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矿业论文

矿业论文煤矿安全治理方向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3-08-03 10:38:25更新时间:2013-08-03 10:40:45 1

  本文选自省级期刊《西部探矿工程》,《西部探矿工程》杂志为发展祖国的探矿科学技术,为西部大开发和国民经济建设,为广大岩土钻掘和矿业工程技术人员服务。主要读者对象:地矿、冶金、有色、建材建设、核工业、环保建筑、水利水电、市政工程、交通、铁路方面工程技术人员、教学、科研人员。
  摘要:随着煤矿扩容,开采技术升级等工作的不断推进,煤碳开采方法和出煤量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在提高煤碳产量,优化开采技术,降低产煤成本,实现安全、经济、清洁采煤的过程中,安全治理也随着产业规模扩大和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出现了新的问题。如何适应新技术、新设备、高产量、轻污染采煤发展的安全需求,成了现代大型煤碳企业的头等大事,本文就新技术、新设备、高产能情况下,如何进行煤矿安全治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关健词:新技术,新设备,高产能,清洁化生产,安全治理

  随着产业技术不断升级,新型高效采煤技术和采煤设备大量应用于煤碳开采,对提高产能降低成本起到了很大作用,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向企业提出了安全治理改进的要求,如何安全使用新技术、新设备,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提高企业安全生产能力成了企业亟需解决的新课题。老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和安全管理经验已不能满足现代煤碳企业安全、清洁发展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人的安全观念没有跟上技术、设备的更新,相当一部人甚至包括一些领导人员,安全意识浅薄,满足于现状和老的经验以不出大事为底浅,在安全管理细节上不下功,所谓抓重点作法就是停留在防止煤层爆炸、透水、冒顶等大的安全治理问题上,采用老办法,依靠经验判断安全隐患,不注重吸收新的安全防范理念和方法,忽视先进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在安全治理和防范中的作用,一味凭主观经验判断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导致新技术,新设备条件下,以往经验的失灵不能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没有正确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甚至忽视发现的安全隐患,最终导致重大事故发生。

  人员安全技术水平亟待提高。由于采煤系统一贯的粗矿式作业方法对人员技术素质要求不高,大量一线人员缺乏系统的安全培训教育,尤其是大量新技术、新设备引进使用后,对设备操作者、管理者只注重技术操作培训,而缺乏配套的技术、设备安全隐患检查判断,设备异常应急处理及异常、事故情况下紧急处理培训,使作业人员对设备系统在运行中出现的异常缺乏检查判断能力,造成安全隐患,直到事故发生才暴露出存在的问题,更严重的是,由于职工没有经过系统的安全技术培训和事故应急处理训练。在事故情况下,大部分人员无所适从缺乏应急处理能力,最终导致事故扩大,造成人身、财产重大损失。

  安全监测控制系统老化。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一方面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能力。另一方面也对设备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新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设备工作安全要求也相应提升,大量自动化设备系统的投入运行也带来一定的安全风险,对设备系统监控成了一项重要工作,原有的老式监控系统已无法满足要求,缺少对现场不安全因素监测、监控,有些监控项目数值达不到设备技术要求,降低了设备自动保护能力。

  设备选型应用不配套。由于设备改造有些配套设备利用原来的设备系统,使设备技术性能要求不能相匹配,造成不安全隐患。典型的情况是更新设备局部设备系统而延用原有系统或稍有改进而不完全。新设备对供电保护要求较高,而原供电系统缺乏系统的更新改选。导致设备运行中出现异常情况,而继电保护系统动作迟缓甚至拒动,引起设备事故发生。由于煤矿电气设备很大一部分是在井下,潮湿的环境和粉尘的存在,使电气系统保护需要更加严格。当异常情况下,继电保护系统不能及时动作,切断设备系统电源时,会大幅增加电气设备系统的损坏程度,甚至由于断电保护动作不及时或拒动,使设备电机温度升高,电气系统负荷增大,甚至发生电路系统短路,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发生。

  安全生产防火防爆缺乏整体防控技术措施。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防火防爆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各企业对防火防爆从技术措施制定到安全监控、检查都具备了一整套的安全防控措施和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对防火防爆起到了有效的保证。但是随着新设备新技术的大量引进,以及企业产能的不断提高。煤矿安全防控也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局面,由于作业面扩大、机电设备系统的大量使用,对防火防爆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防火防爆制度措施。既要保证备作业层面设备系统安全运行,又要降低投资成本,这就需要从整体层面出发,制定系统完善的防护制度,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局部防护到位,部分存在漏洞,引发系统事故现象发生。

  以上存在的问题极大制约着现代煤碳企业的安全生产与发展。为适应现代煤矿企业发展要求,实现高产、低耗、清洁发展。必须进行煤矿安全系统管理改进,通过建立系统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采取先进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使煤矿安全管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这就要求企业要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强化职工安全意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职工安全防控技术能力。保证职工能对作业现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完全控制,避免漏项发生,同时提高职工应急处理能力,在设备系统发生异常情况下,作业现场人员能够及时排除险情有效保护自身安全和机械设备安全。

  更新改进安全监控系统,提高安全防控能力。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使煤碳生产步入快速高产化轨道,随着产能的不断提高作业现场安全监控与防护问题也逐渐明显,这就要求更新老的安全防控设备系统,提高作业现场瓦斯浓度监测灵敏度,粉尘浓度及通风调控的配合,采用微测点系统加强整个作业层面的监控。针对新设备系统的技术性能要求,应用有效的继电保护装置,保证设备系统正常运转,发生异常继电保护能及时动作防止事故发生与扩大。

  建立完善的防火、防爆系统,杜绝局部隐患。在采用新设备、新技术时,针对设备系统的防火防爆要求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进行区域综合防控,确保同一区域等级内所有电气设备如电机开关、照明灯具、仪器仪表及电气线路都必须符合防爆要求,实现区域整体防爆,同时在系统布置中对可以封闭的线缆设备进行防火密封隔绝,防止系统性火灾事故发生。区别不同作业区域安全作业标准进行整体部署。区别对待既要满足区域防火防爆要求,又要实现整体安全保证。

  加强人员安全管理和教育,提高各级人员安全意识。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煤矿安全管理体系,严格各体系的安全防范和控制职能,班组控制异常未遂,不发生人身轻伤和障碍,队控制轻伤障碍,不发生事故、人身死亡,煤矿控制事故、人身死亡,不发生重大火灾、爆炸、透水事故。为了实现这些安全控制目标首先完善安全管理体制,由矿部制定总的安全防控目标和安全防护措施,并实行统一领导监督。强化领导安全意识,确保新设备、新技术条件下领导安全管理的明确性和有效性。完善各级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理念,建立有效安全防范机制。

  通过加强人员安全教育不断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标准和安全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明确安全职责,采用新型安全防控设备系统,从人员技术素质到安全防控观念和设备系统升级更新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奠定坚实基础。满足企业新设备、新技术条件下,高效清洁发展的安全要求。

  参考文献

  【1】:李锦生、谢明荣现代煤矿企业管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2】:陈莹工业火灾与爆炸事故预防化学工业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uangyelw/20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