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矿业论文

地学前缘杂志

发布时间:2014-06-11 10:36:10更新时间:2014-06-11 10:36:47 1

  《地学前缘》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主题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发表国内外地学前缘成果、发展态势的学术论文,是集综述信息和前缘成果为一体的地学期刊。主编翟裕生院士。本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多次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等荣誉称号。

  (1)每年年初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物质科学”主题,重点征集岩石学、矿床学、矿物学、结晶学、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国内外前缘研究成果和发展态势的学术论文。

  (2)每年年中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结构、构造与动力学”主题,重点征集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板块构造学、大陆动力学、宇宙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高温高压岩石实验等方面的国内外前缘研究成果和发展态势的学术论文及相关的应用课题论文。

  (3)每年年末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表层科学”主题,重点征集环境地质学与全球变化、灾害地质学、水文与工程地质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找矿勘探学、能源地质学、应用地球化学、应用地球物理学、地层古生物学等方面的国内外前缘研究成果和发展态势的学术论文。

  各期基本上开辟有“非主题来稿选登”栏目。

  投稿指南

地学前缘

  《地学前缘》征稿简则

  1办刊方针

  《地学前缘》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北京大学合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主题性学术期刊。自2006年改为双月刊出版。其办刊方针是努力在地学工作者中树立前缘研究意识,以地学前缘研究为牵动力,推动地学事业的发展,为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本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双百”方针、“洋为中用”,发表国内外地学前缘研究成果、发展态势的学术论文,是集综述信息和前缘成果为一体的地学期刊。

  2主题内容

  《地学前缘》以对中国和世界地学研究具有广泛、重要影响的地质学科或专题为主题,由中、外地质学家共同撰稿,反映该主题的前沿研究成果、发展态势、研究热点难点及与该主题相关的分支学科、边缘学科的前缘研究成果。主题内容具有前缘性、基础性、交叉渗透性和大跨度性。

  从2007年开始《地学前缘》从以往的10个主题5年一轮回改为三个主题一年一轮回:

  每年年初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物质科学”主题;需提前半年投稿,最后截稿期为前一年9月底。

  每年年中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结构、构造与动力学”主题;需提前半年投稿,最后截稿期为当年1月底。

  每年年末的两期基本固定为“地球表层科学”主题;需提前半年投稿,最后截稿期为当年5月底。各期仍将保留“非主题来稿选登”。

  在出版主题保持一定连续性的同时,可以及时插入富有重大前缘意义的主题内容。对高学术水平论文,尤其是对国家重大基金资助的系列研究成果,可以不受当期主题内容的限制及时刊出。

  3来稿要求

  3.1稿件内容:论文要求有一定的文献量分析作基础,展现国内外前缘研究态势,分析时应重横向评述,轻纵向追溯。本刊重点刊出前缘研究成果,支持对地学难点、热点问题作有益探索以及对重大学术问题提出创新观念和独到见解。论文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图表清晰、简明;文字精练,一般在9000字以内,要有300~400字的中文摘要和与之对应的英文摘要,并各配3~8个关键词。主要成果由作者独立完成。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时应按“著作权法”中的有关规定指明其出处,由此引发的一切著作权责任都由作者自负。

  3.2来稿注意事项:(1)来稿需附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职称,学术职务,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及从事科研情况。注明研究受何种基金(编号)资助。(2)图表名需中英文对照。表中测试数据应注明测试者、测试手段、测试条件、测量精度及误差范围等。(3)文中要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3.3参考文献写法:参考文献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在引用处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加方括号后以上角标形式标注于正文中。未公开发表的资料以脚注方式顺序标明于当页。(1)专著的著录格式为:[序号]作者(编者).书名[M].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2)专著中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为:[序号]作者.题名[M]∥编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3)连续出版物析出文献的著录格式为:[序号]作者.题名[J].期刊名,年,卷(期):页码;(4)学位论文的著录格式为:[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时间:页码;(5)会议录著录格式为:[序号]作者.题名[C]∥会议录编者.会议录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6)参考文献中的作者、编者、译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3名,后加“等”或“etal”;书写外文作者或编者时,姓前名后,姓首字母大写,名用缩写。

  3.4交稿方式:正文及图件做成完整电子文档(请存为*.doc格式);所有图排于正文后,图中使用线段比例尺,汉字用华文中宋或宋体(一般为7.8磅或6号),西文及数字用TimesNewRoman体(7.8磅或6号),图中内容要与图注和正文叙述相符。

  4投稿约定

  (1)要在本刊公告的截稿期前交稿。编辑部收到稿件后将在截稿期后2个月决定是否刊用并通知作者,不拟刊登的稿件不退还,请自留底稿。凡能在截稿期前交稿并被录用的,一般在截稿期后半年内刊出。(2)我刊除印刷版外,还具有光盘版和网络版等电子版本。凡本刊录用的稿件将同时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3)来稿一经发表,本刊将向作者收取发表费,并一次性付给作者稿费(含光盘版、网络版等的稿费),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进入光盘版、网络版及数据库,请作者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为了加快出版进程,请提供电子信箱和电话以便及时与您联系!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uangyelw/39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