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矿业论文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

发布时间:2014-04-18 16:09:45更新时间:2014-04-18 16:10:25 1

  本杂志系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双月刊。主要报道我国探矿工程和岩土钻掘工程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研究、推广、应用以及国内外有关信息。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获奖情况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全国探矿工程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全国探矿工程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

  期刊名称: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主管单位:国土资源部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

  国际刊号ISSN:1672-7428

  国内刊号CN:11-5063/TD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期刊语种:中文

  期刊开本:大16开

  历史沿革:探矿工程;探工零讯;勘探技术

  现用刊名: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创刊时间:1957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主要栏目:综述、岩土工程、钻掘设备与器具、钻探(井)技术、非开挖技术、磨料与磨具、管理、隧道与爆破工程。

  【投稿须知】

  (1)《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杂志系国土资源部主管、中国地质调查局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双月刊。主要报道我国探矿工程和岩土钻掘工程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研究、推广、应用以及国内外有关信息。欢迎科研人员、技术人员、院校师生向本刊投稿!

  (2)来稿请用打印稿。稿件内容要新颖,文风要端正、实事求是,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严谨、准确;文字力求通顺、简练。文稿以6000字以内(包括图表)为宜。论文内容涉及各类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的,请在来稿首页末行注明项目名称及编号。

  (3)来稿请提供指示性论文摘要,指明一次文献的论题及取得的成果的性质和水平,摘要要规范,以1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3~8个。理论与应用研究及综述报告文章,有能力的作者请附英文题目、摘要及关键词。

  (4)署名作者为一位以上时,需在文稿中有每位作者的亲笔签名,并提供各位作者的简介,包括出生年份、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职务、职称、所学专业、学位、现从事的主要工作、联系地址、电话、电子信箱等。

  (5)插图随文编排,应出现在文中第一次提到它的文字段的后面。插图的描绘要规范,线条粗细幅面大小应适宜;应有图序和图题,图注说明文字应力求简洁准确;曲线图中的标目一般由“物理量的名称和量的符号/量的单位”组成,标目应居中排于坐标轴的外侧,不宜选用不圆整的标值。照片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6)表格请用三线表,上方应有表序、表题,表的栏目中“量名称、量符号/量单位”应齐全。

  (7)文稿中的简化字以国务院公布的为准,标明外文字母的文种、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要准确,符号含义要统一。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8)凡是引用前人或他人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务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注明参考文献,否则文责自负。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参考文献。

  ①文内标注格式:在引文处,对引用的文献,按它们在论著出现的先后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排序,将序号置于方括号内,并视具体情况把序号作为上角标,或者作为语句的组成部分。例如:

  ……按文献[1]提供的参数设计出样机。悬挂机构的设计采用数值计算方法[2]……。

  ②文后参考文献标注格式:在文后,各条文献按在论文中的文献序号顺序排列

  (9)对来稿编辑部将本着公正、客观的原则进行审核。本刊采用三审制,即编辑初审,专家复审,主编决审。收到本刊收稿通知6个月未收到本刊录用通知者,作者可自行处理稿件(双方另有约定者除外)。来稿无论刊用与否,恕不退还,请自留底稿。

  (10)根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本刊对来稿可作文字性修改和删节,如不同意请提前声明。对文章内容的修改,必须征得作者的同意。编辑部给作者的返修稿件,修改后应尽快寄回,若超过半年者则按新稿处理。

  (11)切勿一稿两投,若被发现,停止发表。来稿一经刊登,本刊保留专有使用权一年。

  (12)本刊已全文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如不同意入选,请勿向本刊投稿。

  (13)经审核可以刊登的稿件,本刊将收取适量的版面费,经济有困难的作者,可向本刊编辑部提出减免申请,否则将不安排编排。论文发表后即付稿酬(包括光盘及网络版稿酬),并赠送当期杂志2本。

  【杂志目录】

  1.加强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服务地质找矿突破战略与地质灾害防治--庆祝探矿工艺研究所成立35周年胡时友,周良宗,宋军,刘同良,李子章,HUShi-you,ZHOULiang-zong,SONGJun,LIUTong-liang,LIZi-zhang

  2.深部钻探与海上钻探最新进展高级学术研讨会在山东烟台召开张敏,陈师逊

  3.具有测量扭转方位的滑坡深部位移监测仪器研制周策,刘一民,陈文俊,ZHOUCe,LIUYi-min,CHENWen-jun

  4.基于μC/OS-Ⅱ的地质灾害智能化采集传输终端的研究刘一民,周策,陈文俊,陈欢,LIUYi-min,ZHOUCe,CHENWen-jun,CHENHuan

  5.滑坡地表位移可视化监测系统的研究陈文俊,周策,刘一民,陈欢,CHENWen-jun,ZHOUCe,LIUYi-min,CHENHuan

  6.预应力锚索锚固段钢绞线应力分布研究王全成,杨栋,严君凤,WANGQuan-cheng,YANGDong,YANJun-feng

  7.锚索辅助安装装置的试验研究吴陶,宋军,WUTao,SONGJun

  8.滑坡监测仪器野外安装与保护方法王佃明,WANGDian-ming

  9.汶川震区哈尔木沟泥石流活动特征及防治黄海,石胜伟,谢忠胜,HUANGHai,SHISheng-wei,XIEZhong-sheng

  10.某天然气井场填方滑坡治理过程分析及效果评价韩新强,赵建平,刘文,HANXin-qiang,ZHAOJian-ping,LIUWen

  11.凉山州小流域泥石流形成机制及防治方法探讨崔华丽,石胜伟,谢忠胜,CUIHua-li,SHISheng-wei,XIEZhong-sheng

  12.平推滑坡式危岩崩塌诱因机制及防治措施梁炯,许蛟,谢忠胜,石胜伟,LIANGJiong,XUJiao,XIEZhong-sheng,SHISheng-wei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uangyelw/35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