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矿业论文

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的探讨

发布时间:2012-10-25 11:00:09更新时间:2012-10-25 11:02:07 1

摘 要:近些年,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尤其是煤矿企业,事故频发不断,所以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尤为重要。本文重点在于阐述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促进煤矿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煤矿企业 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 安全发展

在中国的能源中煤炭依然占领主导地位,因此煤矿企业的发展在中国还仍然存在较长时间,煤矿企业要发展,首先必须是安全,只有安全了,企业才能长期发展,所以必须加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1.充分认识安全工作成效,坚定安全发展信心

1.1进一步增强安全发展的意识。

事故促人警醒,教训刻骨铭心,煤矿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是最大政治,职工生命安全健康是最高价值,企业安全发展是崇高事业,坚持“安全第一、敬畏生命”,是煤矿企业的首要责任。要通过开展“警示三月行”、“安全生产月”、“百日安全”等活动,使煤矿企业广大干部职工接受再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推行以正激励为主的安全预奖机制,严格责任追究,促进安全责任的落实。发布安全宣言,层层做出安全承诺,启动安保型企业建设,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程度,“安全为天,生命至尊”的核心理念要深入人心。推进综合治理,落实安全责任,深化“青安示范岗”活动,发挥群监组织安全监督作用,形成了全员齐抓共管的态势。

1.2是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创建安保型企业”三年行动,开展对标改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大力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修订了煤炭生产、矿建施工、建筑施工、煤化工、装备等企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细则,加大考核奖励力度,提升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任何行业的标准都是技术、管理的集成,按标准执行,就体现了可靠性。加大安全投入,开展系统诊断优化,运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1.3是积极开展班组创建。煤矿企业要经常召开班组建设经验交流会,举办优秀班组长培训班,推动班组建设。各单位积极开展班组创建活动,采取针对性措施,突出抓培训提升素质、抓竞赛强化技能、抓典型带动引领,班组建设要措施有力、载体丰富、氛围浓厚、成效明显,同时要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班组,提高班组安全素质,从而极大增强企业安全基础。

1.4抓好煤矿企业灾害预防

从煤矿企业灾害特点、危险类型和性质看,最重要的是“十防”,即:防水、防瓦斯、防火、防突、防尘、防顶板、防跑车、防违章、防危化事故、防零星事故。抓好这“十防”,就能大幅降低安全生产风险,防止较大以上事故。防水主要是防老空水、奥灰水、地表水、岩层水。防瓦斯主要是防瓦斯积聚和爆炸,高瓦斯矿井要按国家要求建立抽放系统把瓦斯绝对含量降下来;要把通风系统建好、管好。全国瓦斯爆炸事故60%发生在低瓦斯矿井,必须把瓦斯防治工作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可麻痹大意。防火主要是防采空区自燃和皮带、电气火灾。从战略上实行大断面、低负压通风,从战术上加快推进速度,加快搬家、加快密闭,抑制自然发火。对于防明火,特别是整合矿井,要使用阻燃电缆、皮带。防突主要是防止煤与瓦斯突出,重点是深部开采和地压大的煤矿企业。防尘主要任务是采取有效手段,降低采掘工作面及各转载点的产尘量,防止煤尘局部超标。防顶板主要是掌握顶板来压规律,采取合理的支护方式,加强顶板监测监控,防止顶板垮落造成事故。防跑车主要任务是推广应用无轨胶轮、无极绳运输,减少小绞车、减少运输环节,防止斜井跑车事故,重点是老矿井和技改煤矿。防违章主要是防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关键在于加强职工教育,提高遵章守纪意识,消除不安全状态,剪断事故链。防危化事故主要靠严格管理,规范作业,提高设备设施可靠性,加强监测监控,预防危化品泄露、爆炸和中毒。防零星事故就是要抓基层、打基础、练好基本功,加强日常安全管理,规范岗位作业,建设安全文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实现零死亡。

2.要把握客观规律,增强技术措施的针对性。

加强技术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要不断寻求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各级总工程师和工程技术人员要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理性突破传统技术规范,提出超前的技术措施。特别是针对防治水的薄弱环节,要建立以总工程师为主的防治水技术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防治水机构,配备有经验的防治水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要从源头上查清水文地质情况,提高煤矿水文地质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掌握地层特征、地质构造、水害类型及危害程度,为煤矿防治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要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有采必探、先治后采”,做到“勘探与问探、物探与钻探、长探与短探”三结合。基建和整合技改矿井要提前形成排水系统,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2.1要强化业务保安,增强生产组织的协调性。

坚持“技术、生产、安监”三统一,技术部门要对规划、方案、标准、规程、措施的制定以及重大隐患排查和技术攻关创新等方面负责,生产部门要按照上级规定要求及技术措施和标准化标准严格施工作业,安监部门要对照上级和企业规定以及隐患排查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要及时反馈给业务部门整改,形成闭环管理。在安全管理上既要发挥团队精神,又要明确分工,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各分管领导要对分管业务范围内安全生产工作负责,抓生产、技术、基建必须抓安全。各业务部门都要抓好业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预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基建部门要对建设项目安全管理负责,人力资源部门要对劳动用工和安全培训负责,工会要对班组建设负责,党群和宣传部门要对安全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设负责,调度部门要对应急管理负责。建设单位要落实建设项目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对建设项目全面监督管理,推动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责任落实,严禁以包代管。

2.2要创新监察方式,增强安全监管的有效性。

要创新安全监察方式,采取自查和互查相结合,选派专家参加检查,发挥专家特长,做到“既看病、又开方”。建立分类分级安全监管监察机制,围绕基建矿井、矿建施工和煤化工三个安全监管重点,煤矿、工厂、工程处、项目部重点检查现场安全管理、风险预控、隐患排查治理,把标准和标准化落实到位。开展专题、专项研究式检查,针对不同的企业、行业特点,实行差别化、课题化检查,提高检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加强员工自主安全管理。要强化安全考核,形成全过程、动态化、重预防的工作考核激励机制,通过考核促进安全责任落实到位。增强安全监管的有效性,需要建设高素质的安监队伍,做到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监察有力。

2.3要建设安全文化,增强安全行为的自觉性。

安全管理从现场上抓违章,是很简单的,但让职工心悦诚服的变习惯性违章到习惯性遵章,这是文化的作用,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爱心是最大的智慧,没有对事业的爱,没有对员工的爱,落实安全责任就无从谈起。各级领导干部要有爱员工的爱心,才能为员工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才能真正落实“以人为本”,才会使责任成为自觉,才能使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产生驱动力。从教训中学习,比任何学习形式都有效。要牢记事故教训,强化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确保安全生产;总结汇编煤矿企业近年来的事故案例(包括图例和说明),用事故案例增强职工安全意识。要认真开展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各级管理干部和职工的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加强专业化服务队伍建设,通过提高专业化作业水平,一方面实现减人增效,另一方面提升队伍素质,保障安全生产。安全质量标准化是常规性的规范管理,本质上是对人的一种行为塑造,常抓不懈,就会形成良好的行为文化。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要不断创新手段,创新模式,创新形式,采取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坚持安全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相结合、与企业管理相结合,把安全文化真正渗透到职工的工作生活当中,努力做到亲切自然,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因势利导,把“安全为天,生命至尊”等安全理念变为广大职工的自觉行动。


转载请注明来自:http://www.yueqikan.com/kuangyelw/18153.html