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力学学报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主办的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以弘扬李四光学术思想,"求实、创新、发展"为办刊宗旨,主要报导地质力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包括壳、幔结构演化与构造带的成生发展、地质构造与矿产资源、岩石力学与构造应力场、构造运动与地球动力学,特别是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防治,石油能源地质和第四纪地质新构造等方面的重要成果。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自1995年起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
自2001年起在“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
2003年7月被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
2003年7月入选为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
自2004年起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2007年再度被“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收录
2007年再度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收录
期刊名称:地质力学学报
主管单位:国土资源部
主办单位:国土资源部地质力学研究所
国际刊号ISSN:1006-6616
国内刊号CN:11-3672/P
出版周期:季刊
出版地:北京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16开
历史沿革:地质力学研究所所刊
现用刊名:地质力学学报
创刊时间:1981
【栏目设置】
主要栏目:基础地质与应用、地质力学方法、第四纪地质与新构造、地质灾害与防治、石油能源地质。
【投稿须知】
1.来稿须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练。每篇论文必须包含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及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3—8个)、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正文、参考文献及第一作者简介,并在文稿首页的下方注明论文属何基金项目及编号。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职称或学位,研究方向。
2.论文摘要须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部分(3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明性。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对应。每篇论文(含图表,参考文献、英文摘要)一般在6000字以内,最多不超过8000字。文中量和单位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外文字母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易混淆时,请用铅笔注明。
3.文中图、表应有自明性,图、表应附相应的中英文名。附图力求简明清晰,经纬度、比例尺、图例等内容齐全。图中文字、符号、纵横坐标必须分清,并与正文一致;凡涉及国界的附图必须清绘在地图出版社公开出版的最新地理底图上。图版所附照片,要求层次清楚,每版不超过21×14cm。
4.引用他人资料(包括数据、图表等)均需注明出处。引用他人发表的资料或协作成果,应征求有关方面的同意;引用测试数据要注明测试者(或单位)、测试方法、精度及误差范围等。
5.参考文献只列公开发表的文献(内部文献列入脚注),并按出现的先后顺序(中、外文献混排)排列。格式如下:
(1)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
(3)论文集析出的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6.文稿中所用文献、资料、数据等应认真查证核实,确凿无误,不得泄露国家机密,实行文责自负。
7.投稿:通过E-mail投稿或邮寄来稿(要求一式俩份)均可;来稿务必注明作者详细联系方式(通讯地址、电话、E-mail等).作者必须保证投稿无抄袭、剽窃、侵权等不端行为,并在投稿时如实声明.严禁一稿两投。
【杂志范例】
2013年第2期目录
地质力学
(117)屯1井差应变分析法地应力测量白金朋彭华郑哲夏刘崇马秀敏姜景捷李振
(125)汊涧斜坡带阜宁期应力场数值模拟及低级序断层发育规律预测付晓龙戴俊生张宏国
(133)ANSYS三维地应力场数值模拟方法应用研究刘爱华杨清吴均平
(143)砂泥岩间互地层等效岩石力学参数计算模型及其应用王珂戴俊生冯阵东解艳雪樊阳王媛赵力彬
矿产地质
(152)下庄铀矿田保存因素研究张万良
(162)内蒙古四子王旗黑脑包岩体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演化熊光强赵洪涛刘敏张达王浩然王忠
灾害地质
(178)舟曲泄流坡滑坡变形特征及其形成机理黄晓杨为民张春山申俊峰刘廷
(188)汶川地震中唐家山滑坡稳定性研究岳高伟李稳哲王辉赵发锁
(198)基于统计损伤模型的直立层状岩质边坡失稳模型刘红岩丹增卓玛刘冶邢闯锋张吉宏
油气地质
(206)新疆火焰山逆冲推覆构造成油特征姚宏鑫李文圣王根厚
(214)深层砂泥岩储层继承性裂缝发育特征张奎华冯建伟戴俊生
上一篇: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期刊论文
下一篇:宜春学院学报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