能源。
本刊于1981年创刊,是中国全面报道天然气工业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本刊定位:《天然气工业》杂志秉承“植根川渝、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信念,以“全面展示中国天然气工业的进步与发展,推动并服务于中国天然气产业的科技进步,促进相关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己任,及时报道中国天然气工业上、中、下游的科技成果。杂志每期发行量近6000册。据CNKI2010年的数据,机构用户分布在25个国家和地区,个人读者分布在29个国家和地区。
相关数据库收录情况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CSCD)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CJCR)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核心期刊(CAJCCR)
《中国石油文摘》收录期刊
.爱思唯尔EiCompendex收录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CA)
美国爱思唯尔Scopus数据库收录期刊
美国石油文摘(PA)
英国INSPEC收录期刊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收录期刊
《天然气工业》见证并推动了近30年来中国天然气储量和产量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四川、塔里木、鄂尔多斯、柴达木四大气区以及崖13-1、普光、荔湾3-1等大气田的涌现,助推了中国天然气工业大场面的形成;促进了陕京管线、西气东输、川气东送、海气登陆的建设步伐,推进了我国天然气利用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我国气价改革的进程,在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优化一次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投稿指南
《天然气工业》投稿须知
首先感谢您认真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并选择给我刊投稿。不管结果如何,都已表明您对本刊的认可、信任和支持,而这正是激励我们不懈努力、奋力前行的动力。欢迎作者踊跃投稿,将你们的最新成果在本刊首报,同时欢迎信息反馈、刊登广告和国外来稿。
您选择给我刊投稿,就表明已经认同以下要求。
1981年,原石油工业部委托新中国第一个天然气工业基地创办了《天然气工业》,是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石油四川石油管理局、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联合主办的全面报道中国天然气工业的技术应用类科技月刊。《天然气工业》已经成为中国天然气工业基地的一个品牌。
《天然气工业》每月25日出版,公开发行,月发行量近6000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0-0976,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CN51-1179/TE,国内邮发代号62-14,国外发行代号M944。
如何给我们写文章
1.文章总体要求及责任
•来稿文责自负,提请作者自行接受并通过本单位的保密审查,确定刊发的所有文章均应出具所在单位保密、专利部门同意发表的证明。
•作者应严格恪守科技道德,切忌一稿多投。来稿首先均要接受“CNKI学术不端检查”,重复率超过30%的稿件又无合理解释的稿件,将直接撤稿;如发现“一稿二投”或“一稿多投”,将向相关责任人收取审稿费、编校费,并在2年内不刊用相关责任人的稿件,同时保留通知相关责任人单位或诉诸法律的权利。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有关条款,本刊与作者约定:来稿自收到之日起的3个月内为审稿期,查询审稿结果请登陆本刊网站(www.trqgy.cn);文章处理意见,栏目编辑一般都会以正式邮件的形式通知作者,要么退稿,要么通过三审等待定稿会最后通过;如逾期未收到相关通知,请作者最好以邮件的方式联系相关栏目编辑,邮件地址在本刊主页“联系我们”部分;如需撤稿,务必发邮件或在系统内留言通知栏目编辑,并阐明理由。
•来稿如被选用,编辑部将在定稿会确定具体刊期后以网站通告、E-mail或手机短信等方式告知作者,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请作者斟酌修改。修改稿件未达到本刊刊出要求的,将返回作者再次修改,第二次修改仍不达标将作撤稿处理。
•修改完成后,应提交用Word等格式编排的文档和计算机绘制的、清楚美观的图件,本刊为全彩色印刷印,为表达准确,请尽量提供分辨率达到出版要求的彩色图件。如图件质量不合格,作者又不能提供便于清绘的原稿,即便定稿会通过的文章也可能直接撤稿。
•编辑部有权按照国家相关编辑出版标准和规范对来稿进行审定删改,重要改动将征得作者同意。来稿一经刊登,即按有关规定一次性付给稿酬,并赠送当期刊物2本。
•版权协议:作者主动给本刊投稿就视为自愿同意将其稿件的出版、发行权,以及信息网络传播权全部交予《天然气工业》编辑部。《天然气工业》现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数据库(CNKI)。作者如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不声明者均视作默认。加入上述数据库的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已包含在本刊稿费中一次性付给。
•提高投稿命中率需要牢记的十个要领:心中有数、费心斟酌、查新查重、精准选刊、一事一写、一心一意、投其所好、适时查询、屡败屡战、认真校核。
•科技论文一般由四部分构成:引言(研究的目的、问题的提出)、技术思路(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结果及其效果(研究得到的成果及其应用效果)、结论(最终得到的认识和结论)。其中第二、第三部分详述,第一、第四部分简略。
2.题目
题目也叫题名,是论文的总纲,是能反映论文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要提高投稿命中率,一定要在查新、查重的基础上,用心推敲题目。本刊希望在题目上就能吸引读者,不要太寻常、太普通,哪怕适度“雷人”也不要雷同,不走“寻常路”。
•题目应该准确得体、便于检索、容易认读、突出论文技术重点和创新之处,把论文的主题明白无误地告诉读者并引发阅读兴趣。
•题目应该简短精炼,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
•要便于检索,即题名中一定要有反映论文特定内容的关键词且关键词多一些更好。
•题目应该容易认读,避免使用数学公式、化学结构式以及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等。
•本刊题目一般采用二号黑体排版。例如:
四川盆地东南部寒武系含气前景新认识
3.署名
文章署名只限于那些参与选定研究题目和制定研究方案、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做出主要贡献,以及参加论文撰写并能对内容负责,同时对论文具有答辩能力的人员。
•本刊规定:目次页署前三位作者,后面加“等”;正文首页列出该文的全部作者。
•本刊作者署名采用4号仿宋体排版。
4.作者单位
作者单位应按照单位公章的准确格式写全称,不要随意简称。多单位作者要编排序号,并与署名呼应,并列出每一个单位的地址和邮编。作者单位用小5号宋体编排,并置于作者署名下方。例如: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2.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输气管理处
5.摘要
•本刊被国、内外多家权威数据库收录,为保证论文被及时检索,来稿须附高度概括全文学术、技术要点,独立成章,客观反映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的摘要,并翻译成英文。
•本刊采用报道性摘要,字数应在.400字左右,小五号字体7行左右。摘要不足200字的文章有可能被直接退稿。
•摘要写作结构如下:
[目的]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这项研究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开展的,这些研究有着怎样的背景、作用和意义等,这项研究较之于以前有什么新意或突破等;[方法]采用什么手段和方法、利用了哪些资料和成果、依据什么样的技术思路来进行的研究;[结果]最后得到了什么与众、与前人不同的结果、观点、认识、发现,有什么新的进展;[结论]由以上结果引申得出的相关结论、认识、预测、方向。[结果]和[结论]也可以合在一起写。
•摘要应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撰写,以表示客观、公正、可信。通常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不要使用“我们”“作者”“本文”“笔者”这样的主语,也不要使用评价性语言。
•摘要中应有较多而有用的定性和定量信息。
•本刊摘要采用小5号字体,其中“摘要”两字为黑体,其他内容为仿宋体。例如:
摘要下古生界寒武系是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要后备领域。在回顾该盆地东南部寒武系勘探历程的基础上,通过综合研究,提出了有关勘探方向的3点新认识:①龙王庙组是寒武系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②加里东期龙王庙组剥蚀区外围的龙王庙期“膏(盐)盆”周缘是龙王庙组勘探的有利区带;③龙王庙组近期勘探目标应首选孔隙储层发育的区内大中型背斜圈闭作为突破口。结论认为:川东南地区螺观山、广福坪、相国寺构造均可作为当前勘探突破的目标。上述构造的龙王庙组孔隙性储层预测厚度大于15m,闭合面积大于40km2,地震资料可靠程度高,埋藏深度适中,构造保存条件好。
上一篇:天然气地球科学期刊论文
下一篇:材料研究学报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